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704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包括:储油罐;油泵;电机,与油泵连接;第一油管,连在油罐进油口和油泵出油口之间,其上连有第一阀门;第二油管,连在油罐出油口和油泵进油口之间,其上连有第二阀门;第三油管,与第一油管连接且与高架油箱连接,第三油管上连有第三阀门;第四油管,与第二油管连接且与润滑油桶连接,向储油罐中补充润滑油,第四油管上连有第四阀门;第一液位计,安装在高架油箱上;控制器,接收第一液位计的检测信号;控制器还与电机控制连接,控制电机启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高架油箱中的实际油量自动控制电机启停,为高架油箱自动供油或停止供油,既保证高架油箱中不缺油,同时又保证供油量不超过高架油箱的容量。油箱的容量。油箱的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润滑油供油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气压缩机是采气厂集气站内天然气生产的主要设备,其运行所需的润滑油需要人工加注在距离地面1.5米高度的高架油箱内,操作时,人员需先将重约210公斤的油桶内的润滑倒入20升的润滑油加注桶,再攀爬高架油箱,将润滑油加入高架油箱内,此加油模式不但费力,而且存在人员高空坠落摔伤的安全风险。
[0003]对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555608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类型油的供油装置,包括油罐、液位计、油管、截止阀、油泵,油泵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油管包括连接在油罐顶部和油泵出油口之间的第一油管、连接在油罐底部和油泵进油口之间的第二油管、与第一油管连接的第三油管、与第二油管连接的第四油管;截止阀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油管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截止阀。
[0004]上述供油装置在使用时包括补油模式和供油模式,补油模式需要将第四油管连接到储油容器,打开第一和第四截止阀,关闭第二和第三截止阀,开启油泵,燃油通过第四、第二、第一油管流入油罐中,对油罐自身补充油。供油模式需要将第三油管连接到机器或设备,打开第三和第二截止阀,关闭第一和第四截止阀,开启油泵,燃油通过第二、第一和第三油管流入机器或设备中,实现油罐对机器或设备的供油。
[0005]其中在供油模式下,通过油罐自身上的液位计来查看油罐中的剩油量,如果剩油量低于警戒线,则关闭油泵,停止供油。这种模式对于待供油的机器或设备(如天然气压缩机的高架油箱)来说,如果供油过程要一直持续到油罐中的剩油量低于一定值,这说明油罐中大量的油都供给了高架油箱,这很可能会超出它的需求量。同时,上述供油装置也无法在高架油箱缺油时自动为其供油,也即供油装置无法根据高架油箱中的实际油量来自动供油或停止供油,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高架油箱中的实际油量来自动供油或停止供油的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包括:
[0009]储油罐,用于储存润滑油,储油罐上设有油罐进油口和油罐出油口;
[0010]油泵,具有油泵进油口和油泵出油口;
[0011]电机,与油泵连接,用于驱动油泵工作;
[0012]第一油管,连接在油罐进油口和油泵出油口之间,第一油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
[0013]第二油管,连接在油罐出油口和油泵进油口之间,第二油管上连接有第二阀门;
[0014]第三油管,与第一油管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第一阀门和油泵出油口之间,第三油
管用于与高架油箱连接,以使储油罐对高架油箱供油,第三油管上连接有第三阀门;
[0015]第四油管,与第二油管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第二阀门和油泵进油口之间,第四油管用于与润滑油桶连接,以向储油罐中补充润滑油,第四油管上连接有第四阀门;
[0016]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还包括:
[0017]第一液位计,用于安装在高架油箱上,以检测高架油箱内的液位;
[0018]控制器,与第一液位计信号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液位计的检测信号;
[0019]其中,控制器还与所述的电机控制连接,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停。
[00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还包括第一液位计和控制器,第一液位计用于安装在高架油箱上,可以检测高架油箱内的液位,并且控制器与第一液位计信号连接,可以接收第一液位计的检测信号,同时控制器还与电机控制连接,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停,这样控制器就可以根据第一液位计的检测信息,当第一液位计检测到高架油箱内的液位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油泵开始工作,储油罐通过第二油管和第三油管为高架油箱供油,当第一液位计检测到高架油箱内的液位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停转,油泵停止工作,供油结束。
[0021]综上,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和控制器,可以根据高架油箱中的实际油量自动控制电机的启停,从而为高架油箱自动供油或停止供油,既保证高架油箱中不缺油,同时又保证供油量不会超过高架油箱的容量,使用非常方便。
[0022]进一步的,第二油管上还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位于第二油管与第四油管的连接位置和油泵进油口之间,控制器与电磁阀控制连接,用于在控制电机启停的同时控制电磁阀的开闭。
[002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控制器同步控制电机和电磁阀的动作,保证油泵启动前第二油管是截止的,不会有润滑油进入油泵中,方便控制润滑油的流动,同时也有利于延长油泵的使用寿命。
[0024]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阀门为电磁阀,控制器与电磁阀控制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闭。
[002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三阀门为与控制器控制连接的电磁阀,由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保证电磁阀打开时油泵才能供油,方便控制供油。
[0026]进一步的,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还包括连接在第三油管上的压力检测器,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三油管中润滑油的压力,控制器与压力检测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压力检测器的检测信号。
[002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控制器可以根据压力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当压力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及时控制电机停转,结束供油,避免油路产生憋压,保证各部件正常工作以及使用寿命。
[0028]进一步的,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内。
[002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在控制柜内可以对控制器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
[00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位计为磁浮液位计。
[003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磁浮液位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便于安装维护。
[0032]进一步的,储油罐上安装有第二液位计。
[003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二液位计方便获知储油罐内的剩余油量,从而及时给予补油。
[0034]进一步的,第二液位计为玻璃管式液位计。
[003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玻璃管式液位计成本低,便于观察。
[0036]进一步的,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还包括底座,储油罐和油泵均安装在底座上。
[003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底座方便储油罐和油泵的安装,同时也方便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的整体移动。
[0038]进一步的,储油罐的顶部安装有呼吸阀。
[003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呼吸阀能够保持储油罐与大气的连通,方便补油和供油。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技术中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信号线和控制线)。
[0041]图中:1、第一油管;2、第二油管;3、第三油管;4、第四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包括:储油罐(10),用于储存润滑油,储油罐(10)上设有油罐进油口和油罐出油口;油泵(12),具有油泵进油口和油泵出油口;电机,与油泵(12)连接,用于驱动油泵(12)工作;第一油管(1),连接在油罐进油口和油泵出油口之间,第一油管(1)上连接有第一阀门(5);第二油管(2),连接在油罐出油口和油泵进油口之间,第二油管(2)上连接有第二阀门(6);第三油管(3),与第一油管(1)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第一阀门(5)和油泵出油口之间,第三油管(3)用于与高架油箱(13)连接,以使储油罐(10)对高架油箱(13)供油,第三油管(3)上连接有第三阀门(7);第四油管(4),与第二油管(2)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第二阀门(6)和油泵进油口之间,第四油管(4)用于与润滑油桶连接,以向储油罐(10)中补充润滑油,第四油管(4)上连接有第四阀门(8);其特征在于,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还包括:第一液位计(14),用于安装在高架油箱(13)上,以检测高架油箱(13)内的液位;控制器,与第一液位计(14)信号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液位计(14)的检测信号;其中,控制器还与所述的电机控制连接,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油管(2)上还连接有电磁阀(9),电磁阀(9)位于第二油管(2)与第四油管(4)的连接位置和油泵进油口之间,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晓晋光辉杨斌张东权贺海龙党鹏程王荣曾繁路孔令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