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865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适应于高血压学科治疗领域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中医药烹制与废物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适应于高血压学科治疗领域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适应于高血压学科治疗领域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中药渣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适应于高血压学科治疗领域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烹制塔,与烹制塔出口连接的二次稀释装置和与二次稀释装置连接的压膜烘干装置。优点在于:适应于高血压学科治疗领域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对废料的处理实现液体处理和二次利用,废渣处理和二次应用,极大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且有效的利用。极大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且有效的利用。极大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且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适应于高血压学科治疗领域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医药领域,药渣的处理,随着技术的更新,近年来频频被相关技术人员作为技术难题提出处理改进方案,而其主要改进方向在于药渣的再利用。
[0003]比如在已经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就可以找到:1.申请号为CN202110286790.4,名为一种中药闭环产业系统的专利,将中药药渣与沼气池相结合,实现药渣往复利用的产业化;2. 申请号为申请号为CN202110286790.4,名为一种中香薰块制备用中药渣智能回收设备及香薰块制备工艺的专利,将药渣压制为香薰块,以便后期使用;3. 申请号为CN202110614287.7名为一种中药渣制备中药肥的方法的专利,将中药渣加工成块状中药肥。
[0004]综上所述,工作人员认为,现阶段的中药药渣处理,基本上都集中在中药渣的转用,比如转用为香薰,肥料或燃料。而申请人认为,药渣中残留的物质溶于水后的溶液也有利用的空间,也就是说,申请人认为现有的对中药渣的处理方式为单级处理,虽然用途广泛,但存在粗放化的客观缺点,同时只便于工业使用,并不便于家用,有进一步可以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中药药渣的处理工业化程度过高而不适合家用,同时处理程度粗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药渣的利用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是:设计一种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所述烹制塔,与烹制塔出口连接的二次稀释装置和与二次稀释装置连接的压膜烘干装置;所述烹制塔包括加热桶,所述加热桶上设有密封加热盖,所述密封加热盖为钟罩形,所述密封加热盖与所述加热桶的外壁间设有螺旋状预留通道以放置二次回收药包;所述加热桶的底部设液体出口连接出药回路或二次稀释装置,所述二次稀释装置包括带有多级筛板的稀释池,所述稀释池内安装升降式搅拌机构;所述压膜烘干装置包括带有内置加热管和热风烘干原件的烘干筒,所述烘干筒内还设有至少一个粉碎单元和至少两个压印单元,所述压印单元设有底部模具和顶部压力配重;所述底部模具和顶部压力配重压力下成形药渣块的横截面尺寸小于螺旋状预留通道的尺寸。
[0007]具体实施中,在所述出药回路上,烹制塔出口连接二次稀释装置的管道上,均设有启闭阀门。
[0008]具体实施中,还包括包装机以实现成形药渣块的袋式包装或防水膜式包装,所述
包装机与所述烘干筒相邻,所述包装机包括包装平台,和包装平台上安装的热封机构,所述热封机构包括底座和安装盖,所述底座和安装盖的配合面设有加热元件以实现热封。
[0009]具体实施中,所述加热盖内的顶部设有低沸点加药腔,所述低沸点加药腔的底部设有电动启闭阀门,顶部在所述加热盖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田庄橡胶塞以实现气路和视觉观察道路的通断。
[0010]具体实施中,密封加热盖的顶部插装有电子温度计以测量低沸点加药腔内温度,对应所述低沸点加药腔内设有独立的加热元件。
[0011]具体实施中,在所述烹制塔出口连接二次稀释装置的管道上还并联有反向支路,所述反向支路上安装水泵以实现螺旋状预留通道内的液体填充。
[0012]具体实施中,所述药渣块为蜂窝煤形,药枕形,长方体形或圆饼形,所述底部模具的底面设有透气微孔,所述透气微孔的孔径小于药渣的尺寸,底部模具和顶部压力配重间设有对应的导柱导套。
[0013]具体实施中,在所述加热盖外圈还安装有带动其竖直方向位移的丝杠升降机构。
