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2694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藻多糖提取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海藻原料进行脱腥处理,然后利用连续相变萃取技术结合水提醇沉法进行海藻多糖提取和分离纯化,再以喷雾干燥的方式进行海藻多糖微胶囊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不仅可以达到脱腥的效果,提高海藻制品的感官品质,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海藻多糖的提取率和得率,对生物活性成分损害小,无有害溶剂残留。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应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化生产。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藻多糖的
,尤其涉及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海藻为海产藻类植物的通称。现有研究表明,海藻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海藻多糖、维生素等成分,海藻多糖具有降血脂、抗氧化、调节免疫力等作用,使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海藻多糖产品的开发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
[0003]目前,国内外提取海藻多糖主要采用稀碱、稀酸与热水提取的方法,提取率低,活性损失大,纯度较低,极大限制了海藻多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此外,海藻原料的特殊腥味,降低了一些消费者对其喜好性,同时也对海藻制品的感官品质造成了一定影响,给海藻类产品加工和延伸制品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常采用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对海藻进行脱腥处理,生物法脱腥是将腥味物质小分子经微生物合成作用转变为无腥味的大分子物质;或在微生物酶作用下,腥味物质分子经结构修饰后转变为无腥味成分;化学法是通过酸或碱与腥味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无腥味物质;物理法则是通过掩埋、屏蔽或吸收等方式降低腥味物质浓度;但海带、紫菜、龙须菜等海藻用以上方法脱腥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亟需一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其特殊腥味,在提高海藻多糖提取率同时保证其物质的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不仅可以达到脱腥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海藻多糖的提取率和得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脱腥:将海藻原料切块,使用脱腥剂溶液对原料进行浸泡,每隔30min超声搅拌5min,然后将脱腥剂溶液与原料离心分离,即得脱腥后的藻体;
[0008]步骤2、海藻多糖提取和分离:将步骤1中脱腥后的藻体烘干粉碎,采用连续相变技术进行海藻多糖的提取,得到海藻多糖提取液,然后经水提醇沉法进行分离得到高纯海藻多糖;
[0009]步骤3、成品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高纯海藻多糖复溶,转入配制罐,升温至60℃,加入麦芽糊精搅拌至溶解完全,经过滤后进入喷粉塔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去腥高纯海藻多糖微胶囊。
[0010]本申请中采用的海藻原料为海带、紫菜、龙须菜中的一种。
[0011]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脱腥剂为薄荷提取物和复配蓝莓酵素

薄荷提取物中的一种。
[0012]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脱腥剂用量为2%

4%。
[0013]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连续相变萃取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剂为水,萃取温度为80℃,
萃取压力为0.2Mpa,连续萃取240min,萃取剂流量为100L/h,解析温度为80℃,解析压力为0.1Mpa;原料与萃取剂的料液比为1:40(g/mL)。
[0014]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水提醇沉法中,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2h,乙醇醇沉浓度为60%,多糖溶液中固形物含量为20%。
[0015]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5℃,进料速度70ml/min,雾化器频率40Hz。
[0016]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麦芽糊精的添加量≤70%,添加麦芽糊精后高纯海藻多糖配制液的固形物含量≤35%。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在制备功能性产品中的应用。
[0019]优选地,所述功能性产品具有抗凝血、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及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所述功能性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对海藻原料进行脱腥预处理,薄荷提取物中含有还原性物质薄荷醇等,可与部分腥味物质例如氨基酸等反应,对活性酶与腥味物质的反应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蓝莓酵素和薄荷提取物具有天然的果蔬香气,可起到掩味增香的作用,提高海藻制品的感官品质。
[0022](2)本专利技术采用连续相变萃取技术结合水提醇沉法进行海藻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并对工艺参数进行探索和优化,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相比,海藻多糖提取率和得率均显著提高,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海藻多糖提取率高,且以水为萃取剂,对生物活性成分损害小,无有害溶剂残留。本专利技术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海藻多糖微胶囊,成本低,操作简便,易于应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步骤1、将海藻原料切小块,取复配蓝莓酵素

薄荷提取物为脱腥剂,用量为原料重量的2%,用纯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脱腥剂溶液对原料进行浸泡润涨,每隔30min超声搅拌5min,脱腥3h。将脱腥剂溶液与藻体分离,离心条件:1 000r
·
min

1、2min,即得脱
腥后的藻体,备用。
[0029]步骤2、将步骤1中脱腥后的藻体在55℃温度下烘干,水分含量控制在10%,粉碎。取粉碎后的干紫菜10kg装入连续相变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在始终低于萃取剂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的条件下,高压泵将萃取剂压缩为液体,以一定流速流经萃取釜萃取海藻多糖,进入解析釜中,通过加热、减压使萃取剂相变为气体,再通过即时压缩,变为液体流经萃取釜,对物料再次萃取,如此循环多次,所述萃取剂是水,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80℃,萃取压力为0.2Mpa,连续萃取240min,流量100L/h,解析温度80℃,解析压力0.1Mpa;原料与萃取剂的料液比为1:40(g/mL),萃取完成后,在解析釜中放出海藻多糖提取液。
[0030]再经过水提醇沉工艺提纯分离,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2h,配制多糖溶液中固形物含量为20%,乙醇醇沉浓度为60%,于4℃静置过夜,离心得到高纯海藻多糖。
[0031]步骤3、取制备的高纯海藻多糖606g,复溶至固形物含量为25%,转入配制罐,升温至60℃,称量麦芽糊精364g,将麦芽糊精缓慢加入海藻多糖溶液并不断搅拌,直至麦芽糊精溶解完全,将高纯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脱腥:将海藻原料切块,使用脱腥剂溶液对原料进行浸泡,每隔30min超声搅拌5min,然后将脱腥剂溶液与原料离心分离,即得脱腥后的藻体;步骤2、海藻多糖提取和分离纯化:将步骤1中脱腥后的藻体烘干粉碎,采用连续相变技术进行海藻多糖的提取,得到海藻多糖提取液,然后经水提醇沉法进行分离得到高纯海藻多糖;步骤3、成品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高纯海藻多糖复溶,转入配制罐,升温至60℃,加入麦芽糊精搅拌至溶解完全,经过滤后进入喷粉塔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去腥高纯海藻多糖微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海藻原料为海带、紫菜、龙须菜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脱腥剂为薄荷提取物、复配蓝莓酵素

薄荷提取物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腥高纯的海藻多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脱腥剂用量为2%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思佳曹庸雷大庆宋明月戴伟杰何宝文叶世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