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榴石结构近红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光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石榴石结构近红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基于近红外光的良好的吸收性、散射性和穿透性,近红外技术和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成像、食品检测、光纤通信、安防监控等生产生活中。例如,波长为700~1300nm的近红外光不仅不会对生物组织产生损害,还对具有良好的穿透性,穿透深度可达数厘米,其在血氧、血糖、组织影像等医疗检测和成像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波长为900~1100nm的近红外光可以很好的匹配硅基光电池的光响应,在硅基太阳能电池中应用该波长范围的近红外荧光粉对改善太阳能电池的光伏转换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近红外光还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AR/VR技术等领域。而相比于传统近红外光源,基于荧光转换的近红外发光二极管(pc
‑
NIR
‑
LED)具有效率高、光谱稳定、体积小、成本低、易于调控等优点,已经成为首要选择的近红外光源器件。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榴石结构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化学式表示为:M3In2‑
a
‑
b
Sc
a
Cr
b
Ga3O
12
;其中M选自La、Gd、Y或Lu;0≤a≤1;0.001≤b≤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榴石结构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将M化合物、In化合物、Sc化合物、Ga化合物和Cr化合物研细,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S2.将混合物A在空气中置于1500~1650℃下烧结,并将产物进行破碎、研细处理,制得石榴石结构近红外荧光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榴石结构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M化合物为氧化镧、硝酸镧、氧化钆、硝酸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继有,李超杰,赵韦人,石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