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焊接包覆法生产铜包铝镁线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87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镁线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使用焊接包覆法生产铜包铝镁线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镁铝杆预处理;S2,焊接处理;S3,连拉成型;S4,包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合理,铜包铝镁线的导电性能、导电率、断裂伸长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经过四次连拉与两次退火工序,本工艺减少了铜包镁铝合金线被拉断的几率,工艺简单,步骤简练,生产过程中的较多步骤皆可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可以批量化生产,铜包铝镁线连续生产不落地,提高了表面质量,经济效益较高,通过对镁铝杆以及铜带继续呢预处理,使其有利于双金属间的相互扩散,提高其结合力。提高其结合力。提高其结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焊接包覆法生产铜包铝镁线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铝镁线生产
,具体为一种使用焊接包覆法生产铜包铝镁线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使用焊接包覆法生产铜包铝镁线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使用焊接包覆法生产铜包铝镁线的工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使用焊接包覆法生产铜包铝镁线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镁铝杆预处理,选择适当的镁铝杆表面作清洗处理并在拉丝机上进行拉拔整径,得到表面光滑圆整无缺陷的芯材,拉丝后的镁铝合金杆的线径为6

10mm,将镁铝杆进行预处理,将其表面的油污及氧化物等杂质清除,同时将其表面进行钝化增加镁铝杆与铜带的摩擦力;
[0007]S2:焊接处理,将铜带与镁铝杆收集成卷送入复合装置上,通过复合装置的自动上料装置将铜带和镁铝杆同时送入覆合箱中,通过覆合箱将铜带均匀的包覆在镁铝杆表面,并使铜带与镁铝杆结合,连续包覆运行速度为6

12m/min,在覆合箱中由进气口通入稀有气体,使材料在覆合过程中不被氧化,然后进入焊接区,焊接区焊枪处采用氩弧技术对铜包镁铝线进行焊接,焊接后进入冷却区,冷却区通入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防止焊接后高温的金属表面被氧化,最后将包覆好的铜包镁铝收线,得到的铜包镁铝线半成品,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的线径为8

12mm;
[0008]S3:连拉成型,将S2得到的铜包镁铝线进行第一次连拉,第一次连拉速度为18

25m/min,第一次连拉后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的线径为3

6mm,然后进行第二次连拉,第二次连拉速度为30

40m/min,第二次连拉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的线径为1

2mm,第二次连拉完毕后,进行第一次退火处理铜包镁铝线半成品进入退火炉,用井式退火炉退火,设置炉内温度为300

500℃,保温时间为20

50秒,铜包镁铝线加热后在气压为0.8

1.2MPa的惰性气体中保护并冷却至170

230℃,然后移至保温炉中保温,然后进行第三次连拉,第三次连拉速度为40

55m/min,第三次连拉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的直径为0.4

0.6mm,第三次连拉完毕后进行第四次连拉,第四次连拉速度为为60

80/min,第四次连拉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的直径为0.05

0.11mm或需要使用的直径,当完成第四次连拉后对铜包镁铝线半成品进行第二次退火处理,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第二次退火采用管式退火装置进行退火,退火装置内部温度为300

500℃,保温时间为20

30秒,铜包镁铝线加热后在气压为0.8

1.2MPa的惰性气体中保护并冷却至室温得到铜包镁铝线;
[0009]S4:包装入库:将退火后的铜包铝镁线成品放置于助剂槽内清洗,清洗完毕后将其
风干后使用防氧化处理与干燥处理后,进行组合分类、检验、入库。
[0010]优选的,S1中所述镁铝卷的预处理工艺为碱洗

清洗

光亮

清洗

钝化

清洗

干燥,增加铜带与镁铝杆接触时可产生的摩擦力,对铜带与镁铝杆进行刷毛,铜带与镁铝杆的结合面彻底清洁干燥,镁铝合金杆表面作清洗处理的步骤为对镁铝合金杆进行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清洗时需采用镁铝合金清洗剂。
[0011]优选的,S1中所述拉丝机对镁铝杆表面进行拉拔,将镁铝杆拉拔到其直径减1mm,使镁铝合金芯表面光滑圆整无缺陷。
[0012]优选的,S2中所述吸油气体为氦、氖、氩、氪、氡与气奥中的一种或者多种,S3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
[0013]优选的,S2中所述铜包镁铝线半成品完成焊接后,通过拉丝模具对铜包镁铝线进行整圆矫形。
[0014]优选的,S3中所述铜包镁铝线半成品在连拉过程中需要使用拉丝润滑液进行辅助,所述拉丝润滑液为基础油、油性剂、极压剂、冷却剂、防锈剂与复合乳化剂混合搅拌制成,其中基础油为10#白油或26#白油中的一种,拉丝润滑液的温度为20

