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发生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672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波发生导管,包括导管主体、球囊以及电极单元,球囊设置在导管主体的远端,电极单元设置在球囊内部的导管主体上,球囊包括多个球囊单元,多个球囊单元沿导管主体的轴向设置,球囊单元的轴向长度是球囊单元的径向最大宽度的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波发生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冲击波发生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心血管狭窄指的是人体动静脉血管,包括冠脉、外周、颅内等血管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血管内膜上,逐渐堆积成粥样的脂类斑块,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斑块增多甚至钙化造成血管腔内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下游血管和肌体缺血,产生对应临床表现。如果该狭窄发生在冠脉则会产生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以及心绞痛等,严重者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坏死;如果发生在外周,则会产生皮肤表皮温度降低、肌肉萎缩等,造成间歇性的跛行甚至发生远端肢体的坏死或截肢;如果发生在颅内,则会产生头晕、晕厥甚至脑组织损伤和脑功能障碍。
[0003]为解决单纯高压球囊预扩造成的血管损伤,如夹层、血管应力断裂以及破孔等问题,开始出现具有能够产生震荡波功能的装置,从而将狭窄病变血管的粥样硬化或钙化的病变重新塑形再通,这种方式通过对填充有流体介质的球囊内发出超声使得电极形成空化泡进而产生震荡波,震荡波冲击钙化区域实现击碎钙化病变。
[0004]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装置的不同治疗目的和治疗手段,会在冲击波发生导管上做出各种结构设计,特别会对内导管上设计一些新的结构,用来实现产品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这些结构无法稳定的维持的内导管处于球囊中的中心位置,很容易发生偏心,进而导致放电单元发生偏心,放电单元会靠近球囊内壁,放电单元所释放的冲击波在其远离球囊内壁的一侧将会发生指数级衰减,而在其靠近球囊内壁的一侧又将具有极大的能量冲击,可能会带来需要治疗的地方无法被冲击波冲击,而不需要治疗的地方又遭受巨大的冲击波冲击,这将十分影响针对血管狭窄钙化病变治疗而使用的系统装置的治疗效果,即便设计更多的新结构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无法对现有病症带来更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严重阻碍新的治疗方案和手段的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击波发生导管,用于维持冲击波发生导管的球囊内导管主体的中心位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冲击波发生导管,包括导管主体、球囊以及电极单元,所述的球囊设置在所述的导管主体的远端,所述的电极单元设置在所述的球囊内部的导管主体上,所述的球囊包括多个球囊单元,多个所述的球囊单元沿所述的导管主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的球囊单元的轴向长度是所述的球囊单元的径向最大宽度的1

3倍。
[0008]优选地,多个所述的球囊单元之间相互独立,所述的导管主体内设置有充盈通道,所述的充盈通道分别与多个所述的球囊单元连通。
[0009]进一步优选地,相邻所述的球囊单元之间的距离为3mm

30mm。
[0010]优选地,多个所述的球囊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的导管主体设置有充盈通道,所述的充盈通道与任意一个所述的球囊单元连通。
[0011]优选地,所述的球囊的外表面上缠绕有扎条,所述的扎条将所述的球囊束成多个所述的球囊单元。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扎条径向上缠绕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的球囊单元的径向最大宽度,清晰简洁地将多个所述的球囊单元分隔开。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扎条与所述的球囊单元的外表面之间涂覆有胶水,使连接更牢固。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扎条的材质采用高分子材料,防止导电引发危险。
[0015]优选地,每个所述的球囊单元内设置一个所述的电极单元,一个所述的球囊单元内设置多个所述的电极单元会导致所述的球囊单元过长,容易发生偏心。
[0016]优选地,所述的电极单元位于所述的球囊单元的中心,可以使所述的电极单元透过所述的球囊单元表面均匀释放冲击波。
[0017]优选地,所述的导管主体上所述的球囊单元设置的数量为2

10个。
[0018]优选地,所述的球囊单元的轴向长度为5mm

10mm,所述的球囊单元的径向最大宽度为2mm

10mm。
[0019]优选地,所述的导管主体包括内导管、套设在所述的内导管外的外导管,所述的内导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的外导管的远端,所述的电极单元设置在所述的球囊内部的内导管上。
[002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1]本技术可以使冲击波发生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弯曲时,其球囊内导管主体也与球囊保持稳定的间距,确保电极单元处于球囊的轴线上,电极单元可以向四周均匀释放冲击波,使球囊各处受到的冲击波稳定,避免发生某侧偏大某侧偏小,能够确保带治疗的区域受到所需大小冲击波的冲击,从而保证治疗效果的稳定,不易发生危险,提升治疗效率、成功率,并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附图说明
[0022]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以上附图中:1、球囊单元;2、内导管;3、外导管;4、电极单元;5、扎条;6、操作手柄;61、按钮;62、球囊充盈口;63、导丝口;64、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如图1、2所示,一种冲击波发生导管,包括导管主体、连接在导管主体上的球囊、电极单元4以及操作手柄6,将球囊内填充流体介质并对电极单元4提供脉冲电压,电极单元4可以在流体介质内形成空化泡进而形成震荡冲击波,可以用于治疗。导管主体包括内导管2、套设在内导管2外的外导管3,内导管2的远端伸出外导管3的远端,内导管2具有导丝腔,导丝腔内设置有引导丝,用于引导导管主体在治疗区域内移动。电极单元4设置在球囊内部的内导管2上,操作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波发生导管,包括导管主体、球囊以及电极单元,所述的球囊设置在所述的导管主体的远端,所述的电极单元设置在所述的球囊内部的导管主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包括多个球囊单元,多个所述的球囊单元沿所述的导管主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的球囊单元的轴向长度是所述的球囊单元的径向最大宽度的1

3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导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球囊单元之间相互独立,所述的导管主体内设置有充盈通道,所述的充盈通道分别与多个所述的球囊单元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导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的球囊单元之间的距离为3mm

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导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球囊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的导管主体设置有充盈通道,所述的充盈通道与任意一个所述的球囊单元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的外表面上缠绕有扎条,所述的扎条将所述的球囊束成多个所述的球囊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波发生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扎条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林鹏王子言张大未程增兵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