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870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后壳、转接支架及底座,后壳设于显示屏背侧;转接支架设于显示屏与后壳之间;转接支架的前端分别与显示屏的顶部边沿及底侧边沿相连,转接支架的背面贴设固定在后壳上;底座与转接支架的底部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转接支架设于显示屏与后壳之间,通过转接支架的前端与显示屏的顶部边沿及底侧边沿相连,并通过转接支架的背面与后壳贴合固定,进而使转接支架能够稳定地支撑显示屏和后壳;同时利用转接支架的底部与底座相连,进而在底座支撑在台面上时,能够通过转接支架对显示屏和后壳进行稳定的支撑,进而有效地保证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显示装置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商业机构、赛事转播等重要场所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一款高性价比的显示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0003]在相关技术中,传统显示器的底座转接支架,结构、功能相对单一,仅起到转接支撑底座的作用,无法有效地支撑显示屏幕和后壳组件,进而无法有效地保证整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优化相关技术显示装置的转接支架的结构,以提高显示装置结构的稳定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后壳,设于所述显示屏的背侧;转接支架,设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后壳之间;所述转接支架的前端分别与所述显示屏的顶部边沿及底侧边沿相连,所述转接支架的背面贴设固定在所述后壳上;及底座,设于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并与所述转接支架的底部固定相连。
[000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支架包括一体连接的支撑杆、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所述支撑杆沿竖向延伸,所述后壳贴设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背面;所述上连接臂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上连接臂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相连,所述上连接臂的前端与所述显示屏的顶部边沿相连;所述下连接臂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下连接臂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相连,所述下连接臂的前端与所述显示屏的底部边沿相连;所述底座与所述下连接臂固定相连。
[000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臂的后端形成有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相连;所述下连接臂的后端形成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相连。
[000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设于所述显示屏的周侧边沿,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中框的前侧面;所述中框包括设于所述显示屏顶侧边沿的天侧中框、设于所述显示屏底侧边沿的地侧中框、设于所述显示屏左侧边沿的左侧中框及设于所述显示屏右侧边沿的右侧中框;所述上连接臂的前端与所述天侧中框相连,所述下连接臂的前端与所述地侧中框相连。
[001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侧中框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支撑筋,所述上连接臂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筋相连;所述地侧中框的内侧形成有第二支撑筋,所述下连接臂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筋相连。
[00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顶面凸设有凸台;所述底座的顶面上于所述凸
台的前侧形成有支撑面;所述地侧中框的底面抵靠在所述支撑面上;所述下连接臂的底面与所述凸台的顶面相连。
[001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后壳的背侧,并与所述支撑杆相对;所述把手与所述支撑杆相连,并将所述后壳夹持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把手之间。
[001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壳包括后面板、由所述后面板的顶侧边沿向前延伸的顶面板、由所述后面板的底侧边沿向前延伸的底面板、由所述后面板的左侧边沿向前延伸的左面板及由所述后面板的右侧边沿向前延伸的右面板;所述后面板贴设于所述支撑杆的背面,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后面板的背面;所述顶面板设于所述上连接臂的顶面,所述底面板设于所述下连接臂的底面。
[001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后壳的顶侧,并与所述上连接臂相对;所述把手与所述上连接臂相连,并将所述后壳的顶部夹持固定于所述上连接臂与所述把手之间。
[001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支架设有两个,并呈左右间隔地布置在所述显示屏的背侧;所述底座设有两个,并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转接支架的下方。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7]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利用转接支架设于显示屏与后壳之间,通过转接支架的前端与显示屏的顶部边沿及底侧边沿相连,并通过转接支架的背面与后壳贴合固定,进而使转接支架能够稳定地支撑显示屏和后壳;同时利用转接支架的底部与底座相连,进而在底座支撑在台面上时,能够通过转接支架对显示屏和后壳进行稳定的支撑,进而有效地保证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显示屏、中框及转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3的侧视图。
[0023]图6是图3中转接支架与底座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6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3中转接支架与把手的连接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显示屏;2、中框;21、天侧中框;22、地侧中框;221、第二支撑筋;23、左侧中框;24、右侧中框;3、后壳;31、后面板;32、顶面板;34、左面板;35、右面板;4、转接支架;41、支撑杆;42、上连接臂;421、第一固定臂;422、第一角部连接件;423、第一连接部;43、下连接臂;431、第二固定臂;432、第二角部连接件;433、第二连接部;5、底座;51、凸台;52、支撑面;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2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后壳,设于所述显示屏的背侧;转接支架,设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后壳之间;所述转接支架的前端分别与所述显示屏的顶部边沿及底侧边沿相连,所述转接支架的背面贴设固定在所述后壳上;及底座,设于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并与所述转接支架的底部固定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包括一体连接的支撑杆、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所述支撑杆沿竖向延伸,所述后壳贴设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背面;所述上连接臂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上连接臂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相连,所述上连接臂的前端与所述显示屏的顶部边沿相连;所述下连接臂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下连接臂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相连,所述下连接臂的前端与所述显示屏的底部边沿相连;所述底座与所述下连接臂固定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臂的后端形成有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相连;所述下连接臂的后端形成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相连。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设于所述显示屏的周侧边沿,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中框的前侧面;所述中框包括设于所述显示屏顶侧边沿的天侧中框、设于所述显示屏底侧边沿的地侧中框、设于所述显示屏左侧边沿的左侧中框及设于所述显示屏右侧边沿的右侧中框;所述上连接臂的前端与所述天侧中框相连,所述下连接臂的前端与所述地侧中框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健地董学会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