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料机走行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29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料机走行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包括从动轮轴承端盖、编码器连接轴、编码器、联轴器、行走轮外端盖、U型连接板、编码器保护罩;从动轮轴承端盖与从动轮轴内端固连,在从动轮轴承端盖中心制有轴穿孔;行走轮外端盖设置于从动轮轴承端盖内侧并与从动轮轴架内侧面固连,在行走轮外端盖上制有中心孔,编码器连接轴固装在从动轮轴承端盖上并穿经轴穿孔和中心孔,U型连接板固装在行走轮外端盖内侧,在U型连接板上固装有编码器,编码器输入轴与编码器连接轴内端通过联轴器同轴固接;编码器保护罩与行走轮外端盖内侧固连,使编码器和U型连接板封扣于编码器保护罩内。本结构实现了走行编码器与从动轮高精度同步转动,保证了走行精准度。保证了走行精准度。保证了走行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料机走行编码器的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港口重型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料机走行编码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取料机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港口重型机械设备,取料机在行走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走行编码器来检测取料机的行走速度。目前,在取料机上安装单独的行走检测轮,将走行编码器安装在行走检测轮。现有的走行编码器安装方式存在一下几方面的不足:
[0003]原安装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点缺点:
[0004]1、行走检测轮安装方式不合理,行走检测轮采用铰点销轴的连接方式,容易出现卡死现象,若出现此情况会造成行走检测轮不转,从而造成编码器数据不准。
[0005]2、行走检测轮轮压不够,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举例来说若与煤块出现挤压、撞击等情况,会造成行走检测轮转动不稳定,甚至是摆动情况,造成编码器数据异常。
[0006]3、走行编码器保护罩薄弱,煤块砸到编码器保护罩后,轻则造成编码器精密部件振动,数据不准,重则造成编码器损坏。
[0007]4、取料机行走轨道总长度为一千米,走行编码器在如此长距离的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走行位置累计误差偏大的现象出现,因此还需要一套系统有效的控制方案实现数据的稳定与正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取料机走行编码器安装结构胶,该安装结构通过对取料机的行走从动轮进行改进,可实现走行编码器与从动轮的高精度同步转动,从而可保证走行精准度,消除因走行位置不准造成的安全隐患。
[0009]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0]一种取料机走行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构整体设置在取料机行走机构的其中一个从动轮的内侧,包括从动轮轴承端盖、编码器连接轴、编码器、联轴器、行走轮外端盖、U型连接板、编码器保护罩;
[0011]所述从动轮轴承端盖与从动轮轴的内端同轴固定连接,在从动轮轴承端盖的中心制有轴穿孔;所述行走轮外端盖设置于从动轮轴承端盖的内侧并与从动轮轴架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在行走轮外端盖上制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轴穿孔呈同轴设置;所述编码器连接轴固定安装在从动轮轴承端盖上并穿经轴穿孔和中心孔,编码器连接轴的内端从行走轮外端盖的内侧端伸出;
[0012]所述U型连接板固定安装在行走轮外端盖的内侧,在U型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编码器,编码器的输入轴与编码器连接轴的内端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
[0013]所述编码器保护罩与行走轮外端盖的内侧固定连接,使编码器和U型连接板封扣于编码器保护罩内,在编码器保护罩上设置有穿线孔,穿线孔内安装有葛兰头,编码器的数
据线经穿线孔引出。
[0014]进一步的:所述联轴器采用弹簧联轴器,材质选用不锈钢材料。
[0015]进一步的:所述编码器保护罩为不锈钢箱体保护罩,由内侧开孔的保护罩主体及开关门构成,开关门的上部与保护罩主体的内侧上部通过合页连接,在开关门的下部与保护罩主体的内侧下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锁鼻。
