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蓄热、放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
,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蒸汽蓄热、放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蓄热
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一种是优化利用弃风电、弃水电或电网低谷电制取热能,存储在蓄热材料中,需要时通过换热器将热能释放给热用户使用的装置;另一种是将热源厂或工业生产过程中富余的高温高压蒸汽直接存储在蓄热材料中,需要时通过热能输出系统释放给热用户的装置。本申请人早期申报的《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储热及高效率放热的固体储热装置》(申请专利号202110724709.6)和《一种蒸汽冷凝温度可控的固体蓄热系统》(申请专利号202111127573.7)两项专利均是解决热蓄热模式的技术,但是上述两项技术的系统中需要设计大量的蒸汽罐体等附属设施,系统结构较复杂。为弥补该技术的缺陷,在上述技术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新结构的蒸汽蓄热、放热系统来优化蒸汽热源加热蓄热体进行蓄热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蒸汽蓄热、放热系统,以此来优化既有的蒸汽热源加热蓄热体进行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蓄热、放热系统,本系统包括蓄热和放热的两种过程连接结构,它主要包括蒸汽热源、过热蒸汽热能蓄热体、饱和蒸汽热能蓄热体、冷凝水热能蓄热体、蒸汽换热装置、换热介质循环泵、控制阀门、换热介质补给泵、换热介质补给源、冷凝水压力调节阀、常压水箱、供水泵、热用户、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热蒸汽热能蓄热体、饱和蒸汽热能蓄热体和冷凝水热能蓄热体内的蓄热材料中设置具有蓄热、放热能力的传输金属管道;过热蒸汽热能蓄热体、冷凝水热能蓄热体内的蓄热材料由固体蓄热材料砌筑而成;所述的蓄热过程连接结构,蒸汽热源通过管道连接过热蒸汽热能蓄热体上端口,过热蒸汽热能蓄热体下端口经管道连接蒸汽换热装置的蒸汽接口,连接蒸汽换热装置水接口的压力调节阀经管道连接冷凝水热能蓄热体上端口,冷凝水热能蓄热体下端口经管道与常压水箱连接;饱和蒸汽热能蓄热体上端口经管道与蒸汽换热装置的换热首端连接,饱和蒸汽热能蓄热体下端口与蒸汽换热装置尾端之间的连接管道中串接有换热介质循环泵A和换热介质控制阀A;所述的放热过程连接结构,用管道依次连接常压水箱、供水泵、冷凝水热能蓄热体下端口,冷凝水热能蓄热体上端口经管道与蒸汽换热装置水接口连接,蒸汽换热装置蒸汽接口经管道与过热蒸汽热能蓄热体下端口连接,过热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新,朱宇辉,赵士尧,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世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