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扫气发动机的进气通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45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6
层状扫气发动机(E)的进气通路构造具备:气化器(3),具有调整混合气通路(22)与空气通路(21)的开度的旋转阀(50);以及遮挡部件(60),配置于旋转阀(50)的上游侧,抑制在空气通路(21)中流动的空气(A)的量。遮挡部件(60)被支承于旋转阀(50)与空气滤清器(4)的滤清器箱(4a)之间。遮挡部件(60)以旋转阀(50)的中间开度对旋转阀(50)内的空气通路(21)进行节流。开度对旋转阀(50)内的空气通路(21)进行节流。开度对旋转阀(50)内的空气通路(21)进行节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状扫气发动机的进气通路构造
[0001]相关申请
[0002]该申请主张2019年7月4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125310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引用其整体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例如割灌机那样的小型作业机的驱动源而使用的层状扫气发动机的进气通路构造。

技术介绍

[0004]例如,在作为像割灌机那样的小型作业机的驱动源而使用的发动机中,存在在进气系统中设有气化器的发动机(例如,专利文献1)。气化器具有调整混合气通路与空气通路的开度的旋转阀,调整向发动机供给的混合气与空气的量。然而,所需的混合气/空气的量根据发动机的机型而不同,因此主体、旋转阀等气化器的构成部件按每个机型而不同。因此,每个机型都需要专用模具,制造成本变高。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962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9]在一部分机型中,通过在气化器以外的空气通路设置节流部位(节流孔板)来调节空气的量,实现气化器的构成部件的通用化。然而,为了使混合气/空气的比例为最佳,将节流部位的通路面积设定为比旋转阀的通路面积小,因此在中间开度时,存在空气的量不减少,空燃比变大(燃料比例变小)的情况。发动机若空燃比过大,则有时转速变得不稳定、或者加速性变差,因此优选以稍浓的空燃比运行。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状扫气发动机的进气通路构造,其能够实现气化器的构成部件的通用化,并且能够将中间开度下的空燃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
[0011]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层状扫气发动机的进气通路构造具备:流量调整阀,调整混合气通路与空气通路的开度;以及遮挡部件,配置于所述流量调整阀的上游侧或下游侧,抑制在所述空气通路中流动的空气的量,所述遮挡部件以所述流量调整阀的中间开度对所述空气通路进行节流。流量调整阀可以配置于气化器的内部,也可以与气化器分体。流量调整阀例如是旋转阀、蝶形阀。
[0013]根据该构成,通过遮挡部件,能够在流量调整阀从全开开度开始关闭的同时,使空气通路面积也逐渐变窄,空气量也逐渐减少。由此,能够将中间开度下的空燃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其结果,能够实现中间开度下的旋转稳定性以及加速性的提高。另外,由于利用遮
挡部件调整全开开度下的空气量,因此通过将遮挡部件按每个机型形成为适当尺寸,能够实现气化器部件的通用化。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上游侧的所述遮挡部件也可以支承于所述旋转阀与空气滤清器的滤清器箱之间。根据该构成,遮挡部件配置于旋转阀的上游侧,与空气滤清器的滤清器箱分体构成。因而,能够将遮挡部件应用于现有的气化器、空气滤清器。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下游侧的所述遮挡部件也可以支承于所述旋转阀与绝热体之间。根据该构成,遮挡部件配置于旋转阀的下游侧,与气缸、气化器间的绝热体分体构成。因而,能够将遮挡部件应用于现有的气化器,绝热体。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上游侧的所述遮挡部件也可以与空气滤清器的滤清器箱一体地形成。根据该构成,由于遮挡部件与空气滤清器的滤清器箱一体地形成,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并且使组装变得容易。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下游侧的所述遮挡部件也可以与绝热体一体地形成。根据该构成,由于遮挡部件与绝热体一体形成,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并且使组装变得容易。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遮挡部件也可以具有嵌合于空气通路的主干部以及覆盖空气通路的一部分的覆盖部。这里,“空气通路的一部分”是指空气通路的通路面积的20~80%。根据该构成,遮挡部件的构造简单,生产性良好。
[0019]在所述流量调整阀为旋转阀的情况下,所述遮挡部件也可以具有与所述旋转阀接触或接近的部分圆筒面。在所述流量调整阀为蝶形阀的情况下,所述遮挡部件也可以具有与所述蝶形阀接触或接近的部分球面。根据该构成,能够使遮挡部件充分接近流量调整阀的外周面。由此,能够减小遮挡部件与流量调整阀的间隙来对空气通路进行节流,因此能够将中间开度下的空燃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
[0020]在权利要求书和/或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公开的至少两个构成的任意的组合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中。特别是,权利要求书的各权利要求的两个以上的任意组合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中。
附图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而被更清楚地理解。但是,实施方式和附图仅用于图示和说明,不应该用于确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确定。在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相同的部件编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0022]图1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进气通路构造的发动机的正面剖面图。
[0023]图2是表示该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正面剖面图。
[0024]图3是表示该发动机的遮挡部件的立体图。
[0025]图4是表示该发动机的空气通路的全闭状态的水平剖面图。
[0026]图5是表示该发动机的空气通路的中间开度状态的水平剖面图。
[0027]图6是表示该发动机的空气通路的全开状态的水平剖面图。
[0028]图7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进气通路构造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正面剖面图。
[0029]图8是表示该发动机的绝热体的立体图。
[0030]图9是表示该发动机的空气通路的全闭状态的水平剖面图。
[0031]图10是表示该发动机的空气通路的中间开度状态的水平剖面图。
[0032]图11是表示该发动机的空气通路的全开状态的水平剖面图。
[0033]图12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进气通路构造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正面剖面图。
[0034]图13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进气通路构造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正面剖面图。
[0035]图14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进气通路构造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正面剖面图。
[0036]图15是表示该发动机的绝热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前后方向”是指发动机的曲轴的轴心方向,“上下方向”是指缸膛的轴心方向,“左右方向”是指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这两方正交的方向。
[0038]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进气通路构造的发动机的正面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E是二冲程发动机,例如搭载于割灌机那样的便携式作业机。发动机E也可以搭载于割灌机以外的便携式作业机,例如绿篱机、鼓风机等。
[0039]发动机E的在内部形成有燃烧室1a的气缸1与形成曲轴室2a的曲轴箱2的上部连结。该气缸1将形成缸膛1b的外周的缸体部分和其上方的气缸盖部分一体形成。气缸1及曲轴箱2分别为铝合金那样的金属制,通过成型模具(铸模)成型。在气缸1的外周形成有冷却翅片1c。
[0040]在气缸1的左右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层状扫气发动机的进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流量控制阀,调整混合气通路与空气通路的开度;以及遮挡部件,配置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上游侧或下游侧,抑制在所述空气通路中流动的空气的量,所述遮挡部件以所述流量控制阀的中间开度对所述空气通路进行节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扫气发动机的进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上游侧的所述遮挡部件被支承于所述流量控制阀与空气滤清器的滤清器箱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扫气发动机的进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下游侧的所述遮挡部件被支承于所述流量控制阀与绝热体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扫气发动机的进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上游侧的所述遮挡部件一体地形成于空气滤清器的滤清器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扫气发动机的进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下游侧的所述遮挡部件与绝热体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崎秀史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摩托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