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粒子电极杆及用于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
,涉及一种粒子电极杆及用于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农田土壤的污染也在逐步加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0003]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技术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或几种方法的耦合方法。
[0004]吸附技术是利用高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的疏松结构进行吸附固化或移除污染物的一种技术方法。其中,固化修复仅将污染物转移,不能从根本上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回收吸附剂移除污染物的方式存在污染物在土壤中扩散慢和移动性差的问题,导致修复时间长或修复效果差。
[0005]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利用插入土壤中的两个电极在污染土壤两端加上电场,在电化学和电动力学的复合作用下,水溶的或吸附在土壤颗粒表层的污染物根据所带电荷的不同向正负电极移动,使污染物在电极附近富集或被回收利用,从而达到清洁土壤的目的。目前,土壤修复多用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粒子电极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电绝缘材料构成的杆体(3
‑1‑
1),所述杆体(3
‑1‑
1)具有多个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内腔(3
‑1‑
4),各内腔(3
‑1‑
4)内分别设有粒子电极(3
‑1‑
3);所述内腔(3
‑1‑
4)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使得内腔(3
‑1‑
4)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电极杆,其特征在于,各上、下相邻的内腔(3
‑1‑
4)之间设有隔板(3
‑1‑
2),所述隔板(3
‑1‑
2)由电绝缘材料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粒子电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3
‑1‑
1)呈圆柱状,外径为1
‑
5c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粒子电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3
‑1‑
1)由PE材料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粒子电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电极(3
‑1‑
3)呈圆柱状,直径为2
‑
8mm,长度为2
‑
10mm;或者,所述粒子电极(3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刘喜,李慧,肖劲光,肖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