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00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0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其中,该驱动背板包括多条第一金属走线、多条第二金属走线以及多个单向电路;多条第一金属走线、多条第二金属走线和多个单向电路一一对应,各第一金属走线与对应的第二金属走线通过对应的单向电路连接,各第二金属走线的远离对应的单向电路的一端端面从驱动背板的切割端面暴露;单向电路被配置为阻止各第一金属走线上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第二金属走线。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了驱动背板的抗腐蚀性能,有利于延长驱动背板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驱动背板的部分金属走线的端面会从动驱动背板的切割端面暴露,使得环境中的水汽会与金属走线的端面接触。在向这些金属走线输送信号时,会造成金属走线的端面发生电化学腐蚀,导致环境中的水汽更容易沿金属走线的端面逐渐渗入驱动背板,促使金属走线的腐蚀区域延伸,从而损坏驱动背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0004]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背板,包括多条第一金属走线、多条第二金属走线以及多个单向电路;
[0005]多条第一金属走线、多条第二金属走线和多个单向电路一一对应,各第一金属走线与对应的第二金属走线通过对应的单向电路连接,各第二金属走线的远离对应的单向电路的一端端面从驱动背板的切割端面暴露;
[0006]单向电路被配置为阻止各第一金属走线上的信号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第一金属走线、多条第二金属走线以及多个单向电路;所述多条第一金属走线、所述多条第二金属走线和所述多个单向电路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金属走线通过对应的所述单向电路连接,各所述第二金属走线的远离对应的所述单向电路的一端端面从所述驱动背板的切割端面暴露;所述单向电路被配置为阻止各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上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所述第二金属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金属走线被配置为在对所述驱动背板进行检测过程中与各检测焊盘连接,所述单向电路还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检测焊盘上的检测信号通过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和所述单向电路传输至对应的所述第一金属走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均沿相同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单向电路在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延伸方向上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栅极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走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或者,所述单向电路包括PN结,所述第二金属走线与所述PN结的P极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所述PN结的N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背板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所述栅极和所述有源层的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的钝化层;位于所述钝化层的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的转接线,所述转接线通过穿过所述钝化层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极连接,所述转接线通过穿过所述钝化层的第二过孔与所述栅极连接。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青田鹏程陈伟邹浩伟于刚郭俊魏玉轩郭洪文马俊如李慧颖毛磊李鑫宋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