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叶轮内置式潜水贯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41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叶轮内置式潜水贯流泵,包括在壳体内沿流体流向同轴依次布置的进水室、叶轮部以及导叶体,进水室以及导叶体均固定在壳体上,壳体内设置有驱动叶轮部转动的驱动部,进水室和叶轮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径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一侧的径向载荷,导叶体和叶轮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径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另一侧的径向载荷;进水室与叶轮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一侧的轴向载荷,导叶体与叶轮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另一侧的轴向载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任何密封以及锁紧机构,即可完成叶片直径达5.7m长的大尺寸贯流泵的泵体组装,由于进水室、叶轮部和导叶体的分体式铸造,便于加工制造、组装、拆卸。拆卸。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叶轮内置式潜水贯流泵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输送领域,具体是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叶轮内置式潜水贯流泵。

技术介绍

[0002]贯流泵是卧式轴流泵的一种,是一种低扬程轴流泵,由电动机、减速装置和水泵组成一整体,装设在水下堤坝内部的机坑内,其进出水流道位于一条直线上,近似直圆筒形,水力损失少,提水效率高,且结构紧凑,安装、检修方便,泵站工程简单。
[0003]现有的贯流泵,由于结构原因,叶片直径最大只能达到2.3m,内部的滚动轴承所能承受的最大推力通常只能达到20吨,在满足密封性能的前提下,无法满足更大的推力需求,因此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叶轮内置式潜水贯流泵。本技术的贯流泵无需任何密封以及锁紧结构,设计叶片直径可达5.7m长,同时结构可承受达100吨的推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叶轮内置式潜水贯流泵,包括在壳体内沿流体流向同轴依次布置的进水室、叶轮部以及导叶体,所述进水室以及导叶体均固定在壳体上,壳体内设置有驱动叶轮部转动的驱动部,进水室和叶轮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径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一侧的径向载荷,导叶体和叶轮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径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另一侧的径向载荷;所述进水室与叶轮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一侧的轴向载荷,所述导叶体与叶轮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另一侧的轴向载荷;
[0007]所述壳体内壁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用于用于改善出水流态的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位于导叶体的下游端。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径向轴承、第二径向轴承、第一轴向轴承、第二轴向轴承均为水润滑轴承;叶轮部的叶轮轮毂的进水室相邻端设置有延伸至进水室内的吸水端轴,所述吸水端轴与进水室内的第一滑套彼此配合以形成第一径向轴承,所述进水室上设置的第一滑环与叶轮轮毂上的第二滑环彼此配合以形成第一轴向轴承;所述进水室沿轴向贯通以引入外界流体,所述吸水端轴内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内设置有用于输送流体的输送部,第一冷却流道的入口端与进水室内腔连通,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与进水室和叶轮部之间的间隙连通,进水室内的流体通过第一冷却流道后一部分沿出水端轴与导叶体间的间隙回流至进水室中,另一部分通过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之间的间隙流至叶片的低压端。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包括沿吸水端轴轴向开设的主流道以及自主流道下游端沿径向分流形成的分流道,各所述分流道的总过流面积与主流
道的过流面积相等,各所述分流道的出口即为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所述输送部为固定在主流道内并沿轴向输送流体的无轴小泵轮。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轮轮毂上设置的第三滑环与导叶体上的第四滑环彼此配合以形成第二轴向轴承;所述叶轮轮毂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入口端与位于导叶体以及叶轮部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出口端与位于进水室和叶轮部之间的间隙连通,叶片的高压端侧的部分流体依次通过第三滑环与第四滑环之间的间隙、第二冷却流道以及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之间的间隙后回流至叶片的低压端。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轮轮毂的导叶体相邻端设置有延伸至导叶体内的出水端轴,所述出水端轴与导叶体内的第二滑套彼此配合以形成第二径向轴承。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轮部包括叶轮轮毂以及固定在叶轮轮毂上的叶片,所述壳体内壁沿周向开设有与叶轮部位置对应的环状的安装槽,所述叶片的外缘固定有环绕叶轮部布置的环状的叶轮外壳,所述叶轮外壳与安装槽围合以形成安装腔供驱动部装入其中,所述驱动部驱动叶轮外壳转动;所述叶轮外壳和与壳体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处设置有迷宫密封以防止流体内的固体物进入安装腔内。