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涨紧轮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401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涨紧轮的模具,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液压缸和齿条,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外壳的内壁相刚接,所述长杆的外壁与竖杆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竖杆的底部与外壳的内壁底部相刚接,所述粗杆的后端面通过销轴与第一齿盘的正端面转动相连,所述粗杆的底部与外壳的内壁底部相固接,所述第一齿盘的外壁与齿条的左侧相啮合,所述齿条的滑槽部分与外壳的内壁滑动卡接。该涨紧轮的模具,通过脱模机构中液压缸带动长杆移动,移动的长杆带动全齿轮转动,转动的全齿轮带动第一齿盘转动,转动的第一齿盘带动齿条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齿条推动涨紧轮向外移动,容易取出符合使用需求。容易取出符合使用需求。容易取出符合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涨紧轮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涨紧轮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涨紧轮模具:通过向其内部浇筑金属液体,待金属液体冷却后,金属外部的部分称为涨紧轮模具。;
[0003]现有的涨紧轮模具,在使用时当金属液体冷却后,涨紧轮在模具中取出比较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金属液在模具中冷却速度极慢,导致铸造时间较长,不符合使用需求,同时给涨紧轮降温时,需要从蓄水池中抽水,蓄水池中的水杂质较多,容易堵塞水泵,降低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涨紧轮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使用时当金属液体冷却后,涨紧轮在模具中取出比较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涨紧轮的模具,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设有脱模机构;
[0006]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液压缸、长杆、竖杆、全齿轮、粗杆、第一齿盘、和齿条;
[0007]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外壳的内壁相刚接,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长杆相固接,所述长杆的外壁与竖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涨紧轮的模具,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设有脱模机构(2);所述脱模机构(2)包括液压缸(201)、长杆(202)、竖杆(203)、全齿轮(204)、粗杆(205)、第一齿盘(206)、和齿条(207);所述液压缸(201)的一端与外壳(1)的内壁相刚接,所述液压缸(201)的一端与长杆(202)相固接,所述长杆(202)的外壁与竖杆(203)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竖杆(203)的底部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相刚接,所述长杆(202)的外壁锯齿部分与全齿轮(204)的底部相啮合,所述全齿轮(204)的后端面通过销轴与粗杆(205)的正端面转动相连,所述粗杆(205)的后端面通过销轴与第一齿盘(206)的正端面转动相连,所述粗杆(205)的底部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相固接,所述第一齿盘(206)的外壁与齿条(207)的左侧相啮合,所述齿条(207)的滑槽部分与外壳(1)的内壁滑动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涨紧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摆动机构(3);所述摆动机构(3)包括长板(301)、弧板(302)、半齿轮(303)、电机(304)、第二齿盘(305)和圆杆(306);所述长板(301)的外侧与外壳(1)的内壁相固接,所述长板(301)的正端面与弧板(302)的后端面滑槽部分滑动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公付王秋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天纳福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