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高清晰度电视摄象管的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86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清晰度电视摄象管的靶采用快电子扫描,同时具有慢扫描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靶网、靶面和信号板组成,其特点是在靶面上蒸散一层高二次放射系数的介质膜,信号电压高过300~400伏,利用靶面的反向击穿效应或反向漏电效应建立靶面的平衡电位。由于靶面前存在对二次放射电子起加速作用的电场,从而使电视摄象管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及惰性小等优点。(*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采用快电子扫描的电视摄象管的靶,属于电真空器件及电视摄象管
现有的电视摄象管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快电子扫描,另一种是慢电子扫描。两种工作模式的电视摄象管各有特点,但均有不足之处。慢电子扫描靶前的电场对二次电子是加速场,二次放射电子全部可达收集极,故电位起伏较深,不足之处是电子散焦严重、快电子扫描,电子聚焦较好,但靶前的电场对二次电子是减速场,故电位起伏较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快电子扫描的工作模式,而又具有慢电子扫描优点的高清晰度电视摄象管。本技术由靶网(1)、靶面(2)和信号板(3)组成,其特点是在靶面(2)的表面上设有一层高二次放射系数的介质膜(4)。介质膜采用高二次放射系数的材料涂敷而成。如图2所示,靶面由若干个彼此绝缘的光电二极管构成,P极与信号板相连,N极表面涂敷一层高二次放射系数的材料。当通过靶网的高能电子轰击时,由于N极表面材料的二次放射系数远大于1,将使N极带正电,使其电位比P极高,相当于PN结加反向偏压,随着电子束的不断轰击,N极的电位不断升高,当PN结上的电位差达到击穿电压VB时,PN结的反向电流很快增加,此时靶面的电位固定而不再继续增加。为了控制一定的靶面电位,则可通过控制PN结的击穿电压来实现。例如采用图2所示的电压,靶网为1500伏,P极电位为1450伏,假定PN结的击穿电压VB=25伏,则靶面的电位比靶网低25伏,形成二次放射电子的加速场,使二次电子能进入靶网,避免其成为信号的干扰因素,提高摄象管的清晰度。本技术采用快电子扫描,同时又具有慢电子扫描的特点,因而是实现高清晰度电视摄象管较理想的模式,具有分辨高,惰性小,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半导体硅靶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硫化锑靶面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在靶面表面涂敷一层厚度为(0.5~5)μm的高二次放射系数材料的介质膜。实施例1在光电二极管陈列的靶面中,按照图2所示的结构制成PN结,靶面上蒸一层氧化镁介质膜(5),其二次放射系数为4~12,采用300~800伏的电子扫描靶面,就可建立本技术的工作模式。实施例2在硫化锑靶面上,按图3所示的结构蒸涂一层氧化镁或氟化钙介质膜(6),电子束的电压为300~400伏时,利用硫化锑的反向漏电流,就可建立本技术的工作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快电子扫描的电视摄象管的靶,由靶网、靶面和信号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靶面的表面上设有一层高二次放射系数的介质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快电子扫描的电视摄象管的靶,由靶网、靶面和信号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靶面的表面上设有一层高二次放射系数的介质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其特征在于介质膜的厚度为(0.5~5)μm。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宝崧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