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90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旋涡泵中叶轮不方便拆卸的技术问题。本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包括泵体,泵体的一端设置有泵盖,泵体和泵盖通过螺栓固连,泵盖和泵体之间具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叶轮,泵体内设置有电机轴,电机轴转动穿过泵体壁且伸入空腔内,叶轮套设在电机轴上,叶轮上与电机轴连接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拆卸叶轮的沟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旋涡泵上的叶轮能够通过螺丝刀或者二爪拉马器与其上的沟槽配合工作而从电机轴转轴上取下,并且操作便捷,省时省力、安全性也比较高。安全性也比较高。安全性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


[0001]本技术属于水泵
,涉及一种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

技术介绍

[0002]旋涡泵就是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力,在液体运动方向上给液体以冲量来传递动能以实现输送液体。旋涡泵是一种高压泵,旋涡泵也是一种叶片泵,主要由叶轮、泵体和泵盖组成。叶轮是一个圆盘,圆周上的叶片呈放射状均匀排列。泵体和叶轮间形成环形流道,吸入口和排出口均在叶轮的外圆周处,吸入口与排出口之间有隔板,由此将吸入口和排出口隔离开。旋涡泵泵内液体随叶轮一起回转时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向外甩入泵壳中的环形流道,并在流道形状的限制下被迫回流。因此,液体在叶片与环形流道之间的运动迹线,对静止的泵壳来说是一种前进的螺旋线;而对于转动的叶轮来说则是一种后退的螺旋线;旋涡泵即因液体的这种旋涡运动而得名;液体能连续多次进入叶片之间获取能量,直到最后从排出口排出。旋涡泵的工作有些像多级离心泵,但旋涡泵没有像离心泵蜗壳能量转换装置。旋涡泵主要是通过多次连续作功的方式把能量传递给液体,所以能产生较高的压力。在能量传递过程中,由于液体的多次撞击,能量损失较大,泵的效率较低,一般为20~50%。
[0003]我国专利(公告号:CN109779922A;公告日:2019

