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诺丽复合酵素混合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36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诺丽复合酵素混合搅拌设备,它包括驱动轴、主体筒、从动齿轮、隔板、辅转动轴、辅螺旋叶、注液装置、盖板、主转动轴、把手、主螺旋叶、连接环、传动齿轮、主动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主体筒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主体筒内部分隔形成搅拌腔和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部中心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轴的一端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隔板延伸至搅拌腔内部,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上开有卡槽,所述卡槽为花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能够对多种酵素粉进行螺旋推送式混合搅拌,混合效果好,同时能够对其内部同时定量加入多种液态添加剂,使用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诺丽复合酵素混合搅拌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诺丽果汁制备
,具体是指一种诺丽复合酵素混合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诺丽果汁是采用来自南半球的南太平洋群岛的原生诺丽果为主要原料,特选东北野生的蓝莓果及美国进口的顶级葡萄原浆作为主要配料的果汁饮料,诺丽果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深受大众的喜爱,而诺丽复合酵素也成为养生者喜爱的食物之一,而在诺丽复合酵素在进行制备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多种酵素进行混合,现有的通常是对多种酵素粉进行直接混合再利用搅拌棒进行搅拌,但由于酵素呈粉状,在混合时粉状酵素混合难度大,容易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诺丽复合酵素混合搅拌设备,能够对多种酵素粉进行螺旋推送式混合搅拌,混合效果好,同时能够对其内部同时定量加入多种液态添加剂,使用方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诺丽复合酵素混合搅拌设备,它包括驱动轴、主体筒、从动齿轮、隔板、辅转动轴、辅螺旋叶、注液装置、盖板、主转动轴、把手、主螺旋叶、连接环、传动齿轮、主动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主体筒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主体筒内部分隔形成搅拌腔和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部中心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轴的一端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隔板延伸至搅拌腔内部,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上开有卡槽,所述卡槽为花键槽,所述主体筒的上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部设置有把手,所述盖板的下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和搅拌腔相对应卡合,所述盖板的下部中心通过轴承设置有主转动轴,所述主转动轴的下部和卡槽相对应卡合,所述主转动轴上设置有主螺旋叶,所述主体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位于搅拌腔内部,且靠近盖板,所述连接环的下部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多个辅转动轴,所述辅转动轴的下部通过轴承和隔板相对应连接,且穿过隔板延伸至驱动腔内部,所述辅转动轴的下部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轴上套置有主动齿轮,所述隔板的下部通过连接轴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且和主动齿轮相对应啮合,所述辅转动轴上设置有辅螺旋叶。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主螺旋叶为变径结构,且直径从下到上先逐渐减小,再保持不变,所述辅螺旋叶为变径结构,且直径从下到上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增大,能够通过主螺旋叶和辅螺旋叶对多种混合酵素进行推送旋转混合,以此使得混合酵素混合均匀。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筒的外壁上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注液装置,所述注液装置包括:注液管、连接管、球阀、注液筒和推杆,所述注液筒固定置于主体筒的外壁上,所述注液筒的一端上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和主体筒内部相连通,所述注液筒内部设置有
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注液筒的另一端,所述推杆的一端上设置有压板,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活塞,所述注液筒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管,能够通过注液装置对混合酵素定量添加液态添加剂,使用方便。
[0007]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位于注液筒内部,且和注液筒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能够对活塞进行推动复位。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端部为喇叭口,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球阀,能够对液态添加剂进行定量注入,以此进行缓慢迅速注入到主体筒内部,从而使得液态添加剂和混合酵素混合均匀。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设置的主螺旋叶、辅螺旋叶、驱动电机,能够对多种混合酵素进行推送旋转混合,以此使得混合酵素混合均匀;设置的注液装置,能够通过注液装置对混合酵素定量添加液态添加剂,且能够将液态添加剂缓慢注入其中,使得液态添加剂和混合酵素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主螺旋叶的立体结构图。
[0013]如图所示:1、驱动轴;2、主体筒;3、从动齿轮;4、隔板;5、辅转动轴;6、辅螺旋叶;7、注液装置;8、盖板;9、主转动轴;10、把手;11、主螺旋叶;12、连接环;13、传动齿轮;14、主动齿轮;15、驱动电机;16、注液管;17、连接管;18、球阀;19、注液筒;20、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诺丽复合酵素混合搅拌设备,它包括驱动轴1、主体筒2、从动齿轮3、隔板4、辅转动轴5、辅螺旋叶6、注液装置7、盖板8、主转动轴9、把手10、主螺旋叶11、连接环12、传动齿轮13、主动齿轮14和驱动电机15,所述主体筒2内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主体筒2内部分隔形成搅拌腔和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部中心设置有驱动电机15,驱动轴1的一端和驱动电机15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驱动轴1的另一端穿过隔板4延伸至搅拌腔内部,所述驱动轴1的另一端上开有卡槽,所述卡槽为花键槽,所述主体筒2的上部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上部设置有把手10,所述盖板8的下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和搅拌腔相对应卡合,所述盖板8的下部中心通过轴承设置有主转动轴9,所述主转动轴9
的下部和卡槽相对应卡合,所述主转动轴9上设置有主螺旋叶11,所述主体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环12,所述连接环12位于搅拌腔内部,且靠近盖板8,所述连接环12的下部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多个辅转动轴5,所述辅转动轴5的下部通过轴承和隔板4相对应连接,且穿过隔板4延伸至驱动腔内部,所述辅转动轴5的下部上设置有从动齿轮3,所述驱动轴1上套置有主动齿轮14,所述隔板4的下部通过连接轴设置有传动齿轮13,所述传动齿轮13和从动齿轮3相对应啮合连接,且和主动齿轮14相对应啮合,所述辅转动轴5上设置有辅螺旋叶6。
[0017]所述主螺旋叶11为变径结构,且直径从下到上先逐渐减小,再保持不变,所述辅螺旋叶6为变径结构,且直径从下到上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增大,所述主体筒2的外壁上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注液装置7,所述注液装置7包括:注液管16、连接管17、球阀18、注液筒19和推杆20,所述注液筒19固定置于主体筒2的外壁上,所述注液筒19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诺丽复合酵素混合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轴(1)、主体筒(2)、从动齿轮(3)、隔板(4)、辅转动轴(5)、辅螺旋叶(6)、注液装置(7)、盖板(8)、主转动轴(9)、把手(10)、主螺旋叶(11)、连接环(12)、传动齿轮(13)、主动齿轮(14)和驱动电机(15),所述主体筒(2)内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主体筒(2)内部分隔形成搅拌腔和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部中心设置有驱动电机(15),驱动轴(1)的一端和驱动电机(15)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驱动轴(1)的另一端穿过隔板(4)延伸至搅拌腔内部,所述驱动轴(1)的另一端上开有卡槽,所述卡槽为花键槽,所述主体筒(2)的上部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上部设置有把手(10),所述盖板(8)的下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和搅拌腔相对应卡合,所述盖板(8)的下部中心通过轴承设置有主转动轴(9),所述主转动轴(9)的下部和卡槽相对应卡合,所述主转动轴(9)上设置有主螺旋叶(11),所述主体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环(12),所述连接环(12)位于搅拌腔内部,且靠近盖板(8),所述连接环(12)的下部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多个辅转动轴(5),所述辅转动轴(5)的下部通过轴承和隔板(4)相对应连接,且穿过隔板(4)延伸至驱动腔内部,所述辅转动轴(5)的下部上设置有从动齿轮(3),所述驱动轴(1)上套置有主动齿轮(14),所述隔板(4)的下部通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周启潇雷高标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华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