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皱带缝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98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皱带缝纫装置,包括:机体、捆条反带夹具和速度调节组件,所述捆条反带夹具包括折筒和反带筒,所述折筒的上端与下端从第一进口往第一出口逐渐相向靠拢以围成折边通道,所述反带筒与所述折筒连接,所述反带筒位于所述折筒的上端与下端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出口相对设置,所述速度调节组件位于所述捆条反带夹具的上方,所述速度调节组件与丈巾相接,以用于调节丈巾的输送速度,使用时可将丈巾与捆条叠放后,并通过控制丈巾与捆条的输送速度,在外设的缝纫机的缝纫作用下,将两者缝制为一体,使得捆条穿过反带筒后,实现捆条反带包裹丈巾的结构,满足皱带的缝制需求。满足皱带的缝制需求。满足皱带的缝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皱带缝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缝纫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皱带缝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弹性带,如丈巾可作为服装辅料底线,特别适合于内衣、裤子、婴儿服装、毛衣、运动服等服装产品使用,主要用于裤头、肩带、领口等部位的缝制。
[0003]目前为了美观且保持丈巾的弹性,会将捆条对折后与丈巾缝制为一体,在通过反带的方式形成皱带,但目前皱带的缝制大多需要多次车缝才能实现,较为耗费人力和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皱带缝纫装置,包括,机体,其包括机架和工作台,机架设置在工作台上;捆条反带夹具,其与工作台相接,捆条反带夹具包括折筒和反带筒,折筒两端呈前后延伸,折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第一进口的长度方向呈上下延伸,折筒的上端与下端从第一进口往第一出口逐渐相向靠拢以围成折边通道,反带筒与折筒连接,反带筒位于折筒的上端与下端之间且与第一出口相对设置,折筒的上表面设置第二进口,第二进口与折边通道连通,折筒前端处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针孔;针孔设置在折筒靠拢方向的一侧,且与反带筒左右交错设置,第二进口位于针孔的后方,反带筒的前端位于针孔的前方;速度调节组件,其与机架连接,速度调节组件位于捆条反带夹具的上方,速度调节组件与丈巾相接,以用于调节丈巾的输送速度。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皱带缝纫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捆条反带夹具与工作台相接,捆条反带夹具包括折筒和反带筒,折筒两端呈前后延伸,且折筒的上端与下端从第一进口往第一出口逐渐相向靠拢以围成折边通道,折边通道可供捆条穿过,穿过折边通道的捆条的上端与下端逐渐相向弯曲并实现对折;反带筒设置在折筒上端与下端之间,且与第一出口相对设置,折筒的上表面设置第二进口,第二进口与第一出口连通,丈巾可从第二进口处穿入折筒内且实现与捆条的叠放,针孔设置在第二进口的前方,针孔设置在折筒靠拢方向的一侧,丈巾与对折后的捆条一并输送至针孔处,在外设的机针下实现两者的缝制,并使得捆条包裹反带筒,该皱带缝纫装置还包括速度调节组件,速度调节组件与机架连接,速度调节组件用于与丈巾相接,以控制丈巾相对捆条的进给速度,从而使得捆条的进给速度快于丈巾的进给速度,从而缝制出皱带,反带筒的前端位于针孔的前方;丈巾与捆条缝制后输送至反带筒的前端处,并穿入反带筒内,实现捆条的反带形成捆条包裹丈巾的结构,该皱带缝制装置仅通过一次车缝,即可实现皱带的缝制,有利于节省人力和物料。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速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纹件、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第一螺纹件与第一子板转动连接且与第二子板螺纹连接,第一子板的后表面与第二子板的前表面之间形成上下连通的第一调节孔。
[0008]速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纹件、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第一子板与机架连接,第一螺纹件与第一子板转动连接且与第二子板螺纹连接,使用者通过旋转第一螺纹件进而调节第一子板的后表面与第二子板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即调节第一调节孔的前后间距;使用时,使用者可将丈巾穿过第一调节孔,通过调节第一调节孔的前后间距,利用第一子板与第二子板的夹紧力可对丈巾施加一定的拉力,从而可实现调节夹紧丈巾的松紧程度的功能,进而实现对丈巾输送速度的控制,使得丈巾的输送速度慢于捆条的输送速度,满足缝制皱带的使用需求。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速度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螺纹件、第三子板和第四子板,第三子板和第四子板均呈左右延伸,第三子板的左端设置向后延伸的第一挡板,第三子板的右端设置螺孔,第四子板位于第三子板的后方,第四子板的左端设置向后延伸的第二挡板,第四子板的右端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安装孔,第二螺纹件穿过第一安装孔后与螺孔螺纹连接,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上下连通的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孔与第一调节孔连通。
[0010]第三子板和第四子板均呈左右延伸,第三子板的左端设置向后延伸的第一挡板,第四子板位于第三子板的后方,第四子板的左端设置向后延伸的第二挡板,使用者将第二螺纹件穿过第四子板的第一安装孔后可与第三子板的螺孔螺纹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固定,并通过调节第二螺纹件位于第一安装孔的左右位置,从而可调节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间距,即调节第二调节孔的宽度,使得第二调节孔可适用于各种宽度不同的丈巾的输送,有利于确保丈巾输送的直线度,减小丈巾输送的晃动幅度,配合第一调节孔的限位作用可有利于确保丈巾与捆条缝制在一条直线上。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速度调节组件为送巾装置,送巾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控制器与第一电机电连接;第一电机与第一滚轮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一滚轮绕左右延伸的轴线旋转,第二滚轮的外周面与第一滚轮的外周面抵接,第二滚轮能与第一滚轮相对旋转,第二滚轮与第一滚轮轴向相同。