[0016]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7]1、本技术将编码器同轴连接在取料机行走机构的其中一个从动轮,由于在取料机行走的过程中,从动轮与轨道时刻保持接触,不会出现不转或丢转的情况,因此将编码器安装于行走轮上,保证了取料机行走位置的精确定位。
[0018]2、本技术在编码器的外部设置保护罩,即便有外部异物的撞击,护罩的振动全部传递到具有较大轮压的从动轮上,不会给编码器带来振动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编码器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在编码器保护罩处于关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在编码器保护罩处于开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安装结构与从动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0023]以秦皇岛港煤五期取料机行走机构为例,对本取料机走行编码器的安装结构的设计过程说明如下:
[0024]煤五期取料机行走机构共有54个行走轮,其中包含28个驱动轮和26个从动轮,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采用交叉安装。在取料机工作过程中,驱动轮与从动轮的最大轮压均为250KN,在取料机行走的过程中,驱动电机会带动驱动轮实现转动,此时从动轮也会随着驱动轮的转动而转动,在取料机行走的过程中,驱动轮和从动轮与轨道时刻保持接触,不会出现不转或丢转的情况,因此将编码器安装于行走轮上,会实现取料机行走位置的精确定位。为了确保取料机行走位置的精确性,避免取料机出现脱轨现象,在取料机行走机构外侧安装有限位装置。因此受空间和机构限制,编码器不能安装在取料机行走轮外侧,需要将其安装到行走轮内侧。在选择安装在驱动轮还是从动轮上使,考虑到为了实现取料机的行走,在驱动轮内侧安装有行走电机,因此驱动轮的内侧没有安装编码器的空间,最终确定将编码器安装到行走从动轮上。
[0025]在取料机行走过程中,从动轮轮体、从动轮轴和从动轮轴承端盖会实现转动,为了实现编码器获取从动轮精确的转动数据,需将编码器安装于从动轮的中心,即必须实现编码器与从动轮轴或从动轮轴承端盖的同心连接。通过对取料机从动轮图纸的分析研究,设计出了行走编码器安装结构,该安装结包括从动轮轴承端盖6、编码器连接轴7、编码器2、联轴器3、行走轮外端盖4、U型连接板5、编码器保护罩1。
[0026]新设计一个从动轮轴承端盖固定在从动轮轴9上,在从动轮轴承端盖的中心设置
轴穿孔,将编码器连接轴穿装固定在轴穿孔内,编码器连接轴内端通过不锈钢弹簧联轴器与编码器输入轴弹性连接。选用的不锈钢弹簧联轴器具有高灵敏度、零回转间隙、顺时针和逆时针回转特性完全相同的优点,可以补偿角向和轴向偏差。
[0027]新设计从动轮外端盖,从动轮外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从动轮轴架8上,并设计U型连接板与编码器通过不锈钢内六角螺栓固定。在从动轮外端盖处设置有油封安装槽,以确保行走轮内部润滑脂不会出现外溢情况。
[0028]整套编码器装置外部装有不锈钢箱体保护罩,因编码器内部有精密部件,稍微的振动都会引起数据跳变。设置护罩后,即便有外部异物的撞击,护罩的振动全部传递到具有较大轮压的从动轮上,不会给编码器带来振动的影响,也就影响不了编码器精度。编码器保护罩由内侧开孔的保护罩主体1.1及开关门1.2构成,采用向上开门的方式,此种方式可以避免煤尘和水等异物从上方进入到编码器保护罩内部,造成编码器的锈蚀和损坏,而且上开门更有易于维修人员对编码器相关部件进行调试维修。在保护罩两侧各开有4个直径10mm的穿线孔,穿线孔处均安装有葛兰头,编码器的数据线,包括控制线、电源线、信号线从不同的穿线孔引出,葛兰头防止编码器数据线的损坏。在编码器保护罩底下部设计有连接锁鼻,可以锁住编码器保护罩,防止编码器丢失及破损。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料机走行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构整体设置在取料机行走机构的其中一个从动轮的内侧,包括从动轮轴承端盖、编码器连接轴、编码器、联轴器、行走轮外端盖、U型连接板、编码器保护罩;所述从动轮轴承端盖与从动轮轴的内端同轴固定连接,在从动轮轴承端盖的中心制有轴穿孔;所述行走轮外端盖设置于从动轮轴承端盖的内侧并与从动轮轴架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在行走轮外端盖上制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轴穿孔呈同轴设置;所述编码器连接轴固定安装在从动轮轴承端盖上并穿经轴穿孔和中心孔,编码器连接轴的内端从行走轮外端盖的内侧端伸出;所述U型连接板固定安装在行走轮外端盖的内侧,在U型连接板上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林燕振华吴超徐玉澎蔡淋霖周向南李梦楠张程商亮徐爱兵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