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安装腔内的定子以及转子,所述定子与壳体固定相连并通过电磁感应驱动转子转动,转子与叶轮外壳固定相连。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子由定子冲片叠压成型,所述定子冲片包括呈扇形的高导磁硅钢片,各所述高导磁硅钢片通过异型槽联接定位以形成环状的定子冲片;所述转子由转子冲片叠压成型,所述转子冲片包括呈扇形的高导磁硅钢片,各所述高导磁硅钢片通过异型槽联接定位以形成环状的转子冲片。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叶体沿轴向贯通以引入外界流体。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轮部的叶轮轮毂内部空心。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通过将进水室、叶轮部以及导叶体分开铸造,并在壳体内沿流体流向将进水室、叶轮部以及导叶体依次安装完成,在将进水室和导叶体分别焊接在壳体上后,通过在进水室和叶轮部之间以及导叶体和叶轮部之间设置径向轴承,即可对叶轮部进行两点支撑以承受叶轮部的径向载荷;通过在进水室和叶轮部之间以及导叶体和叶轮部之间设置轴向轴承,即可实现对叶轮部的夹持定位,并且可承受叶轮部在工作状态时产生的正反向推力;在选用水润滑轴承作为径向轴承以及轴向轴承后,本技术无需任何密封以及锁紧机构,即可完成叶片直径达5.7m长的大尺寸贯流泵的泵体组装,由于进水室、叶轮部以及导叶体的分体式铸造,便于加工制造、组装、拆卸,方便了贯流泵的分步安装,同时提高了主轴的强度及刚度,进而提高机组的安全可靠性;由于整个装置不受密封性能的限制,大型化的整体结构可承受达100吨的推力;壳体内部在导叶体的下游端设置整流板,改善了泵体出水端的出水流态,使出口端的流态更佳均匀。
[0019]2、本技术通过吸水端轴和第一滑套的配合,形成第一径向轴承以承受叶轮轮毂一侧的径向载荷,再通过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的配合,形成第一轴向轴承以承受叶轮轮毂一侧的轴向载荷;吸水端轴内开设第一冷却流道,且第一冷却流道内设置有无轴小泵轮或其他输送结构,即可将进水室内的流体沿第一冷却流道输送至叶轮轮毂和进水室之间的
间隙中,一部分流体通过吸水端轴和第一滑套之间的间隙回流至进水室的内腔中,另一部分流体通过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之间的间隙流至叶片的低压端,通过无轴小泵轮对流体的输送,实现了对第一径向轴承以及第一轴向轴承的强制水润滑,实现了自润滑冷却,无需其他冷却动力源;第一冷却流道由轴向布置的主流道以及径向分流的分流道组合而成,可将流体均匀输送至进水室和叶轮轮毂之间的间隙中,使冷却更加均匀。
[0020]3、本技术通过第三滑环和第四滑环的配合,形成第二轴向轴承以承受叶轮轮毂另一侧的轴向载荷;由于叶轮轮毂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从而将进水室和叶轮轮毂之间的间隙以及导叶体和叶轮轮毂之间的间隙连通;受压强差的影响,叶片高压端的部分流体沿第三滑环和第四滑环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叶轮内置式潜水贯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壳体(4)内沿流体流向同轴依次布置的进水室(11)、叶轮部(2)以及导叶体(31),所述进水室(11)以及导叶体(31)均固定在壳体(4)上,壳体(4)内设置有驱动叶轮部(2)转动的驱动部,进水室(11)和叶轮部(2)之间设置有第一径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2)一侧的径向载荷,导叶体(31)和叶轮部(2)之间设置有第二径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2)另一侧的径向载荷;所述进水室(11)与叶轮部(2)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2)一侧的轴向载荷,所述导叶体(31)与叶轮部(2)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向轴承以承受叶轮部(2)另一侧的轴向载荷;所述壳体(4)内壁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用于用于改善出水流态的整流板(42),所述整流板(42)位于导叶体(31)的下游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叶轮内置式潜水贯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轴承、第二径向轴承、第一轴向轴承、第二轴向轴承均为水润滑轴承;叶轮部(2)的叶轮轮毂(21)的进水室(11)相邻端设置有延伸至进水室(11)内的吸水端轴(211),所述吸水端轴(211)与进水室(11)内的第一滑套(13)彼此配合以形成第一径向轴承,所述进水室(11)上设置的第一滑环(12)与叶轮轮毂(21)上的第二滑环(27)彼此配合以形成第一轴向轴承;所述进水室(11)沿轴向贯通以引入外界流体,所述吸水端轴(211)内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22),第一冷却流道(22)内设置有用于输送流体的输送部,第一冷却流道(22)的入口端与进水室(11)内腔连通,第一冷却流道(22)的出口端与进水室(11)和叶轮部(2)之间的间隙连通,进水室(11)内的流体通过第一冷却流道(22)后一部分沿出水端轴(213)与导叶体(31)间的间隙回流至进水室(11)中,另一部分通过第一滑环(12)和第二滑环(27)之间的间隙流至叶片(23)的低压端(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叶轮内置式潜水贯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22)包括沿吸水端轴(211)轴向开设的主流道以及自主流道下游端沿径向分流形成的分流道,各所述分流道的总过流面积与主流道的过流面积相等,各所述分流道的出口即为第一冷却流道(22)的出口;所述输送部为固定在主流道内并沿轴向输送流体的无轴小泵轮(212)。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带大推力水润滑轴承结构的叶轮内置式潜水贯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轮毂(21)上设置的第三滑环(28)与导叶体(31)上的第四滑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雷朱庆龙胡薇汪冰钱凤辉魏庆军舒雪辉宋天涯汪小峰孔令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