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持续监测气囊压的气管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可持续监测气囊压的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0002]气管导管是呼吸衰竭、手术等患者的常用医用耗材,持续留置气管导管是患者机械通气的必备措施,为保证机械通气的有效实施,需将气管导管与气道之间缝隙封闭起来,现有气管导管在导管的下端设有一气囊,通过空针向气囊内充气,从而把气管导管固定在气道内,密闭气管导管与气道之间缝隙,研究表明气囊压维持在25
‑
30cmH2O 可达到良好的密闭效果,且气道相关并发症最低。
[0003]现有的气管导管只能通过测压口临时外接压力检测表监测并充放气囊内气体,且因气囊存在微量漏气现象,难以持续性地监测气囊压力,需每隔6
‑
8小时监测一次以确保气囊压维持在理想范围,增加了护士工作量,且测量间歇无法客观评估气囊压力情况,仅凭护士经验判断,增加了气道并发症风险,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监测气囊压的气管导管,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持续监测气囊压的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气囊压组件(2),所述检测气囊压组件(2)由气囊(201)、气囊充气管(202)、压力监测指示器(203)、活塞(204)、刻度线(205)、三通接头(206)、排气口(207)、阀门开关(208)和充气球(209)组成,且气囊(201)与气管导管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且气囊充气管(202)与气囊(20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压力监测指示器(203)的底部贯穿气囊充气管(202)的顶部并与之固定连接,且活塞(204)与压力监测指示器(203)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压力监测指示器(203)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205),且三通接头(206)与气囊充气管(202)的右端螺纹连接,且三通接头(206)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207),且三通接头(206)的底部设置有阀门开关(208),且充气球(209)与三通接头(206)的右端螺纹连接,所述气管导管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凤琴,严小芳,何其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绵阳四零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