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顶盖电动开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50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体顶盖电动开闭结构,包括连接在车身顶部的左盖板总成和右盖板总成、定位连接在车身顶部靠前部位的电动缸支座;所述左盖板总成上设有左转臂,左盖板总成的左边通过多副铰链连接在车身顶部的左侧;所述右盖板总成上设有右转臂,右盖板总成的右边通过多副铰链连接在车身顶部的右侧;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电动缸支座连接,另一端并别与左盖板总成和右盖板总成连接的左电动缸总成和右电动缸总成;与所述左电动缸总成和右电动缸总成电连接的控制器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车辆进入工作之前,迅速打开顶盖,在车辆工作工况结束时,迅速关闭顶盖;并且能够实现双顶盖在打开或关闭的任意角度自锁,可靠性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体顶盖电动开闭结构


[0001]本技术涉轮式装甲车,具体涉及一种车体顶盖电动开闭结构,特别是轮式装甲车的双开电动翻转顶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一般用途的车辆,人员手动就能实现汽车顶盖的翻转和锁止的要求,但是对于承载火炮的特种车辆而言,由于顶盖体积大、重量大。人员手动无法实现汽车顶盖的翻转功能,必须采用其它动力驱动方式来实现顶盖翻转。常用的驱动方式有液压马达驱动和电机驱动两种。因液压驱动方式适用于车辆自带液压系统的情形,对于不带液压系统的轮式装甲车,顶盖的驱动方式首选电机驱动。然而,对于电机驱动而言,常用方式有电机旋转驱动和电机直线驱动,对于同一顶盖而言,采用电机旋转驱动方式比电机直线驱动方式所需功率较大,且对于顶盖翻转过程实现自锁的可靠性较差。所以对大型的顶盖的自动翻转采用电机直线驱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CN108674436A公开了“一种顶盖开闭结构、车体及漏斗车”,顶盖开闭结构包括:摇杆座、摇杆、推动缸座、推动缸及锁闭装置,锁闭装置包括:连接座板、锁座、锁体、锁板件、锁体销轴、扭簧、前叉及锁闭圆销;车体包括:两个侧墙组成、两个端墙组成、顶盖组成及底架组成,还包括两个顶盖开闭结构,两个顶盖开闭结构分别设置在车体的两端,两个顶盖开闭结构同步动作而打开或关闭顶盖。该顶盖开闭结构通过锁闭装置防止摇杆及顶盖在重力作用下把推动缸的推杆拉开,继而避免顶盖意外打开的安全隐患。毫无疑问,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是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顶盖电动开闭结构,其能够在车辆进入工作之前,迅速打开顶盖,在车辆工作工况结束时,迅速关闭顶盖;并且能够实现双顶盖在打开或关闭的任意角度自锁,可靠性高。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车体顶盖电动开闭结构,包括连接在车身顶部的左盖板总成和右盖板总成、定位连接在车身顶部靠前部位的电动缸支座;所述左盖板总成上设有左转臂,左盖板总成的左边通过多副铰链连接在车身顶部的左侧;所述右盖板总成上设有右转臂,右盖板总成的右边通过多副铰链连接在车身顶部的右侧;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电动缸支座连接,另一端并别与左盖板总成和右盖板总成连接的左电动缸总成和右电动缸总成;与所述左电动缸总成和右电动缸总成电连接的控制器总成。
[0006]进一步,所述左电动缸总成由左直流抱闸电机、与左直流抱闸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左减速机、与左减速机输出端连接的左电动缸体组成;所述左直流抱闸电机通过销轴与电动缸支座铰接,所述左电动缸体的伸出端与右盖板总成上的右转臂铰接;
[0007]所述右电动缸总成由右直流抱闸电机、与右直流抱闸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右减速机、与右减速机输出端连接的右电动缸体组成;所述右直流抱闸电机通过销轴与电动缸支
座铰接,所述右电动缸体的伸出端与左盖板总成上的左转臂铰接。
[0008]进一步,在所述左盖板总成和右盖板总成上面的边缘和与之对应车身的部位之间设有限位支撑组件,其由设在左盖板总成或右盖板总成上面的盖板限位支撑和设在车身上的车体限位支撑组成。
[0009]所述的车体顶盖电动开闭结构,还包括通过线缆与所述控制器总成电连接的手持控制器,该手持控制器上设有电源按钮、顶盖开启按钮和顶盖关闭按钮。
[0010]进一步,所述手持控制器通过自带磁吸功能吸附于车体的外壁上。
[0011]进一步,所述控制器总成内置电机驱动及控制芯片,其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的内壁上。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由于设置了左电动缸总成和右电动缸总成,并采用电机直线驱动方式开启或关闭左盖板总成和右盖板总成,开启或关闭过程平稳、迅速,并且自锁性好;能够实现双顶盖在打开或关闭的任意角度自锁。
