垃圾发电厂炉膛超耐腐蚀热电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72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电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发电厂炉膛超耐腐蚀热电偶,合金保护套管由内管套和嵌套设置在内管套外部的外管套构成,内管套的外壁与外管套的内壁之间间隔设定并形成筒状隔离空间;隔离空间内部环内管套周向设有多个隔离条,各个隔离条沿内管套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各个隔离条相对的两侧分别与内管套外侧壁及外管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隔离条在内管套与外管套之间形成独立空间,各个独立空间内部填充有第一导热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发电厂炉膛超耐腐蚀热电偶,其通过合金保护套管对检测芯进行保护,因此提高了热电偶的抗腐能力。因此提高了热电偶的抗腐能力。因此提高了热电偶的抗腐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发电厂炉膛超耐腐蚀热电偶


[0001]本技术涉及热电偶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发电厂炉膛超耐腐蚀热电偶。

技术介绍

[0002]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炉温最为重要。较高的炉温有利于垃圾在炉内的快速充分干燥和挥发,保证热解过程的充分,并促进残碳的燃尽,从而提高垃圾的燃尽程度,满足垃圾焚烧处理的热灼减量要求。因此采用热电偶连续测温是准确掌握垃圾焚烧炉温度变化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垃圾焚烧炉的工况复杂,在测温保护管选择中,难以实现不同点的材质差异化选择,也没有专门针对复杂环境的垃圾发电厂专用热电偶,所以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增加了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垃圾发电厂炉膛超耐腐蚀热电偶,其通过合金保护套管对检测芯进行保护,因此提高了热电偶的抗腐能力。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发电厂炉膛超耐腐蚀热电偶,包括:接线盒,所述接线盒是由上盖和基座构成的腔体结构,并且所述基座的外侧壁设有贯通的检测孔;合金保护套管,所述合金保护套管为直管结构,并且任意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孔连通;检测芯,所述检测芯由所述接线盒内部经所述检测孔向所述合金保护套管内部延伸;其中,所述合金保护套管由内管套和嵌套设置在所述内管套外部的外管套构成,所述内管套的外壁与所述外管套的内壁之间间隔设定并形成筒状隔离空间;所述隔离空间内部环所述内管套周向设有多个隔离条,各个所述隔离条沿所述内管套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各个所述隔离条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内管套外侧壁及所述外管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离条在所述内管套与所述外管套之间形成独立空间,各个所述独立空间内部填充有第一导热材料。
[0005]优选的,所述外管套的内侧壁对应各个所述独立空间分别设有贯穿且向内部凸起的第一通道,并且各个所述第一通道对应所述独立空间的一端设有第一高密过滤网。
[0006]优选的,所述内管套的外侧壁对应各个所述独立空间分别设有贯穿且向外部凸起的第二通道,并且各个所述第二通道对应所述独立空间的一端设有第二高密过滤网。
[0007]优选的,所述内管套内侧壁环周向的设有多个支撑条,各个所述支撑条的自由端与所述检测芯外侧壁接触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内管套的内侧壁与所述检测芯的外侧壁之间填充设有第二导热材料。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构成合金保护套管的部件均为由质量百分比含量的45%~50%的氧化镁MgO、20%~25%的氧化铝Al2O3、15%~20%的钼Mo、2%~5%的氧化钛TiO2、2%~5%的氧化铬Cr2O3、5%~8%的二氧化锆ZrO2和5%~8%的铬Cr,混合烧制而
