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回收利用方法及生物净水颗粒技术

技术编号:322647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回收利用方法及生物净水颗粒,污泥回收利用方法包括:菌种筛分、菌株分离、菌株筛选和发酵,和制备改性生物炭:将所述污泥与镁盐、铁盐混合,加热并搅拌,之后加入碱性试剂调节pH值为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回收利用方法及生物净水颗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回收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污泥回收利用方法及生物净水颗粒。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成分复杂,含有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卵、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及大量的难降解物质,如处理不当,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污泥回收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污泥处理率极低
[0004]早期污水厂甚至忽略污泥处理单元,只进行污水处理,污泥却被随意倾倒在湖泊,沟壑、良田中。还有一些污水厂为节省费用,空置污泥处理设施,将污泥随意排放。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80%以上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0005]2、重水轻泥、污泥处理发展滞后
[0006]近几年环保领域的水处理发展迅速,但是污泥处理却比起十几年前依旧没有太大的进步。被无害化处理的污泥比例低,多数污泥排入环境还是有害的,甚至违法偷排事件屡见不鲜。这是由于“重水轻泥”的不成熟处理思路造成的。
[0007]专利申请CN109019876A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的固定低温微生物炭化污泥载体填料及其应用,所述填料由炭化污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种筛分:将污泥与待处理污水混合,加入富集培养基恒温培养一段时间,然后去除上清液,再次加入富集培养基,如此重复若干次,获得菌株富集液;菌株分离:将所述菌株富集液均匀涂布于平板培养基上,进行恒温培养,定期观察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挑选菌落分散生长良好,颜色、形态不同的菌株分别进行分离和纯化培养,得到多个纯化后的菌株,备用;菌株筛选:将所述纯化后的菌株,分别接入盛有待处理污水的容器中,定期测试污染物的去除率,筛选去除率大于等于80%的菌株;菌株发酵:将筛选的菌株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并观察是否与杂菌;从中挑取生长良好的单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制备发酵种子液;将发酵种子液接种于种子发酵罐,进行二级扩大培养,得到发酵悬浮液;获得改性生物炭:将所述污泥与镁盐、铁盐混合,加热并搅拌,之后加入碱性试剂调节pH值为9

10,继续加热并保温反应,产物干燥后粉碎过筛网,然后进行高温煅烧,冷却得到改性生物炭;材料包埋:首先将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混合、灭菌,得到酯化混合物,然后将发酵悬浮液接种到所述酯化混合物中,同时将所述改性生物炭加入所述酯化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钙进行交联反应,得到生物净水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菌种筛分过程中,恒温培养的温度为25

30℃,每次培养1

2d,然后去除上清液,再次加入富集培养基,如此重复若4

10次,获得菌株富集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菌株分离过程中,恒温培养的温度为25

30℃,每隔10

24h观察形态,挑选菌落分散生长良好,颜色、形态不同的菌株,用划线法接种于新的平板培养基上,多次划线分离进行纯化培养,得到多个纯化后的菌株,备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菌株筛选过程中,所述污染物的去除率包括上清液中的COD、NH3‑
N、臭阈值和色阈值的去除率中至少一种;任选的,获得改性生物炭过程中,污泥与镁盐、铁盐混合的质量比为:4

5:10

2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艾利柳炳辉高攀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