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升降式自卸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60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升降式自卸车车厢,属于车厢的技术领域。包括车厢体,所述车厢体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护栏,所述固定护栏上方均设置有加高栏板,所述加高栏板与固定护栏之间通过举升组件活动连接,所述举升组件包括套管、伸缩管和双作用液压缸,所述套管与固定护栏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底端套接在套管内,所述伸缩管顶端与固定护栏固定连接,所述双作用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套管内,所述双作用液压缸顶端与加高栏板固定连接,所述车厢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为双作用液压缸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与双作用液压缸之间通过油压管路组件连接,所述油压管路组件用于传递和分配油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自卸车车厢存在的护栏高度无法调节等问题。厢存在的护栏高度无法调节等问题。厢存在的护栏高度无法调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升降式自卸车车厢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升降式自卸车车厢,属于车厢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自卸车厢都是整体式车厢,两侧车厢高度是固定的,而现有大部分自卸车厢主要装的货源有沙石、沙子、煤渣、铁矿粉等,装载的工具主要是挖机,因为两侧车厢离地高度的限制,一方面容易把车厢厢板上边梁磕碰坏;因为车厢高度固定,挖机把货源从上往下装载时容易把车厢底板给砸坏;且车厢不可能一直拉一种货源,经常不断的更换货物,每种货物的重量密度不一样,而有些货源需要拉多些,但是车厢高度固定,没办法达到预定效果。
[0003]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1910836138.8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输车辆的车厢架,包括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的后端安装有轮毂架,所述轮毂架的后端安装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与轮毂架的连接端通过能够伸缩的电推杆连接固定,所述连接耳的另一端安装有加长撑板,连接耳铰接在加长撑板的侧面,所述加长撑板为可伸缩结构,主支撑板后端侧面固定安装第一侧护板,第一侧护板上设置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底端连接到加长撑板上,主支撑板和轮毂架两侧均安装有第二侧护板和斜护板。
[0004]现有技术的自卸车车厢存在护栏高度无法调节等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升降式自卸车车厢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自卸车车厢存在的护栏高度无法调节等缺点,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液压升降式自卸车车厢,本技术通过加高栏板和举升组件的设置,可以对护栏高度进行调节,防止了装载时的磕损,同时了适用了不同货物需要的护栏高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液压升降式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体,所述车厢体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护栏,所述固定护栏上方均设置有加高栏板,所述加高栏板与固定护栏之间通过举升组件活动连接,所述举升组件包括套管、伸缩管和双作用液压缸,所述套管与固定护栏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底端套接在套管内,所述伸缩管顶端与固定护栏固定连接,所述双作用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套管内,所述双作用液压缸顶端与加高栏板固定连接,所述车厢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为双作用液压缸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与双作用液压缸之间通过油压管路组件连接,所述油压管路组件用于传递和分配油压。
[0008]所述车厢体两侧每侧的举升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车厢体每侧的举升组件均通过油压管路组件与动力单元连接。
[0009]所述油压管路组件固定设置在车厢体底端,所述油压管路组件包括供油主管和回油主管,所述供油主管一端与动力单元连通,另一端连通有分流集流阀,所述分流集流阀输出端连通有两供油支管,两所述供油支管远离分流集流阀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双作用液压
缸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回油主管一端与动力单元连通,另一端连通有三通连接头,所述三通连接头远离回油主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远离三通连接头的一端分别连通有回油支管,所述回油支管分别与对应的双作用液压缸的输出端连通。
[0010]所述套管嵌入式设置在固定护栏内,所述套管顶端与固定护栏顶端齐平,所述套管底端与车厢体底端齐平。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加高栏板和举升组件的设置,举升组件可以使加高栏板的高度上升或者下降,达到调节加高栏板高度的作用;
[0012]本技术通过举升组件数量的设置,增加了举升传动的平稳性;
[0013]本技术通过油压管路组件的设置,油压管路组件可以进行油压的分配,实现了动力单元可以控制所有双作用液压缸,同时也使车厢体两侧的加高栏板可以进行单独控制;
[0014]本技术通过套管和伸缩管的设置,伸缩管和套管对加高栏板进行导向,防止了加高栏板的偏移。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油压管路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9]其中附图标记为:10、车厢体;11、固定护栏;12、加高栏板;2、动力单元;20、举升组件;21、套管;22、伸缩管;23、双作用液压缸;30、油压管路组件;31、供油主管;32、回油主管;33、三通连接头;34、分流集流阀;35、节流阀;36、供油支管;37、回油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的液压升降式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体10,车厢体10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护栏11,固定护栏11上方均设置有加高栏板12,加高栏板12与固定护栏11之间通过举升组件20活动连接,举升组件20包括套管21、伸缩管22和双作用液压缸23,套管21与固定护栏11固定连接,伸缩管22底端套接在套管21内,伸缩管22顶端与固定护栏11固定连接,双作用液压缸23固定安装在套管21内,双作用液压缸23顶端与加高栏板12固定连接,车厢体10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为双作用液压缸23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2,动力单元2与双作用液压缸23之间通过油压管路组件30连接,油压管路组件30用于传递和分配油压。
[0022]进一步的,车厢体10两侧每侧的举升组件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车厢体10每侧的举升组件20均通过油压管路组件30与动力单元2连接。
[0023]进一步的,油压管路组件30固定设置在车厢体10底端,油压管路组件30包括供油主管31和回油主管32,供油主管31一端与动力单元2连通,另一端连通有分流集流阀34,分流集流阀34输出端连通有两供油支管36,两供油支管36远离分流集流阀34的一端分别与对
应的双作用液压缸23的输入端连通;回油主管32一端与动力单元2连通,另一端连通有三通连接头33,三通连接头33远离回油主管32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节流阀35,节流阀35远离三通连接头33的一端分别连通有回油支管37,回油支管37分别与对应的双作用液压缸23的输出端连通。
[0024]进一步的,套管21嵌入式设置在固定护栏11内,套管21顶端与固定护栏11顶端齐平,套管21底端与车厢体10底端齐平。
[0025]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26]在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升降式自卸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体(10),所述车厢体(10)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护栏(11),所述固定护栏(11)上方均设置有加高栏板(12),所述加高栏板(12)与固定护栏(11)之间通过举升组件(20)活动连接,所述举升组件(20)包括套管(21)、伸缩管(22)和双作用液压缸(23),所述套管(21)与固定护栏(1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22)底端套接在套管(21)内,所述伸缩管(22)顶端与固定护栏(11)固定连接,所述双作用液压缸(23)固定安装在套管(21)内,所述双作用液压缸(23)顶端与加高栏板(12)固定连接,所述车厢体(10)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为双作用液压缸(23)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2),所述动力单元(2)与双作用液压缸(23)之间通过油压管路组件(30)连接,所述油压管路组件(30)用于传递和分配油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升降式自卸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体(10)两侧每侧的举升组件(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车厢体(10)每侧的举升组件(20)均通过油压管路组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振加江国栋王吉波吴国珍梅国斌洪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骏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