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602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机组调度中心控制模块、机组辅机运行状态显示模块、机组煤耗监测模块、机组脱硝效率监测模块和脱硝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混合轴的转动还会带动输气管的转动,使得输气板也跟着转动,并且通过输送管道进入的氨气会有一部分经过输气管吹向混合桶外侧壁与壳体内侧壁位置,使得经过第一步处理的烟气再次与氨气混合,处理后的烟气将会经过贯穿孔及透气板再经过出气管排向外界,防止氨气堆积在混合桶内,造成壳体出现炸裂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烟气的脱硝效率,延长了脱硝装置的使用寿命,防止了脱硝不充分的烟气排放的外界污染环境,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有效的保护。有效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发电量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发电控制在电力行业中,是并网发电厂提供的有偿辅助服务之一,发电机组在规定的出力调整范围内,跟踪电力调度交易机构下发的指令,按照一定调节速率实时调整发电出力,以满足电力系统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控制要求的服务。或者说,自动发电控制对电网部分机组出力进行二次调整,以满足控制目标要求;其基本功能为:负荷频率控制,经济调度控制,备用容量监视,AGC性能监视,联络线偏差控制等;以达到其基本的目标:保证发电出力与负荷平衡,保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使净区域联络线潮流与计划相等,最小区域化运行成本。
[0003]现有的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在进行使用时,虽然用到了大量的资源,但还是无法做到对发电产生的烟气进行快速有效的脱硝,使得并未脱硝完成的烟气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这不仅对资源造成了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使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产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虽然用到了大量的资源,但还是无法做到对发电产生的烟气进行快速有效的脱硝,使得并未脱硝完成的烟气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这不仅对资源造成了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机组调度中心控制模块、机组辅机运行状态显示模块、机组煤耗监测模块和机组脱硝效率监测模块;
[0007]所述机组调度中心控制模块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所述机组辅机运行状态显示模块用于对系统中的主要辅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显示并进行反馈控制,所述机组煤耗监测模块用于对机组的煤耗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反馈控制,使得所述机组调度中心控制模块能够对机组的燃煤量进行调节,所述机组脱硝效率监测模块用于对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及脱硝程度进行快速有效的监测并进行反馈控制。
[0008]优选地,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机组负荷调节模块、机组脱硫效率监测模块、机组运行方式监测模块、机组供热负荷监测模块和机组供热负荷分配模块;
[0009]所述机组供热负荷监测模块用于对所有机组的热负荷进行监测,所述机组供热负荷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机组工作时产生的热负荷进行有效的分配,所述机组负荷调节模块用于对工作时的机组进行热负荷的有效调节,所述机组脱硫效率监测模块用于对辅机的脱硫效率进行监测并进行反馈控制,所述机组运行方式监测模块用于对机组的运行方式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机组的运行方式进行调节。
[0010]优选地,所述脱硝装置包括:
[0011]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脱硝装置运行的驱动装置;
[0012]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用于对烟气和氨气进行有效的混合反应,所述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混合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组件进行传动;
[0013]输气机构,所述输气机构用于对氨气进行传输,所述输气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0014]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风扇、转轴和轴承板;所述风扇的底部与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轴承板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传动组件的底部,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板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轴承板的外侧壁与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皮带轮、皮带和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的内侧壁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的外侧壁与所述皮带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皮带的内侧壁与所述从动皮带轮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皮带贯穿所述壳体和所述进气管的外侧壁。
[0016]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连接板、混合轴、出气孔和混合叶片;所述连接板的端部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混合轴的底部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出气孔开设在所述混合轴的侧壁上,所述混合叶片固定连接在所述混合轴的外侧壁上。
[0017]优选地,所述输气机构包括输气管、输气板和输送管道;所述输气管的端部与所述输气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端部与所述输气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气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混合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气板,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混合桶的顶部。
[0019]优选地,所述混合轴贯穿所述透气板的底部,与所述透气板通过轴承相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端部与所述混合轴的内侧壁底部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输气管的端部与所述混合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贯穿所述混合轴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混合轴的内侧壁。
[002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烟气在经过进气管进入壳体内部时,将会带动风扇进行转动,风扇将会通过转轴和传动组件带动混合轴进行转动,混合轴的转动将会带动混合叶片的转动,由于混合叶片的转动产生向上的风,使得进入壳体内的烟气流动速度降低,堆积的烟气将会进入挡板的顶部,还会使得经过出气孔排出的氨气速度上升,使得氨气能够与烟气充分混合,提高了氨气的脱氨效率。
[0023]2、混合轴的转动还会带动输气管的转动,使得输气板也跟着转动,并且通过输送管道进入的氨气会有一部分经过输气管吹向混合桶外侧壁与壳体内侧壁位置,使得经过第一步处理的烟气再次与氨气混合,处理后的烟气将会经过贯穿孔及透气板再经过出气管排向外界,防止氨气堆积在混合桶内,造成壳体出现炸裂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烟气的脱硝效率,延长了脱硝装置的使用寿命,防止了脱硝不充分的烟气排放的外界污染环境,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的正面第一视角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的正面第二视角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的正面顶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的正面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壳体、2进气管、3出气管、4驱动装置、41风扇、42转轴、43轴承板、5传动组件、51主动皮带轮、52皮带、53从动皮带轮、6混合装置、61连接板、62混合轴、63出气孔、64混合叶片、7输气机构、71输气管、72输气板、73输送管道、8混合桶、9贯穿孔、10挡板、11透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机组调度中心控制模块、机组辅机运行状态显示模块、机组煤耗监测模块和机组脱硝效率监测模块;所述机组调度中心控制模块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所述机组辅机运行状态显示模块用于对系统中的主要辅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显示并进行反馈控制,所述机组煤耗监测模块用于对机组的煤耗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反馈控制,使得所述机组调度中心控制模块能够对机组的燃煤量进行调节,所述机组脱硝效率监测模块用于对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及脱硝程度进行快速有效的监测并进行反馈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机组负荷调节模块、机组脱硫效率监测模块、机组运行方式监测模块、机组供热负荷监测模块和机组供热负荷分配模块;所述机组供热负荷监测模块用于对所有机组的热负荷进行监测,所述机组供热负荷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机组工作时产生的热负荷进行有效的分配,所述机组负荷调节模块用于对工作时的机组进行热负荷的有效调节,所述机组脱硫效率监测模块用于对辅机的脱硫效率进行监测并进行反馈控制,所述机组运行方式监测模块用于对机组的运行方式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机组的运行方式进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脱硝装置运行的驱动装置(4);混合装置(6),所述混合装置(6)用于对烟气和氨气进行有效的混合反应,所述混合装置(6)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混合装置(6)由所述驱动装置(4)通过传动组件(5)进行传动;输气机构(7),所述输气机构(7)用于对氨气进行传输,所述输气机构(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风扇(41)、转轴(42)和轴承板(43);所述风扇(41)的底部与所述转轴(4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2)贯穿所述轴承板(43)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传动组件(5)的底部,所述转轴(42)与所述轴承板(43)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轴承板(43)的外侧壁与所述进气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方兴王海彬王建李杨李芒芒白云峰曲辰王志浩韩旭徐仁博滕达姜鹏郑添全关怀杨澜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