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449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在温度20~70℃范围内,该荧光碳点的发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发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温度响应特性和可恢复性。将柠檬酸钠和甘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在水热反应釜中,水热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制得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该荧光碳点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粒径尺寸小,在水中有很好的分散性;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发光强度和荧光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可以应用于检测细胞内温度的变化。度的变化。度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纳米材料
,涉及一种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该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与生物和化学领域息息相关,对于温度的精确测量,在生物学和医学判断方面意义重大。温度测量技术从传统的侵入式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热敏电阻,发展到到非侵入式纳米温度传感器,其中荧光纳米温度传感器因其高时间、空间分辨率以及成像和温度传感一体化而受到广泛关注。
[0003]荧光纳米温度传感器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一些挑战有待解决。例如,传统的有机荧光团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无法提供显著的信号变化,一些荧光参数(如强度)很容易受到所处微环境的影响,从而限制了纳米温度计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灵敏度、发光强度在不同pH和盐浓度环境下具有稳定性的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在365nm紫外灯照射下发出明亮的蓝光,发射峰极大值位于445nm处,荧光发射波长范围400~600nm,最大发射波长440~450nm,温度响应范围20~70℃。
[0007]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具体为:按质量比1︰0.02~0.08,分别取柠檬酸钠和甘氨酸,再按1g柠檬酸钠加入10~15mL去离子水的比例,取去离子水;将柠檬酸钠和甘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50~200℃温度下保温1~3h,进行水热反应,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用0.22 μm滤器过滤,得到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
[0008]所得荧光碳点粒径尺寸在2~3nm范围内,荧光发射波长范围400~600nm,最佳发射位于445nm,最大激发波长365nm,荧光量子效率为21.7%。
[0009]本专利技术荧光碳点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在20~70℃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发光强度和荧光寿命具有良好的线性温度响应特性。有望应用于细胞内的温度传感。
[0010]本专利技术荧光碳点具有如下优点:1)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无需其他的分离纯化步骤;2)粒径尺寸小,在2~3nm范围内,且产物被Na
+
功能化,因此在水中有很好的分散性;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荧光量子效率为21.7%,无毒性,生物相容性好;3)循环升温和冷却的过程中产物的性质没有改变,使发光强度具有良好的可恢复性,在20℃和70℃进行循环测试,发光强度基本无变化。
[0011]4)作为温度传感材料,具有高灵敏度、宽响应范围和高重复性,在20~70℃范围内,由于产物分子的内部能量转化作用以及与溶剂分子的碰撞增加,使其发光强度和荧光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可以应用于检测细胞内温度的变化。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的X射线衍射图。
[0013]图2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的透射电镜图。
[0014]图3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图。
[0015]图4(a)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不同pH值(3~12)下的发光强度变化曲线图;图4(b)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不同盐浓度(0.1M~1MNaCl)下的发光强度变化曲线图。
[0016]图5(a)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20℃到70℃范围内发射光谱随温度变化示意图;图5(b)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20℃到70℃范围内发光强度随温度变化示意图。
[0017]图6(a)为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20℃到70℃范围内荧光寿命衰减曲线随温度变化示意图;图6(b)为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20℃到70℃范围内荧光寿命随温度变化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20℃和70℃的冷热循环曲线。
[0018]图8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舌鳞癌细胞(TCA

8113)中的激光共聚焦细胞成像图;其中,(a)图为20℃下的成像图,(b)图为37℃下的成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0]实施例1将1g柠檬酸钠和0.05g甘氨酸溶于13mL去离子水中,转移至20mL水热反应釜中,在180℃温度下保温2h进行水热反应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用0.22 μm滤器过滤,制得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
[0021]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的X射线衍射图,如图1所示。图中显示在2θ=18
°
处有一个弱衍射峰,在2θ=33
°
处有强的衍射峰,证明了产物的结构是由表面无序小晶核组成的碳点。
[0022]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的透射电镜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得荧光碳点分散良好,没有明显的聚集,直径在2 ~ 3 nm范围内,说明该荧光碳点粒径尺寸小,在水中有很好的的分散性。
[0023]图3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最大激发波长365nm,最佳发射位于445nm。
[0024]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pH值3~12下的发光强度变化曲线图,如图4中的(a)图,可以发现在pH值为3~12的环境下,该荧光碳点的发光强度基本不被影响。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浓度为0.1M~1M的NaCl溶液中的发光强度变化曲线图,如图4中的(b)图,可知该荧光碳点在0.1M~1M的盐溶液环境下,发光强度也基本保持不变。
[0025]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20~70℃范围内发射光谱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如图5中的(a)图,随着温度的升高,该荧光碳点的发射强度随之降低。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20℃~70℃范围内发射强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如图5中的(b)图,随着温度的升高,该荧光碳
点的发光强度线性降低,温度灵敏度约为1.3%/℃,说明该荧光碳点具有良好的温度响应特性。
[0026]图6中的(a)图,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20℃~70℃的范围内荧光寿命衰减曲线随温度变化图,随着温度的升高,该荧光碳点的荧光寿命衰减曲线随之变陡,说明荧光碳点的荧光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图6中的(b)图,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20℃~70℃范围内荧光寿命随温度变化图,随着温度的升高该荧光碳点的荧光寿命呈单指数衰减,具有良好的温度响应特性。
[0027]图7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20℃和70℃的冷热循环曲线图,图中显示,该荧光碳点在20℃和70℃之间循环时,每个温度下对应的发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说明该荧光碳点具有可恢复性。
[0028]图8是实施例1制得荧光碳点在舌鳞癌细胞(TCA

8113)中的激光共聚焦细胞成像照片。从图8中的(a) 图和(b) 图可以看出,当成像温度低时,舌鳞癌细胞中的蓝色荧光较强;当成像温度高时,舌鳞癌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在温度20~70℃范围内,该荧光碳点的发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发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温度响应特性和可恢复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碳点的发射峰极大值位于445nm处,荧光发射波长范围400~600nm,最大发射波长440~450nm。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温度传感的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为:按质量比1︰0.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得印赵海兴郭君路王育华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