[0014]由于在所述左盖板总成和右盖板总成上面的边缘和与之对应车身的部位之间设有限位支撑组件,当左盖板总成、右盖板总成开启至盖板限位支撑与车体限位支撑接触时,控制器总成获得停止启动的控制指令,输出控制信号使左、右电动缸总成的左、右直流抱闸电机断电抱闸锁止,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6]图2是限位支撑组件的结构图;
[0017]图3是左电动缸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右电动缸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手持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技术特征标记):
[0021]1—限位支撑组件,11—盖板限位支撑,12—车体限位支撑;
[0022]2—左盖板总成,21—左转臂;
[0023]3—右盖板总成,31—右转;
[0024]4—铰链;
[0025]5—左电动缸总成,51—右直流抱闸电机,52—右减速机,53—右电动缸体;
[0026]6—右电动缸总成,61—右直流抱闸电机,62—右减速机,63—右电动缸体;
[0027]7—电动缸支座;
[0028]8—手持控制器,81—电源按钮,82—顶盖开启按钮,83—顶盖关闭按钮;
[0029]9—控制器总成;
[0030]10—车体。
[0031]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3]参见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车体顶盖电动开闭结构,包括连接在车身10顶部的左盖板总成2和右盖板总成3、定位连接在车身10顶部靠前部位的电动缸支座7;左盖板总成2上
设有左转臂21,左盖板总成的左边通过多副铰链4连接在车身10顶部的左侧;右盖板总成3上设有右转臂31,右盖板总成的右边通过多副铰链4连接在车身10顶部的右侧;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电动缸支座7连接,另一端并别与左盖板总成2和右盖板总成3连接的左电动缸总成5和右电动缸总成6;与左电动缸总成5和右电动缸总成6电连接的控制器总成9。
[0034]左电动缸总成5由左直流抱闸电机51、与左直流抱闸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左减速机52、与左减速机输出端连接的左电动缸体53组成;左直流抱闸电机51通过销轴与电动缸支座7铰接,左电动缸体53的伸出端与右盖板总成3上的右转臂31铰接;
[0035]右电动缸总成6由右直流抱闸电机61、与右直流抱闸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右减速机62、与右减速机输出端连接的右电动缸体63组成;所述右直流抱闸电机61通过销轴与电动缸支座7铰接,右电动缸体63的伸出端与左盖板总成2上的左转臂21铰接。
[0036]在左盖板总成2和右盖板总成3上面的边缘和与之对应车身10的部位之间设有限位支撑组件1,其由设在左盖板总成2或右盖板总成3上面的盖板限位支撑11和设在车身10上的车体限位支撑12组成。当左盖板总成、右盖板总成开启至盖板限位支撑与车体限位支撑接触时,控制器总成获得停止启动的控制指令,输出控制信号使左、右电动缸总成的左、右直流抱闸电机断电抱闸锁止。
[0037]所述的车体顶盖电动开闭结构,还包括通过线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顶盖电动开闭结构,包括连接在车身(10)顶部的左盖板总成(2)和右盖板总成(3)、定位连接在车身(10)顶部靠前部位的电动缸支座(7);所述左盖板总成(2)上设有左转臂(21),左盖板总成的左边通过多副铰链(4)连接在车身(10)顶部的左侧;所述右盖板总成(3)上设有右转臂(31),右盖板总成的右边通过多副铰链(4)连接在车身(10)顶部的右侧;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电动缸支座(7)连接,另一端并别与左盖板总成(2)和右盖板总成(3)连接的左电动缸总成(5)和右电动缸总成(6);与所述左电动缸总成(5)和右电动缸总成(6)电连接的控制器总成(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顶盖电动开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左电动缸总成(5)由左直流抱闸电机(51)、与左直流抱闸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左减速机(52)、与左减速机输出端连接的左电动缸体(53)组成;所述左直流抱闸电机(51)通过销轴与电动缸支座(7)铰接,所述左电动缸体(53)的伸出端与右盖板总成(3)上的右转臂(31)铰接;所述右电动缸总成(6)由右直流抱闸电机(61)、与右直流抱闸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波蒋黎明金超毛江明张种宝杨泽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江智防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