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网混合型微电网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电网结构,尤其涉及并网混合型微电网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
[0003]然而,现有的微电网结构较为单一,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并网混合型微电网控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并网混合型微电网控制系统,包括:
[0007]并网端,其包括顺序串联的变压器、并网点、主开关以及接口开关;
[0008]微电网端,其包括交流主电网端;且所述交流主电网端包括第一交流母线,以及并联设置于所述第一交流母线上的同步发电机、DER模组、交流负载以及储能单元;所述微电网端进一步包括微电网扩展端,所述微电网扩展端包括顺序串联的并网点、主开关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网混合型微电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网端,其包括顺序串联的变压器(11)、并网点(12)、主开关(13)以及接口开关(14);微电网端,其包括交流主电网端;且所述交流主电网端包括第一交流母线(21),以及并联设置于所述第一交流母线(21)上的同步发电机(16)、DER模组(17)、交流负载(19)以及储能单元(20);所述微电网端进一步包括微电网扩展端,所述微电网扩展端包括顺序串联的并网点(12)、主开关(13)以及接口开关(14),所述接口开关(14)分别用于接次级交流电网端以及次级直流交流电网端;其中,所述储能单元(20)包括多个储能电池组,且每一储能电池组包括:电池模块(200)、管理模块(201)、温度传感器(202)、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03)、内存(204)、通讯模块(205)以及外部处理端(30);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03)串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02)以及所述管理模块(201)之间;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03)在高于所述电池模块(200)的工作温度时,处于低阻导通状态,使得所述管理模块(201)获取所述电池模块(200)的过温工作次数并记录过温工作次数更新存储于所述内存(204)中;所述通讯模块(205)用于将存储于所述内存(204)中的过温工作次数以及原始记录于所述内存(204)中的电池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银华,张磊,罗景生,张瑾瑜,李莹,张天敏,文本颖,谢鹏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