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护型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评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护型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是指海域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景观、区位等自然和社会属性,对海洋牧场开发利用的生态学需求满足程度和适应能力。海洋牧场是沿海地区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修复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近30年,我国沿海从北到南已建设了一系列以投放人工鱼礁,移植种植海草和海藻,底播海珍品,增殖放流鱼、虾、蟹和头足类等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牧场。养护型海洋牧场指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或珍稀濒危物种为主要目的的海洋牧场。但是,当前海洋牧场建设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海洋牧场规划布局、礁区选址、建设规模等缺乏科学论证和统筹,尤其是,养护型海洋牧场选址仍然缺乏评价方法和由定量评价指标构成的评价准则体系,这使得海洋牧场缺乏足够的建前理论指导,制约了海洋牧场整体功能和效益的发挥。所以开发一种养护型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开展养护型海洋牧场生态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护型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依据养护型海洋牧场建设目的和特点,选取养护型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包括若干二级指标;所述养护型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指标由生物指标、环境指标和管理指标3个一级指标,所述生物指标包括游泳动物种类变化指标、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标和生境斑块面积变化指标;所述环境指标包括水深指标、流速指标、底质类型指标和地形坡度指标;所述管理指标包括与海水养殖、捕捞作业在内的活动的距离指标、离岸距离指标和与交通运输用海的距离指标;所述游泳动物种类变化指标、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标和生境斑块面积变化指标是反映海域生境受损状态的重要指标,所述游泳动物种类变化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式中,δ
X
为游泳动物种类变化,X
i
为游泳动物种类数的现状值,X
i0
为游泳动物种类数的基准值,以海域的历史调查数据作为基准值;所述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式中,H
′
为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数,s为游泳动物种类总数,P
i
为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与游泳动物总个体数的比值;所述生境斑块面积变化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式中,δ
A
为生境斑块面积变化;A
i
为生境斑块面积的现状值;A
i0
为生境斑块面积的基准值,以海域的历史调查数据作为基准值;2)获取拟建设海域的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依据拟建设海域所具有的自然属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萌,张继红,吴文广,刘毅,仲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