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翻板护杠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车制造
,涉及一种电动车翻板护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车翻板护杠结构简单,仅仅单一作为载人放脚的作用,对于大多数骑电动车的人群来说功能过于单一,满足不了载物的需求,因此本专利技术人从广大人群的需求上设计出既可以用于载人放脚,又有足够的空间载物的电动车翻板护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既可以载人放脚又可以载物的一种电动车翻板护杠结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车翻板护杠结构,包括护杠本体和内翻板,所述的内翻板包括内翻板架,内翻板架上覆盖有与之相配合的盖板,内翻板架包括盖板,靠近盖板前、后端位置连接有第一圆弧形边管,所述的内翻板外侧设置有外翻板,所述的外翻板包括第二圆弧形边管和位于第二圆弧形边管外侧的第三圆弧形边管,所述的第二圆弧形边管和第三圆弧形边管的前、后两端边管焊接固定,第二圆弧形边管和第三圆弧形边管的前端与第二轴管固定连接,第二圆弧形边管和第三圆弧形边管的后端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翻板护杠结构,包括护杠本体(10)和内翻板(20),所述的内翻板(20)包括内翻板架(21),内翻板架(21)包括覆盖于其上并与之相配合的盖板(22),靠近盖板(22)前、后端位置连接有第一圆弧形边管(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翻板(20)外侧设置有外翻板(30),所述的外翻板(30)包括第二圆弧形边管(33)和位于第二圆弧形边管(33)外侧的第三圆弧形边管(34),所述的第二圆弧形边管(33)和第三圆弧形边管(34)的前、后两端边管焊接固定,第二圆弧形边管(33)和第三圆弧形边管(34)的前端与第二轴管(32)固定连接,第二圆弧形边管(33)和第三圆弧形边管(34)的后端与第三轴管(3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翻板护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22)前端与第二轴管(32)后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耳片(13),第二耳片(13)下方设置有平行于内翻板(20)且指向内翻板(20)后端的第一支撑片(1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翻板护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杠本体(10)上设置有第一耳片(11),第一耳片(11)靠近第三轴管(31)后端,第一耳片(11)下方设置有与第一支撑片(131)相向的第二支撑片(1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元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雅迪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