05

21)公开了一种叶轮间隙可调的旋涡泵,该叶轮间隙可调的旋涡泵包括泵体、泵盖、电机、转轴以及叶轮,泵体与泵盖形成用于置纳叶轮的泵腔,泵体与泵盖通过螺栓相固连,泵体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嵌有密封圈,密封圈嵌于泵体与泵盖之间。
>[0004]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叶轮间隙可调节的旋涡泵中叶轮与转轴为紧配合,使用一端时间后,叶轮与转轴会产生锈蚀,不容易拆卸,必须拆卸时,一般用螺丝刀撬叶轮底面的两边,将叶轮撬下。这样拆卸后叶轮容易变形,严重的将导致叶轮报废。而且用这种拆卸方式,如果使用螺丝刀的力量控制不好,容易将叶轮撬飞,导致误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旋涡泵中的叶轮方便拆卸。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一端设置有泵盖,所述泵体和泵盖通过螺栓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和泵盖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叶轮,所述泵体内设置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转动穿过所述泵体的外壁且伸入到所述空腔内,所述叶轮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伸入空腔的一端上,所述叶轮上与所述电机轴连接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拆卸所述叶轮的沟槽。
[0008]其工作原理如下:叶轮安装在电机的电机轴上,在本旋涡泵工作时,电机带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本旋涡泵排水。叶轮长时间运转后,容易出现磨损、锈蚀等情况,此时就需要拆下并更换叶轮,打开泵盖,将螺丝刀或者二爪拉马器的卡爪插入
位于叶轮内侧的沟槽内,扳动螺丝刀或者拉动二爪拉马器,将叶轮从电机轴上拆下。本旋涡泵在拆卸叶轮时,螺丝刀撬动叶轮或者二爪拉马器拉动叶轮时的作用力均作用在叶轮的轮毂上,不会对叶轮的叶片造成损害,能够避免影响叶轮下次使用;并且通过沟槽的设置,使操作者能够轻松的撬下或者拉动叶轮,有效避免了操作者用力过猛造成叶轮飞起,以至于误伤操作者的情况发生。
[0009]在上述的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中,所述叶轮包括圆形本体、空心连接轴、叶片一和叶片二,所述空心连接轴固设在所述圆形本体的中心位置且向其一侧凸出延伸,所述空心连接轴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沟槽位于所述空心连接轴的外周面上,所述圆形本体的外轮面上设置有将其外轮面分成两个泵水区间的环形锥形面,所述叶片一和叶片二均有若干个且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环形锥形面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上,所述叶片一和叶片二均沿所述环形锥形面的径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叶片一和叶片二相互交替分布。在本旋涡泵工作时,叶片一和叶片二产生的离心力较大,能够提高旋涡泵的出水量。
[0010]在上述的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中,所述圆形本体的外端面和内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环槽一和环槽二,所述环槽一槽底沿其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两个以上伸缩杆孔,每个所述伸缩杆孔分别贯穿所述环槽二的槽底。在伸缩杆孔内插入手动伸缩杆,之后伸长手动伸缩杆,叶轮在手动伸缩杆的带动下沿着电机轴的长度方向滑动。
[0011]在上述的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中,所述泵盖上与所述空心连接轴对应的位置嵌设有用于吸附所述叶轮的电磁铁。当叶轮松动后,接通杯盖上电磁铁的电源,电磁铁产生的磁吸力带动叶轮脱离电机轴并吸附在泵盖上。
[0012]在上述的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中,所述电机轴上套设有轴套,所述电机轴上位于所述轴套和叶轮之间的位置还套设有热膨胀垫片。热膨胀垫片采用铜或者其他热膨胀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对热膨胀垫片进行加热,热膨胀垫片会膨胀并且对叶轮产生作用力,对拆卸叶轮有利。
[0013]在上述的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中,所述空心连接轴的内壁上还开设有键槽一,所述电机轴的外周面上与所述键槽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键槽二,所述键槽一和键槽二之间设置有能够将所述空心连接轴和电机轴连接起来的连接键。
[0014]在上述的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中,所述空心连接轴一端的端面和环槽二的槽底面齐平,所述空心连接轴的另一端轴向向外延伸为伸出段,所述伸出段超出所述圆形本体的外端面,所述伸出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旋涡泵中的叶轮和电机轴通过连接键连接,连接效果较好,能够确保叶轮稳定工作。
[0017]2、本旋涡泵中的叶轮工作效果好,有效提高了本旋涡泵的出水量。
[0018]3、本旋涡泵中叶轮的轮毂上设置有沟槽,方便操作者用螺丝刀撬起或者用二爪拉马器拉下叶轮;本旋涡泵还通过在圆形本体上设置伸缩杆孔、在泵盖上设置电磁铁,在电机轴上设置热膨胀垫片,多方位辅助拆卸叶轮,进一步提高了叶轮拆卸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旋涡泵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泵体;2、泵盖;3、螺栓;4、空腔;5、叶轮;51、沟槽;52、圆形本体;521、环形锥形面;522、环槽一;523、环槽二;524、伸缩杆孔;53、空心连接轴;531、键槽一;532、伸出段;533、环形凹槽;54、叶片一;55、叶片二;6、电机轴;6a、键槽二;7、电磁铁;8、轴套;9、热膨胀垫片;10、连接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本实施例以叶轮5朝向电机6的一端为叶轮5、圆形本体52和环形锥形面521的内侧面;本实施例以叶轮5远离电机6的一端为叶轮5、圆形本体52和环形锥形面521的外侧面。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的一端设置有泵盖(2),所述泵体(1)和泵盖(2)通过螺栓(3)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和泵盖(2)之间具有空腔(4),所述空腔(4)内设置有叶轮(5),所述泵体(1)内设置有电机轴(6),所述电机轴(6)转动穿过所述泵体(1)的外壁且伸入到所述空腔(4)内,所述叶轮(5)套设在所述电机轴(6)伸入空腔(4)的一端上,所述叶轮(5)上与所述电机轴(6)连接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拆卸所述叶轮的沟槽(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包括圆形本体(52)、空心连接轴(53)、叶片一(54)和叶片二(55),所述空心连接轴(53)固设在所述圆形本体(52)的中心位置且向其一侧凸出延伸,所述空心连接轴(53)套设在所述电机轴(6)上,所述沟槽(51)位于所述空心连接轴(53)的外周面上,所述圆形本体(52)的外轮面上设置有将其外轮面分成两个泵水区间的环形锥形面(521),所述叶片一(54)和叶片二(55)均有若干个且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环形锥形面(52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上,所述叶片一(54)和叶片二(55)均沿所述环形锥形面(521)的径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叶片一(54)和叶片二(55)相互交替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易拆卸的旋涡泵,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元富颜珍素欧阳辉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