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模具和手机壳体全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19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机模具和手机壳体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上料区、机械手装置、检测区和下料区,其中上料区包括第一传送带、托盘,托盘的四个边角旁设有围挡托盘的阻挡组件,机械手装置包括基座、可沿基准旋转的机械臂、可在机械臂的一端旋转的旋转座和设置在旋转座下方的可自由伸缩的真空吸头;检测区包括CCD摄像机,CCD摄像机的下方设有用于固定待检测物体的治具;下料区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左侧设置有用于存放不良品的暂存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CCD摄像机实现对手机壳体的全方位自动检测,进行精准测量,解决人工视觉疲劳带来的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升了产能和产品品质。提升了产能和产品品质。提升了产能和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模具和手机壳体全自动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模具和手机壳体全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技术在手机的应用,手机的更新换代频率非常高,每款不同的手机有着不同的尺寸标准,而现阶段,对手机壳体模具或手机壳体的检测多是采用游标卡尺、通止规等进行人工检测,检测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缺少有效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人工视觉疲劳带来的效率低下等问题,而提出一种手机模具和手机壳体全自动检测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手机模具和手机壳体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上料区、机械手装置、检测区和下料区,其中:所述上料区包括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左端的依次层叠的若干个托盘,所述托盘上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所述托盘的四个边角旁设有围挡所述托盘的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固定块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块顶部的呈L形状的第一挡件,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所述托盘时,若干个所述托盘中位于底部的所述托盘可从所述第一挡件底部通过,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右端设有第二挡件;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基座、可沿所述基座旋转的机械臂、可在所述机械臂的一端旋转的旋转座和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下方的可自由伸缩的真空吸头;所述检测区包括 CCD摄像机,所述CCD摄像机的下方设有用于固定待检测物体的治具;所述下料区包括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左侧设置有用于存放不良品的暂存区。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右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挡件。第三挡件可以有多个,在托盘来到传送带的右端,为了避免托盘的位置发生偏差,设置第三挡件来对托盘进行限位,使得托盘位于在标准的位置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CCD摄像机设置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轨以及可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配合的第一滑块。固件的可沿着第一导轨移动,进而使得CCD摄像机可以调整其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便于针对手机壳或者手机模具作出适应性调整。
[0008]进一步的,所述治具通过卡扣件固定在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便更换治具,便于针对检测手机壳体或者模具来切换治具。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配合的第二滑块。在检测手机壳体或者手机模具时,由于体积不同,需要调整的位置也不同,可通过调整承载板在第二导轨上的位置来针对不同的待检测物品作出适应性调整。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设置上料区,工作人员可以将手机壳体或者手机模具放置在传送带左端的托盘的放置槽内,并将多个托盘堆叠起来,当检测时,传送带自动将传送带左端的底部的托盘传送到传送带右端,然后机械手装置便可以自动将传送带右端的托盘内的物料输送到治具上,便于CCD摄像机对物料进行拍照检测,在检测完成后,针对物料的不同情况,机械手装置可以将物料放置在暂存区或者第二传送带上,整个上料、检测、下料过程自动化,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可以通过CCD摄像机实现对手机壳体的全方位自动检测,进行精准测量,解决人工视觉疲劳带来的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升了产能和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A部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B部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0017]1、机架;2、上料区;21、第一传送带;22、托盘;23、放置槽;24、阻挡组件;241、固定块;242、第一挡件;25、第二挡件;26、第三挡件;3、机械手装置;31、基座;32、机械臂;33、旋转座;34、真空吸头;4、检测区;41、CCD摄像机;42、治具;421、卡扣件;43、支架;44、第一导轨;45、固定件;46、第一滑块;47、承载板;48、第二导轨;49、第二滑块;5、下料区;51、第二传送带;52、暂存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9]请一并参照图1

4,一种手机模具和手机壳体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上料区2、机械手装置3、检测区4和下料区5,其中:上料区2包括第一传送带21设置在第一传送带21左端的依次层叠的若干个托盘22,托盘22上设有放置槽23,第一传送带21的两侧、托盘22的四个边角旁设有围挡托盘22的阻挡组件 24,阻挡组件24包括固定块241和设置在固定块241顶部的呈L形状的第一挡件242,在第一传送带21传送托盘22时,若干个托盘22中位于底部的托盘22可从第一挡件242 底部通过,第一传送带21的右端设有第二挡件25;机械手装置3包括基座31、可沿基座旋转的机械臂32、可在机械臂32的一端旋转的旋转座33和设置在旋转座33下方的可自由伸缩的真空吸头34;检测区4包括CCD摄像机41,CCD摄像机41的下方设有用于固定待检测物体的治具42;下料区5包括第二传送带51,第二传送带51的左侧设置有用于存放不良品的暂存区52。
[0020]第一传送带21右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挡件26。第三挡件26可以有多个,在托盘 22来到传送带的右端,为了避免托盘22的位置发生偏差,设置第三挡件26来对托盘 22进行限位,使得托盘22位于在标准的位置内。
[0021]CCD摄像机41设置在一支架43上,支架43上设置有第一导轨44以及可沿第一导轨44移动的固定件45,固定件45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导轨44相配合的第一滑块46。固件的可沿着第一导轨44移动,进而使得CCD摄像机41可以调整其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便于针对手机壳
或者手机模具作出适应性调整。
[0022]治具42通过卡扣件421固定在承载板47上,承载板47设置在机架1上。方便更换治具42,便于针对检测手机壳体或者模具来切换治具42。
[0023]承载板4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轨48,承载板47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导轨48相配合的第二滑块49。在检测手机壳体或者手机模具时,由于体积不同,需要调整的位置也不同,可通过调整承载板47在第二导轨48上的位置来针对不同的待检测物品作出适应性调整。
[0024]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传送带21、第二传送带51、CCD摄像机41和机械手装置3。
[0025]运行原理:将待检测的物料如手机壳体或者手机壳体模具等放置在托盘22的放置槽23内,然后将多个装载有物料的托盘22堆叠在第一传送带21的左端,在开始进行检测时,第一传送带21开始传送,与第一传送带21直接接触的托盘22被传送到第一传送带21的右端,其他托盘22被第一挡件242阻挡留在原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模具和手机壳体全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上料区、机械手装置、检测区和下料区,其中:所述上料区包括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左端的依次层叠的若干个托盘,所述托盘上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所述托盘的四个边角旁设有围挡所述托盘的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固定块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块顶部的呈L形状的第一挡件,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所述托盘时,若干个所述托盘中位于底部的所述托盘可从所述第一挡件底部通过,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右端设有第二挡件;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基座、可沿所述基座旋转的机械臂、可在所述机械臂的一端旋转的旋转座和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下方的可自由伸缩的真空吸头;所述检测区包括CCD摄像机,所述CCD摄像机的下方设有用于固定待检测物体的治具;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荣标裘坤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台铭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