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车间用旋转式RTO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762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装车间用旋转式RTO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进水管、出水管、端盖、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端盖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吊环,且两个所述吊环均与端盖固定焊接,所述回收箱的内腔中心处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侧面固定设有换热翅板,所述换热管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管与换热管导通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管与进气管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盘顺时针转动进气管,进气管带动换热管转动,换热管旋套在第二螺纹管上完成组装,需要更换换热管,逆时针转动转盘,换热管旋出第二螺纹管后,顺时针转动换热管可将第一螺纹管旋出进气管,完成拆卸,该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管便于拆卸,进而便于更换。进而便于更换。进而便于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装车间用旋转式RTO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涂装车间用旋转式RTO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RTO废气处理设备又称蓄热式焚烧炉,该技术是将有机废气加热,达到高温条件后直接氧化分解成C02和H20从而处理废气污染物,并回收分解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处理中高浓度有机废气的节能型环保装置,RTO废气处理设备处理废气后,需要对内部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管为固定安装在回收箱的内部,当换热管损坏时,不便于换热管的更换,不便于使用。
[0004]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装车间用旋转式RTO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涂装车间用旋转式RTO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进水管、出水管、端盖、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端盖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吊环,且两个所述吊环均与端盖固定焊接,所述回收箱的内腔中心处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侧面固定设有换热翅板,所述换热管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螺纹管;
[0007]所述第一螺纹管与换热管导通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管与进气管螺纹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二螺纹管,所述第二螺纹管与换热管导通连接,且所述第二螺纹管与出气管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的顶部外侧设有轮盘,且所述轮盘与进气管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设置于回收箱的一侧顶部,且所述进水管与回收箱导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出水管设置于回收箱的一侧底部,且所述出水管与回收箱导通连接,所述回收箱的内部固定设有保温层。
[0010]优选的,所述端盖设置于回收箱的顶部,所述端盖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设有定位杆,且所述定位杆与回收箱插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进气管设置于端盖的顶部中心处,且所述进气管的底端贯穿端盖,所述进气管与端盖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出气管设置于回收箱的底部中心处,且所述出气管的顶端贯穿回收箱,所述出气管与回收箱的贯穿处内壁过盈配合。
[0013]优选的,所述换热翅板设置为四组,每组所述换热翅板均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换热翅板之间呈等距设置,所述换热翅板为铜材料制成。
[0014]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以及出气管的端部均固定设有法兰,所述回收箱的底部外侧固定设有安装架,所述回收箱的侧面中心处固定设有温度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转盘顺时针转动进气管,进气管带动换热管转动,换热管旋套在第二螺纹管上完成组装,需要更换换热管,逆时针转动转盘,换热管旋出第二螺纹管后,顺时针转动换热管可将第一螺纹管旋出进气管,完成拆卸,该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管便于拆卸,进而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1的B部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回收箱;2、保温层;3、进水管;4、出水管;5、端盖;6、吊环;7、换热翅板;8、进气管;9、出气管;10、换热管;11、第一螺纹管;12、第二螺纹管;13、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涂装车间用旋转式RTO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进水管3、出水管4、端盖5、进气管8以及出气管9,所述端盖5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吊环6,且两个所述吊环6均与端盖5固定焊接,所述回收箱1的内腔中心处设有换热管10,所述换热管10的侧面固定设有换热翅板7,所述换热管10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螺纹管11;
[0027]所述第一螺纹管11与换热管10导通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管11与进气管8螺纹连接,所述换热管10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二螺纹管12,所述第二螺纹管12与换热管10导通连接,且所述第二螺纹管12与出气管9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8的顶部外侧设有轮盘13,且所述轮
盘13与进气管8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00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3设置于回收箱1的一侧顶部,且所述进水管3与回收箱1导通连接。
[00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水管4设置于回收箱1的一侧底部,且所述出水管4与回收箱1导通连接,所述回收箱1的内部固定设有保温层2,通过设置的保温层2为回收箱1的内部做保温处理。
[0030]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盖5设置于回收箱1的顶部,所述端盖5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设有定位杆,且所述定位杆与回收箱1插接,通过设置的定位杆便于端盖5与回收箱1的组装。
[0031]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管8设置于端盖5的顶部中心处,且所述进气管8的底端贯穿端盖5,所述进气管8与端盖5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便于进气管8的转动。
[0032]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气管9设置于回收箱1的底部中心处,且所述出气管9的顶端贯穿回收箱1,所述出气管9与回收箱1的贯穿处内壁过盈配合。
[0033]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翅板7设置为四组,每组所述换热翅板7均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换热翅板7之间呈等距设置,所述换热翅板7为铜材料制成。
[0034]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3、出水管4、进气管8以及出气管9的端部均固定设有法兰,所述回收箱1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装车间用旋转式RTO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进水管(3)、出水管(4)、端盖(5)、进气管(8)以及出气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吊环(6),且两个所述吊环(6)均与端盖(5)固定焊接,所述回收箱(1)的内腔中心处设有换热管(10),所述换热管(10)的侧面固定设有换热翅板(7),所述换热管(10)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螺纹管(11);所述第一螺纹管(11)与换热管(10)导通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管(11)与进气管(8)螺纹连接,所述换热管(10)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二螺纹管(12),所述第二螺纹管(12)与换热管(10)导通连接,且所述第二螺纹管(12)与出气管(9)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8)的顶部外侧设有轮盘(13),且所述轮盘(13)与进气管(8)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装车间用旋转式RTO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设置于回收箱(1)的一侧顶部,且所述进水管(3)与回收箱(1)导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装车间用旋转式RTO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设置于回收箱(1)的一侧底部,且所述出水管(4)与回收箱(1)导通连接,所述回收箱(1)的内部固定设有保温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鹏钱林峰何晓军于鑫刘长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蓝晓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