[0014]具体实施中,所述烘干筒内,底部中心为风源入口,烘干筒内设有隔断以形成风道,风道的出口处于所述烘干筒底部的出口。
[0015]或者,所述烹制塔替换为两组或两组以上交替运行的烹制塔。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药渣处理和药物烹制设备间相互影响,对药效做到极大的利用,多个烹饪塔交替使用,煎药工作的工作效率高;钟罩形的加热盖功能多样,可以实现密闭,二次保温,加药,不同沸点药物同步加工等多项功能;管道流向的设计便于不同功能间的切换,切换快速;包装机可以存在于设备内,也可以独立摆放,比如摆放至患者家中,便于随时按照需求进行封装处理,即药渣可以按照患者需求当做香薰,热敷袋或肥料等其他家用,占地面积小,使用难度低;螺旋状预留通道有两种工作形式,一种是给包装好的药渣带进行热气加热,热气来自于煮中药的蒸汽,实现对药渣包的加热,该加热步骤后的药渣包具备一定热度而表面擦拭后可恢复干爽,可以实现对颈部或腰部的热敷,也可以底部引用蒸煮水,对加热包实现水加热,进一步的结合艾灸,便于对患者实现中医塌渍的治疗。此处值得一提的是,中医领域,在高血压,糖尿病科室,多种医疗手段的结合和交互治疗,一方面由于都是外用药物,可以降低患者的紧张心理,另一方面通过艾灸、热疗,气熏可以实现全方位的辅助治疗。
[0017]申请人认为,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形成了一套具备中药烹制和残渣转用的系统,在该系统中,首先中药药剂的制作考虑到了低沸点药物的加入顺序和药物的预热和药性的激发,这是针对中药药性做出的针对性改进,有薄荷,青蒿等药物针对性尤其明显,有利于最大程度保证药性同时不影响,虽然也包括药渣的转用,但是其民用的针对性更强,后期更便于医护人员或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的辅助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图;图6是图1所示结构的右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压印单元具体事例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另一压印单元具体事例的示意图;图9是单一加热桶的全剖状态下轴测示意图;图10是图9结构中主视方向示意图;图11是图10结构中的A

A截面图;图中各部件名称:1. 加热桶;2. 密封加热盖;3. 螺旋状预留通道;4.橡胶塞;5. 多级筛板;6. 稀释池;7. 升降式搅拌机构;8. 加热管;9. 烘干筒;10. 粉碎单元;11. 压印单元;12. 底部模具;13. 顶部压力配重;14.导柱;15.水泵;16. 稀释池的出液管;17. 包装平台;18.底座;19.安装盖;30.丝杠;21. 丝杠升降机构的电机;22.丝杠升降机构的丝杠支座;23. 低沸点加药腔;24.隔断;烘干风道在图3中简化表达,图9图10中画有另一组别的烹制塔的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实施例1一种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参见图1至图11,设计一种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包括烹制塔,与烹制塔出口连接的二次稀释装置和与二次稀释装置连接的压膜烘干装置;烹制塔包括加热桶1,加热桶1上设有密封加热盖2,密封加热盖为钟罩形,密封加热盖与加热桶1的外壁间设有螺旋状预留通道3以放置二次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制塔,与烹制塔出口连接的二次稀释装置和与二次稀释装置连接的压膜烘干装置;所述烹制塔包括加热桶(1),所述加热桶(1)上设有密封加热盖(2),所述密封加热盖为钟罩形,所述密封加热盖与所述加热桶(1)的外壁间设有螺旋状预留通道(3)以放置二次回收药包;所述加热桶(1)的底部设液体出口连接出药回路或二次稀释装置,所述二次稀释装置包括带有多级筛板(5)的稀释池(6),所述稀释池(6)内安装升降式搅拌机构(7);所述压膜烘干装置包括带有内置加热管(8)和热风烘干原件的烘干筒(9),所述烘干筒(9)内还设有至少一个粉碎单元(10)和至少两个压印单元(11),所述压印单元(11)设有底部模具(12)和顶部压力配重(13);所述底部模具(12)和顶部压力配重(13)压力下成形药渣块的横截面尺寸小于螺旋状预留通道(3)的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药回路上,烹制塔出口连接二次稀释装置的管道上,均设有启闭阀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烹制及多级药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装机以实现成形药渣块的袋式包装或防水膜式包装,所述包装机与所述烘干筒(9)相邻,所述包装机包括包装平台(17),和包装平台(17)上安装的热封机构,所述热封机构包括底座(18)和安装盖(19),所述底座(18)和安装盖(19)的配合面设有加热元件以实现热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烹制及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腾云李秀丽张铮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