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外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LED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322591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外延结构。所述LED外延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n型限制层、n型波导层、发光层、p型波导层及p型限制层,其中,所述p型波导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p型波导子层、电子阻挡层及第二p型波导子层,所述第一p型波导子层相较于所述第二p型波导子层邻近所述发光层设置,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至少一层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外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LED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发光
,尤其涉及一种LED外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LED器件。

技术介绍

[0002]LED器件由于其功耗低、体积小、寿命长、驱动电压低、坚固耐用以及单色性佳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信号灯、车用内外指示灯、交通灯、手机、电子仪表、户内外显示、信息处理、通讯等领域。
[0003]红光LED器件包括外延结构,为了阻挡外延结构中的发光层的电子外溢,增加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内的辐射复合概率,而提高红光LED器件的发光效率,通常在外延结构中设置电子阻挡层,传统的电子阻挡层的材料为Al
x
In1‑
x
P,Al
x
In1‑
x
P受晶格匹配限制,x一般在0.45

0.55之间,使得Al
x
In1‑
x
P的禁带带隙较窄,而使得电子阻挡层与发光层的能级差较小,电子阻挡效果较差,导致红光LED器件存在发光效率衰减严重,耐反向偏压低,抗静电能力差等问题。即使增加电子阻挡层Al
x
In1‑
x
P的厚度,提升电子阻挡的效果仍然有限,此外电子阻挡层的厚度增加会使得红光LED器件的电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外延结构、LED器件及LED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旨在有效提升电子阻挡层的电子阻挡效果,从而提高LED器件的发光效率、耐反向偏压性能以及抗静电能力。
[0005]一种LED外延结构,所述LED外延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n型限制层、n型波导层、发光层、p型波导层以及p型限制层,其中,所述p型波导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p型波导子层、电子阻挡层及第二p型波导子层,所述第一p型波导子层相较于所述第二p型波导子层邻近所述发光层设置,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至少一层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
[0006]上述LED外延结构包括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所述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为宽禁带材料,使得所述电子阻挡层与发光层之间的能级差更大,可有效提升所述电子阻挡层的电子阻挡效果,从而有效提升LED器件的发光效率、耐反向偏压性能以及抗静电能力。
[0007]可选地,所述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的厚度范围为0.5nm

5nm。
[0008]可选地,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以及至少一层(Al
x
Ga1‑
x
)
0.5
In
0.5
P层,所述(Al
x
Ga1‑
x
)
0.5
In
0.5
P层与所述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交替层叠设置,其中,所述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的层数比所述(Al
x
Ga1‑
x
)
0.5
In
0.5
P层的层数多一层,所述至少两层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中的两层分别与所述第一p型波导子层和所述第二p型波导子层相邻设置。
[0009]可选地,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3至11层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以及2至10层(Al
x
Ga1‑
x
)
0.5
In
0.5
P层。
[0010]可选地,所述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包括碳掺杂的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
[0011]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LED器件,所述LED器件包括n电极、p电极以及前述的LED外延结构,所述n电极与所述n型限制层电连接,所述p电极与所述p型限制层电连接。
[0012]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LED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LED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n型限制层;在所述n型限制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形成n型波导层;在所述n型波导层背离所述n型限制层的一侧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n型波导层的一侧形成p型波导层,其中,所述形成p型波导层包括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n型波导层的一侧依次层叠形成第一p型波导子层、电子阻挡层及第二p型波导子层,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至少一层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以及在所述p型波导层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形成p型限制层。
[0013]上述LED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通过形成电子阻挡层,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所述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为宽禁带材料,使得所述电子阻挡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能级差更大,可有效提升所述电子阻挡层的电子阻挡效果,从而有效提升LED器件的发光效率、耐反向偏压性能以及抗静电能力。
[0014]可选地,所述形成电子阻挡层,包括:通入砷烷、三甲基镓和三甲基铝,以在所述第一p型波导子层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形成一层Al
y
Ga1‑
y
As层;对所述一层Al
y
Ga1‑
y
As层进行氧化处理,以氧化所述一层Al
y
Ga1‑
y
As层而形成一层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
[0015]可选地,所述通入砷烷、三甲基镓和三甲基铝,以在所述第一p型波导子层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形成一层Al
y
Ga1‑
y
As层,包括:通入砷烷、三甲基镓、三甲基铝和碳前驱体,以在所述第一p型波导子层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形成一层碳掺杂的Al
y
Ga1‑
y
As层,其中,所述碳前驱体包括四溴化碳或四氯化碳。
[0016]可选地,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至少两层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所述形成电子阻挡层,包括:通入砷烷、三甲基镓和三甲基铝,以在所述第一p型波导子层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形成Al
y
Ga1‑
y
As层;通入磷烷、三甲基镓、三甲基铝和三甲基铟,以在所述Al
y...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外延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n型限制层、n型波导层、发光层、p型波导层以及p型限制层,其中,所述p型波导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p型波导子层、电子阻挡层及第二p型波导子层,所述第一p型波导子层相较于所述第二p型波导子层邻近所述发光层设置,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至少一层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的厚度范围为0.5nm

5n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以及至少一层(Al
x
Ga1‑
x
)
0.5
In
0.5
P层,所述(Al
x
Ga1‑
x
)
0.5
In
0.5
P层与所述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交替层叠设置,其中,所述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的层数比(Al
x
Ga1‑
x
)
0.5
In
0.5
P层的层数多一层,所述至少两层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中的两层分别与所述第一p型波导子层和所述第二p型波导子层相邻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3至11层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以及2至10层(Al
x
Ga1‑
x
)
0.5
In
0.5
P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层包括碳掺杂的Al
y
Ga1‑
y
As的氧化物。6.一种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器件包括n电极、p电极以及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LED外延结构,所述n电极与所述n型限制层电连接,所述p电极与所述p型限制层电连接。7.一种LED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n型限制层;在所述n型限制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形成n型波导层;在所述n型波导层背离所述n型限制层的一侧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n型波导层的一侧形成p型波导层,其中,所述形成p型波导层包括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n型波导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雯冯中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