60℃。
[0015]优选的,S3中所述铜包镁铝线半成品在连拉过程中根据材料以及需求进行等差递减,避免铜包镁铝线生产过程中连拉过程落差较大导致铜包镁铝线品质降低。
[0016]优选的,S4的铜包铝镁线成品在进行检验时需要对其表面与内部进行缺陷检测,防止其表面没有被铜包镁铝线,同时防止其内部镁铝杆出现断裂。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焊接包覆法生产铜包铝镁线的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合理,铜包铝镁线的导电性能、导电率、断裂伸长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经过四次连拉与两次退火工序,本工艺减少了铜包镁铝合金线被拉断的几率;
[0019]2、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步骤简练,生产过程中的较多步骤皆可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可以批量化生产,铜包铝镁线连续生产不落地,提高了表面质量,经济效益较高;
[0020]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镁铝杆以及铜带继续呢预处理,使其有利于双金属间的相互扩散,提高其结合力,铜带和镁铝杆能通过一次性直进式串连包覆焊接拉制实现牢固结合,减少拉拨前处理、包覆等周转次数。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使用焊接包覆法生产铜包铝镁线的工艺的试验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请参阅图1,一种使用焊接包覆法生产铜包铝镁线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镁铝杆预处理,选择适当的镁铝杆表面作清洗处理并在拉丝机上进行拉拔整径,得到表面光滑圆整无缺陷的芯材,拉丝后的镁铝合金杆的线径为8mm,将镁铝杆进行预处理,将其表面的油污及氧化物等杂质清除,同时将其表面进行钝化增加镁铝杆与铜带的摩擦力;
[0028]S2:焊接处理,将铜带与镁铝杆收集成卷送入复合装置上,通过复合装置的自动上料装置将铜带和镁铝杆同时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焊接包覆法生产铜包铝镁线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镁铝杆预处理,选择适当的镁铝杆表面作清洗处理并在拉丝机上进行拉拔整径,得到表面光滑圆整无缺陷的芯材,拉丝后的镁铝合金杆的线径为6

10mm,将镁铝杆进行预处理,将其表面的油污及氧化物等杂质清除,同时将其表面进行钝化增加镁铝杆与铜带的摩擦力;S2:焊接处理,将铜带与镁铝杆收集成卷送入复合装置上,通过复合装置的自动上料装置将铜带和镁铝杆同时送入覆合箱中,通过覆合箱将铜带均匀的包覆在镁铝杆表面,并使铜带与镁铝杆结合,连续包覆运行速度为6

12m/min,在覆合箱中由进气口通入稀有气体,使材料在覆合过程中不被氧化,然后进入焊接区,焊接区焊枪处采用氩弧技术对铜包镁铝线进行焊接,焊接后进入冷却区,冷却区通入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防止焊接后高温的金属表面被氧化,最后将包覆好的铜包镁铝收线,得到的铜包镁铝线半成品,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的线径为8

12mm;S3:连拉成型,将S2得到的铜包镁铝线进行第一次连拉,第一次连拉速度为18

25m/min,第一次连拉后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的线径为3

6mm,然后进行第二次连拉,第二次连拉速度为30

40m/min,第二次连拉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的线径为1

2mm,第二次连拉完毕后,进行第一次退火处理铜包镁铝线半成品进入退火炉,用井式退火炉退火,设置炉内温度为300

500℃,保温时间为20

50秒,铜包镁铝线加热后在气压为0.8

1.2MPa的惰性气体中保护并冷却至170

230℃,然后移至保温炉中保温,然后进行第三次连拉,第三次连拉速度为40

55m/min,第三次连拉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的直径为0.4

0.6mm,第三次连拉完毕后进行第四次连拉,第四次连拉速度为为60

80/min,第四次连拉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的直径为0.05

0.11mm或需要使用的直径,当完成第四次连拉后对铜包镁铝线半成品进行第二次退火处理,铜包镁铝线半成品第二次退火采用管式退火装置进行退火,退火装置内部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军瑞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