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火炬的燃烧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水下火炬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火炬的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历届奥运会及其它大型赛事的火炬传递活动中,涉及到水下火炬传递,但是由于水下环境中处于缺氧状态,影响火炬中燃烧火焰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在火炬燃烧过程中不断的供给助燃氧气,但是供给的氧气直接用于燃料气体的助燃时,由于燃料气体和氧气之间分散不均匀,进而影响燃烧火焰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下火炬的燃烧系统,该系统通过氧气分流器和流量调节分配将供氧系统中的氧气分流为保护氧气、预混氧气和强化氧气,保护氧气在燃烧室内通过旋流效应创造隔离水环境的气体空腔,有利于火炬燃烧,预混氧气在预混强化装置中与燃料气体混合后再通入核心焰喷嘴中进行燃烧,使得燃料气体和氧气分散均匀,燃烧稳定,同时强化氧气通入正在燃烧的焰心处,实现二次强化燃烧增强快速释热能力,采用同一供氧源进行供氧,减小了系统的复杂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火炬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分流器,所述氧气分流器,用于将氧气分流为保护氧气和助燃氧气;流量调节分配器,所述流量调节分配器与所述氧气分流器相连,以使所述保护氧气通入所述流量调节分配器中分流为预混氧气和强化氧气;预混强化装置,所述预混强化装置与所述流量调节分配器相连,以使所述预混氧气通入所述预混强化装置中与通入所述预混强化装置中的燃料气体进行预混合得到预混气体;核心焰喷嘴,所述核心焰喷嘴设置在所述预混强化装置上,所述核心焰喷嘴上设置有核心氧进气通道和套设在所述核心氧进气通道外部的混合燃气通道,所述混合燃气通道与所述预混强化装置相连通,以使所述预混气体通入所述混合燃气通道,所述核心氧进气通道与所述流量调节分配器相连通,以使所述强化氧气通入核心氧进气通道中;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套设在所述核心焰喷嘴的外部,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氧气分流器相连通,以使所述保护氧气通入所述燃烧室内以排出所述燃烧室内的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火炬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强化装置包括射流掺混喷嘴,所述射流掺混喷嘴的一端面开有混合射流通道,另一端面开有与所述混合射流通道相连通的预混氧喷嘴通道,所述预混氧喷嘴通道与所述流量调节分配器相连通,所述预混氧气通过所述预混氧喷嘴通道喷入所述混合射流通道中;所述射流掺混喷嘴侧壁开有与所述混合射流通道相连通的燃料喷孔,用于向所述混合射流通道内喷入燃料气体,以使所述预混氧气和所述燃料气体在所述混合射流通道内预混合形成混合气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火炬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强化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有与所述混合射流通道相连通的预混气体通道,以使所述混合气体通入所述预混气体通道内进行二次混合,得到预混气体;所述预混气体通道与所述混合燃气通道相连通,以使所述预混气体通入所述混合燃气通道中,所述混合射流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预混气体通道的内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火炬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氧喷嘴通道包括:氧气进气通道,所述氧气进气通道为锥形通道结构;与氧气限流通道,所述氧气限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锥形通道结构的窄口端相连,所述氧气限流通道通过所述窄口端与所述氧气进气通道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正,张波,李志永,高麟,汪旭,刘相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