[0012]速度调节组件为送巾装置,送巾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使用者可通过按键、触控屏等方式对控制器下达指令,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滚轮的转动速度,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相接且能带动第二滚轮相对旋转,使用时可将丈巾穿入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的间隙,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可控制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的旋转速度,从而控制丈巾的输送速度,且控制较为精确,满足皱带的缝制需求。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拉料装置,拉料装置设置在捆条反带夹具的后方,拉料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第二电机与第三滚轮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三滚轮旋转,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能绕左右延伸的轴线旋转,第四滚轮的外周面与第三滚轮的外周面抵接,第四滚轮能与第三滚轮相对旋转。
[0014]该皱带缝纫装置还包括拉料装置,拉料装置设置在捆条反带夹具的后方;第二电机与第三滚轮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三滚轮旋转,第三滚轮与第四滚轮抵接且能带动第四滚轮相对旋转,使用时,使用者可将穿过反带筒实现反带后的皱带穿过第三滚轮与第四滚轮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三滚轮与第四滚轮的旋转,从而拉动后续的皱带穿过反带筒,从而实现自动出料的功能,有利于避免需要人工出料而导致较为耗费人力且出料不均匀的问题
出现,通过拉料装置配合速度调节组件可控制丈巾和捆条不同的进给速度,满足皱带的缝制需求。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折筒包括折片、第一卷边和第二卷边,折片两端呈前后延伸,折片呈竖向设置,折片的上端与下端从后往前逐渐向左靠拢;折片的上边沿处设有向右弯折的第一卷边,折片的下边沿处设有向右弯折的第二卷边,第一卷边和第二卷边均设置在折筒的内侧,折片、第一卷边和第二卷边共同围成折边通道。
[0016]折片两端呈前后延伸,折片呈竖向设置,折片的上端和下端从后往前逐渐向左靠拢,使得穿过折筒的捆条的上端与下端逐渐向左弯曲并实现对折,折片的上边沿处和下边沿处分别设置有向右弯折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皱带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其包括机架和工作台,所述机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捆条反带夹具,其与所述工作台相接,所述捆条反带夹具包括折筒和反带筒,所述折筒两端呈前后延伸,所述折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的长度方向呈上下延伸,所述折筒的上端与下端从所述第一进口往所述第一出口逐渐相向靠拢以围成折边通道,所述反带筒与所述折筒连接,所述反带筒位于所述折筒的上端与下端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出口相对设置,所述折筒的上表面设置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折边通道连通,所述折筒前端处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针孔;所述针孔设置在所述折筒靠拢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反带筒左右交错设置,所述第二进口位于所述针孔的后方,所述反带筒的前端位于所述针孔的前方;速度调节组件,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速度调节组件位于所述捆条反带夹具的上方;所述速度调节组件与丈巾相接,以用于调节丈巾的输送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皱带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纹件、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螺纹件与所述第一子板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子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子板的后表面与所述第二子板的前表面之间形成上下连通的第一调节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皱带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螺纹件、第三子板和第四子板,所述第三子板和所述第四子板均呈左右延伸,所述第三子板的左端设置向后延伸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三子板的右端设置螺孔,所述第四子板位于所述第三子板的后方,所述第四子板的左端设置向后延伸的第二挡板,所述第四子板的右端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螺纹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上下连通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皱带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调节组件为送巾装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甲会梁婉青潘海积张冠鏻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怡内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