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音减震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音减震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据世卫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发布的《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显示,噪声污染不仅让人烦躁、睡眠差,更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进而减少人的寿命。另外,噪声还会加速建筑物、机械结构的老化,影响设备及仪表的精度和寿命。因此,人们对所处的建筑环境的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一些重要场所如音乐大厅、写字楼、体育馆和酒店等,这些人口密集场所对建筑隔音效果有着极高的要求。目前建筑隔音建筑材料多为在建筑材料内部填充一些能吸音或者隔音的材料,这类建筑材料存在成本高、吸音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音减震建筑材料,利用海泡石纤维的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它的比表面积高和孔隙率的特点,形成多孔体系;纳米二氧化硅在海泡石纤维软化情况下形成良好的掺杂,并利用纳米二氧化硅表现的羟基和海泡石纤维表面Si
‑
OH形成聚合效果,达到内固化,提升自身牢固强度。
[0004]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吸音减震建筑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水泥、海泡石、纳米二氧化硅、甲基硅酸钠、聚苯乙烯、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丙酮和水。
[0006]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比为:水泥10
‑
20份、海泡石20
‑
30份、纳米氧化硅3
‑
8份、甲基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音减震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水泥、海泡石、纳米二氧化硅、甲基硅酸钠、聚苯乙烯、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丙酮和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减震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比为:水泥10
‑
20份、海泡石20
‑
30份、纳米氧化硅3
‑
8份、甲基硅酸钠4
‑
8份、聚苯乙烯8
‑
14份、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
‑
8份、丙酮10
‑
20份、水10
‑
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减震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加入至丙酮内搅拌均匀形成分散液,搅拌速度为1000
‑
2000r/min;然后将聚苯乙烯加入至分散液中超声分散至形成浆料,所述超声分散的温度为5
‑
10℃,超声频率为40
‑
90kHz;步骤2,将海泡石加入至水中搅拌均匀形成均匀的悬浊液,然后将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并超声分散10
‑
20min,烘干后得到混合粉料与蒸馏水;;步骤3,将甲基硅酸钠加入至混合粉料内,静置20
‑
30min,微波振荡60
‑
80min,得到粘稠粉料;步骤4,将粘稠粉料与浆料混合,低温超声1
‑
2h后恒温搅拌,然后加入水泥持续搅拌,烘干得到吸音减震材料,回收废气得到丙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音减震建筑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红雨,王丽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