成;其中将上述原料混匀后再加入混合原料总质量5~10%的硅Si混合均匀,装入模具压制成型,然后在模具内静置8~10个小时后脱模,脱模后再放置36~40个小时,最后放入窑内在1600~1750摄氏度下进行烘烤10~12小时而成,因此其自身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抗高温能力特性。并且外管套及内管套分别通过螺纹形式与接线盒的基座配合连接,因此可以独立更换,在使用过程中,热电偶插入炉膛内部检测温度,其中外管套及内管套对检测芯进行保护,当外管套被腐蚀破损后可以独立的对外管套进行更换,从而延长检测芯的使用寿命,隔离条则保证外管套与内管套的同轴度,避免内管套与外管套接触,因此能够有效的对检测芯进行保护,同时第一导热材料还保证精确的检测结果,以及热电偶的响应速度。一高密滤网对第一导热材料进行约束保护,不但能使独立空间与炉膛内部保证空气畅通,还能避免第一导热材料外泄,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的热电偶的相应速度。而第一导热材料还对内管套进行隔离保护,避免内管套直接与炉膛内部的高温气体接触而导致腐蚀现象。当第一导热材料采用颗粒结构实现时,第二高密过滤网对第二导热材料进行约束,并且在第二导热材料的过滤下,使过炉膛内过滤后的气体通过第二通道对检测芯进行加热,从而是检测数值的变化更为灵敏。支撑条保证检测芯与内管套同轴,而第二导热材料为合金的筒形构成,其作用为避免被腐蚀后的内管套与检测产生粘连,而导致检测芯损毁。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合金保护套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合金保护套管内部第二导热材料分部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合金保护套管内部第一导热材料分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根据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垃圾发电厂炉膛超耐腐蚀热电偶,包括:接线盒1,所述接线盒1是由上盖和基座构成的腔体结构,并且所述基座的外侧壁设有贯通的检测孔;合金保护套管2,所述合金保护套管2为直管结构,并且任意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孔连通;检测芯3,所述检测芯3由所述接线盒1内部经所述检测孔向所述合金保护套管2内部延伸;其中,所述合金保护套管2 由内管套4和嵌套设置在所述内管套4外部的外管套5构成,所述内管套4的外壁与所述外管套5的内壁之间间隔设定并形成筒状隔离空间;所述隔离空间内部环所述内管套4周向设有多个隔离条6,各个所述隔离条6沿所述内管套4 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各个所述隔离条6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内管套4外侧壁及所述外管套5的内侧壁固定
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离条6在所述内管套4与所述外管套5之间形成独立空间7,各个所述独立空间7内部填充有第一导热材料9。
[0017]其中,构成合金保护套管2的部件均为由质量百分比含量的45%~50%的氧化镁MgO、20%~25%的氧化铝Al2O3、15%~20%的钼Mo、2%~5%的氧化钛TiO2、2%~5%的氧化铬Cr2O3、5%~8%的二氧化锆ZrO2和5%~8%的铬Cr,混合烧制而成;其中将上述原料混匀后再加入混合原料总质量5~10%的硅Si混合均匀,装入模具压制成型,然后在模具内静置8~10个小时后脱模,脱模后再放置36~40个小时,最后放入窑内在1600~1750摄氏度下进行烘烤10~12小时而成,因此其自身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抗高温能力特性。
[0018]并且该设置中,外管套5及内管套4分别通过螺纹形式与接线盒1的基座配合连接,因此可以独立更换,在使用过程中,热电偶插入炉膛内部检测温度,其中外管套5及内管套4对检测芯3进行保护,当外管套5被腐蚀破损后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发电厂炉膛超耐腐蚀热电偶,包括:接线盒,所述接线盒是由上盖和基座构成的腔体结构,并且所述基座的外侧壁设有贯通的检测孔;合金保护套管,所述合金保护套管为直管结构,并且任意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孔连通;检测芯,所述检测芯由所述接线盒内部经所述检测孔向所述合金保护套管内部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保护套管由内管套和嵌套设置在所述内管套外部的外管套构成,所述内管套的外壁与所述外管套的内壁之间间隔设定并形成筒状隔离空间;所述隔离空间内部环所述内管套周向设有多个隔离条,各个所述隔离条沿所述内管套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各个所述隔离条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内管套外侧壁及所述外管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离条在所述内管套与所述外管套之间形成独立空间,各个所述独立空间内部填充有第一导热材料。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珊珊何洲伟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纪源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