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多层规模性拼舱的舱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舱体结构,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用于多层规模性拼舱的舱体结构,属于方舱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方舱是将各建材有机结合所构成的建筑结合体,对比传统定点型、住地式建筑,方舱具备可拆卸移动、灵活组装、快速响应等优势,已在国家军队、医疗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疫情期以来,方舱作为紧急医疗救援产品,已获得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0003]目前,针对方舱的结构的研究仍处于研发阶段,特别是针对多层,具备一定规模性的拼舱功能的舱体研究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在传统的舱体结构研究中,大多仅采用简单梁和角件结构搭成舱体框架,并未实际研究结构性能。关于拼舱设计,也仅局限于常规舱体采用外焊连接板形式或简单堆垛后外加地脚固定形式,这类拼舱模式均无法有效解决舱体的稳定对中情况,也很难实现舱体拼装过程,且拼装完成后,舱体也极易发生滑动,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另外,在传统舱体结构中,绝大多数舱体均未考虑排水功能,极易造成舱体因长期雨水堆积而影响到整体性能,造成不必要损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多层规模性拼舱的舱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舱体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单元(1)包括底角件(2)和顶角件(3),底角件(2)上开设有底角件限位孔(21),顶角件(3)上对称设有第一导水锥(31)和第二导水锥(32),其中,多个舱体单元(1)拼搭形成多层舱体结构,下层数个舱体单元(1)上的第一导水锥(31)与上层数个舱体单元(1)的底角件限位孔(21)配合连接,在下层相邻四个舱体单元(1)的第一导水锥(31)上安装有限位连接件(4),下层舱体单元(1)与上层舱体单元(1)还通过螺栓(5)连接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多层规模性拼舱的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单元(1)由四个底角件(2),四个顶角件(3),四根底框梁(6),四根侧立柱(7)和四根顶框梁(8)通过焊接、铆接或栓接而成矩形结构框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多层规模性拼舱的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角件(2)为内部中空、两内侧面开口的方形体构件,底角件(2)包括底角件本体(22),在角件本体(22)两内侧面开口处均固定连接有数个底角件凸台部(23),外侧底角件凸台部(23)上均开设有数个贯穿其正反面的底角件通孔(24),其中,底角件本体(22)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同轴贯通开设有底角件限位孔(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多层规模性拼舱的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底角件(2)的两外侧还开设有底角件腰型孔(25);底角件凸台部(23)与底框梁(6)的端部相搭配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多层规模性拼舱的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件(3)为内部中空结构,顶角件(3)包括顶角件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劲旭,余康,马谡,母艳昌,曹祥,钱瑞,熊海,杨金雄,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筑产业化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