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助力装置及温差能发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501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助力装置及温差能发电系统,空气助力装置包括第一空气舱、传动轴以及具有多个第一扇叶的第一风扇;其中,第一空气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第一进气口用于连接供气设备;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空气舱中,传动轴的一端用于连接能量转换装置,传动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发电机;第一风扇连接于传动轴上且位于第一空气舱内;供气设备具有可接收过载信号的受控端,供气设备用于当受控端接收到过载信号时通过第一进气口往第一空气舱内输送空气;当供气设备通过第一进气口往第一空气舱内输送空气时,第一风扇正向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空气助力装置可解决现有的温差能发电设备对于冲击负载的适应能力差的技术问题。适应能力差的技术问题。适应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助力装置及温差能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助力装置及温差能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是利用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热能进行发电,具有储量大、稳定供给、可再生、受昼夜和季节变换的影响较小、不占用土地资源、清洁环保等特点,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最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海洋能源。
[0003]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海洋表层高温海水使沸点较低的工质气化,并利用透平机将工质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再利用海洋深层低温海水对工质蒸气进行冷却,使之还原为液体状态。经过上述循环过程,可达到通过海洋温差能持续进行发电的目的。
[0004]然而,由于工质的特性,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气态工质的压力和流量无法进行快速、大范围的调节,无法像柴油发电机那样迅速增大供油量以适应冲击负载。因此当发电机处受到冲击负载(如较大的电负载)时,透平机和发电机可能因大幅降速而停机,使得发电过程被迫中断,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助力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温差能发电设备对于冲击负载的适应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空气助力装置,所述空气助力装置包括第一空气舱、传动轴以及具有多个第一扇叶的第一风扇;其中:
[0008]所述第一空气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连接供气设备;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空气舱中,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用于连接能量转换装置,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发电机;所述第一风扇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空气舱内;
[0009]所述供气设备具有可接收过载信号的受控端,所述供气设备用于当所述受控端接收到所述过载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往所述第一空气舱内输送空气;
[0010]当所述供气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往所述第一空气舱内输送空气时,所述第一风扇正向转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空气舱内的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朝向所述第一风扇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
[0012]所述第一风扇还包括第一扇盘,多个所述第一扇叶连接于所述第一扇盘上,所述第一扇盘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扇盘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盘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卡接;多个所述第一扇叶具有背向所述传动轴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沿远离所述传动轴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盘的方
向倾斜。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气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一扇盘背向所述第一连接盘的一侧面相对;
[0014]多个所述第一扇叶具有朝向所述传动轴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沿远离所述传动轴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盘的方向倾斜。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件包括第一磁铁。
[0016]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助力装置还包括第二空气舱以及具有多个第二扇叶的第二风扇;其中:
[0017]所述第二空气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连接所述供气设备;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空气舱中;所述第二风扇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空气舱内;
[0018]所述受控端还用于接收过速信号,所述供气设备用于当所述受控端接收到所述过速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口往所述第二空气舱内输送空气;
[0019]当所述供气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口往所述第二空气舱内输送空气时,所述第二风扇反向转动。
[0020]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空气舱内的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朝向所述第二风扇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
[0021]所述第二风扇还包括第二扇盘,多个所述第二扇叶连接于所述第二扇盘上,所述第二扇盘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二扇盘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盘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卡接;多个所述第二扇叶具有背向所述传动轴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沿远离所述传动轴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盘的方向倾斜。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气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与所述第二扇盘背向所述第二连接盘的一侧面相对;
[0023]多个所述第二扇叶具有朝向所述传动轴的第四斜面,所述第四斜面沿远离所述传动轴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盘的方向倾斜。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附件包括第二磁铁。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
[0027]对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温差能发电系统,所述温差能发电系统包括能量转换装置、发电机、供气设备以及如前述的空气助力装置;其中:
[0028]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供气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供气设备具有可接收过载信号的受控端,所述供气设备用于当所述受控端接收到所述过载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往所述第一空气舱内输送空气。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空气助力装置,以传动轴连接能量转换装置和发电机,并在传动轴上设置第一风扇和第一空气舱,令第一风扇在第一空气舱内工作,而由第一进气口输入第一空气舱内的压缩空气可驱动第一风扇沿传动轴的预定旋转方向旋转,若第一风扇的转速
超过传动轴在能量转换装置驱动下的实际转速,第一风扇将带动传动轴转动。当发电机处突施负载(如电负载)时,传动轴在该冲击负载下转速骤降,此时供气设备因受控端接收到过载信号而通过第一进气口往第一空气舱内输送压缩空气,使第一风扇正向转动,而通过第一风扇正向转动的助力作用,可带动传动轴抵消冲击负载而保持稳定的转速,在冲击负载消失之前避免因传动轴转速过低而导致能量转换装置或发电机停机,从而大大提升了温差能发电设备对于冲击负载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助力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助力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温差能发电系统一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第一空气舱31第一扇叶2传动轴32第一扇盘3第一风扇51第二进气口4第一吸附件52第二排气口5第二空气舱61第二扇叶6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助力装置包括第一空气舱、传动轴以及具有多个第一扇叶的第一风扇;其中:所述第一空气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连接供气设备;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空气舱中,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用于连接能量转换装置,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发电机;所述第一风扇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空气舱内;所述供气设备具有可接收过载信号的受控端,所述供气设备用于当所述受控端接收到所述过载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往所述第一空气舱内输送空气;当所述供气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往所述第一空气舱内输送空气时,所述第一风扇正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空气舱内的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朝向所述第一风扇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风扇还包括第一扇盘,多个所述第一扇叶连接于所述第一扇盘上,所述第一扇盘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扇盘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盘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卡接;多个所述第一扇叶具有背向所述传动轴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沿远离所述传动轴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盘的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一扇盘背向所述第一连接盘的一侧面相对;多个所述第一扇叶具有朝向所述传动轴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沿远离所述传动轴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盘的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件包括第一磁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助力装置还包括第二空气舱以及具有多个第二扇叶的第二风扇;其中:所述第二空气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连接所述供气设备;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鹏张理黄世苗吴鹏飞刘新宇齐海艳唐立增宋江东
申请(专利权)人:利丰工程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