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17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隔膜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包括阀座、上盖和隔膜,所述隔膜盖设于所述阀座的一端形成隔膜室,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阀座的另一端形成排出腔和吸入腔,所述吸气腔内的吸入口通过所述隔离室与所述排出腔的排出口连通,所述吸入口内活动插设有吸入阀,所述排出腔内收容有排出阀片,所述排出腔的底部边缘处间隔设有多个导槽,所述排出阀片活动盖设于所述排出口和部分所述导槽上,所述导槽的两末端显露于所述排出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通过在排出腔的底部设置导槽,防止排出阀片与阀座之间出现粘黏现象,保证流体正常排出,延长隔膜泵的使用寿命。延长隔膜泵的使用寿命。延长隔膜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


[0001]本技术属于隔膜泵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

技术介绍

[0002]隔膜泵是利用隔膜的来回鼓动而改变隔膜室的容积,进而吸入和排出流体。现有的隔膜泵的阀座与排出阀片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隔膜泵在长时间不使用或长期通入流体(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总称,它具有易流动性、可压缩性和黏性,当流体的形状改变时,流体各层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运动阻力,即粘滞性)工作的情况下,阀座与排出阀片之间会出现粘黏现象,导致流体无法正常排出,隔膜泵无法正常工作,使用寿命降低。
[0003]因此,专利技术人致力于设计一种隔膜泵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在长时间不使用或长期通入流体的情况下,排出阀片与阀座之间不会出现粘黏现象,保证流体正常排出,延长隔膜泵的使用寿命。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包括阀座、上盖和隔膜,所述隔膜盖设于所述阀座的一端形成隔膜室,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阀座的另一端形成排出腔和吸入腔,所述吸气腔内的吸入口通过所述隔离室与所述排出腔的排出口连通,所述吸入口内活动插设有吸入阀,所述排出腔内收容有排出阀片,所述排出腔的底部边缘处间隔设有多个导槽,所述排出阀片活动盖设于所述排出口和部分所述导槽上,所述导槽的两末端显露于所述排出阀片。
[0007]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槽呈V形或W形或半弧形。
[0008]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排出阀片由橡胶制成且其盖合面内凹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盖上间隔设有出口和进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吸入腔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排出腔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吸入腔呈环形并围绕所述排出腔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隔膜室、吸入口和排出口三者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隔膜由驱动源驱动偏心摇摆。
[00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0013]一种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包括阀座、上盖和隔膜,所述隔膜盖设于所述阀座的一端形成隔膜室,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阀座的另一端形成排出腔和吸入腔,所述吸气腔内的吸入口通过所述隔离室与所述排出腔的排出口连通,所述吸入口内活动插设有吸入阀,所述排出腔内收容有排出阀片,所述排出腔的底部边缘处间隔设有多个导槽,所述排出
阀片活动盖设于所述排出口和部分所述导槽上,所述导槽的两末端显露于所述排出阀片。
[0014]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槽呈V形或W形或半弧形。
[0015]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排出腔的底部设有环形的内槽,所述排出口围绕所述内槽设置。
[0016]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槽围绕所述排出腔内的定位柱设置并靠近所述定位柱。
[0017]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槽通过连接槽与所述阀座的隔离部连接,所述连接槽远离所述内槽的一端显露于所述排出阀片。
[0018]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导槽间隔设置。
[0019]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排出阀片由橡胶制成且其盖合面内凹设置。
[0020]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盖上间隔设有出口和进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吸入腔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排出腔连通。
[0021]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吸入腔呈环形并围绕所述排出腔设置。
[0022]作为本技术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的一种改进,所述隔膜室、吸入口和排出口三者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隔膜由驱动源驱动偏心摇摆。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通过在排出腔的底部边缘处间隔设有多个导槽,减小排出阀片与阀座的接触面积,防止排出阀片粘黏,同时,导槽的一部分由排出阀片遮盖,另一部分显露于排出阀片,使导槽与排出腔连通,减小排出阀片的吸取压力,隔膜泵可通过自身工作时的压力,将排出阀片打开,即使在长时间不使用或长期通入流体的情况下,排出阀片与阀座之间也不会出现粘黏现象,保证流体正常排出,延长隔膜泵的使用寿命。
[0024]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隔膜泵的立体分解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隔膜泵的剖视放大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阀座的俯视放大图;
[0028]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阀座的俯视放大图。
[0029]图示说明:
[0030]1、电机,11、底盖,2、摆架,3、缸体,4、隔膜,41、隔膜室,5、阀座,51、吸入腔,511、吸入口,52、排出腔,521、导槽,522、排出口,523、内槽,524、连接槽,53、隔离部,6、吸入阀,7、排出阀片,8、上盖,81、进口,82、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2]实施例一
[0033]参照图1至图3,一种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包括一阀座5、一上盖8、一隔膜4和一驱动装置,隔膜4盖设于阀座5的一端形成隔膜室41,上盖8盖设于阀座5的另一端形成排出腔52和吸入腔51,吸入腔51内的吸入口511通过隔膜室41与吸入腔51的排出口522连通,吸入口511内活动插设有吸入阀6,排出腔52内收容有排出阀片7,驱动装置隔膜41的来回鼓动,控制隔膜室41的容积变化,进而控制吸入阀6和排出阀片7的单向开启、关闭,使吸入的流体自吸入腔51经隔膜室41,顺利进入排出腔52,最终排至隔膜泵外。
[0034]参照图1和图2,所述上盖8的顶部间隔凸设有一进入接口(未标示)和一排出接口(未标示),进口81位于进入接口上并贯穿整个上盖8,以便进口81与吸入腔51连通,出口82位于排出接口上贯穿整个上盖8,以便出口82与排出腔52连通。
[0035]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上盖8具体盖设于阀座5的顶部形成所述排出腔52和吸入腔51,阀座5上凸设有圆环形的隔离部53,隔离部53将排出腔52与吸入腔51隔离,使排出腔52和吸入腔51形成两个独立的腔体,排出腔52位于阀座5的中心,排出腔52的中心设有一定位柱(未标示),该定位柱与排出阀片7配合,排出腔52的底部边缘处间隔设有多个导槽521,每个导槽521呈V形或W形或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包括阀座、上盖和隔膜,所述隔膜盖设于所述阀座的一端形成隔膜室,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阀座的另一端形成排出腔和吸入腔,所述吸入腔内的吸入口通过所述隔膜室与所述排出腔的排出口连通,所述吸入口内活动插设有吸入阀,所述排出腔内收容有排出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腔的底部边缘处间隔设有多个导槽,所述排出阀片活动盖设于所述排出口和部分所述导槽上,所述导槽的两末端显露于所述排出阀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呈V形或W形或半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腔的底部设有环形的内槽,所述排出口围绕所述内槽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流体无法排出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围绕所述排出腔内的定位柱设置并靠近所述定位柱。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精准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