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线调节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线缆成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进线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线缆的绞线设备多种多样,绞线设备的线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基本能够满足多根线缆的扭绞结合的要求。而扭绞过程,基本是将多股线材加工半成品相互缠绕形成以较粗的线缆束,而其所在的线缆产线上通常配置有用于收线的收线装置,用于收取从束线机上送出的相互缠绕的线材构成的线缆束。
[0003]目前的线缆的绞线设备难以解决在线材是由放线盘放出穿过过线导轮的,由于放线盘上的线材是从左至右或者从左至右一圈一圈缠绕住的,线材不断绞丝的过程中,线材在放线盘上的圈数数量不断较少,而穿过过线导轮的线材的位置相对会发生变化,因此会对线材产生不稳定张力,即线材会在过线导轮上晃动(小概率是放线速度过快产生,大概率是两者位置的变化),导致线材脱轨,磨损线材,甚至影响线缆的制作精度。
[0004]公开号为CN102856004B的一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过线治具及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其通过采用依次排布的集线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线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线调节座;下驱动辊,所述下驱动辊旋转连接所述进线调节座,所述下驱动辊具有:下辊体,所述下辊体中间设有环形的第一中过线槽,所述第一中过线槽两侧设有环形的第一侧过线槽;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下辊体;上驱动辊,所述上驱动辊旋转连接所述进线调节座,所述上驱动辊位于所述下驱动辊上端,所述下驱动辊动力连接所述上驱动辊,通过所述下驱动辊带动所述上驱动辊进行旋转,所述上驱动辊具有:上辊体,所述上辊体中间设有环形的第二中过线槽,所述第二中过线槽两侧设有环形的第二侧过线槽,所述第一中过线槽和第二中过线槽上下对应形成密闭的过线槽,所述第一侧过线槽和第二侧过线槽上下对应形成密闭的过线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进线调节结构,其中,还包括壳体上分布有滑槽,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上驱动辊穿过所述滑槽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下辊体侧端连接有下调节器,所述下调节器中径向分布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中设有滑动连接的杆球,所述杆球伸出所述下调节器;所述下调节器侧端旋转连接有下密封盖,所述下密封盖具有气口,所述气口通过进气道与所述气压腔连通;所述上辊体侧端连接有与所述下调节器结构相同的上调节器,所述上调节器侧端连接有与所述下密封盖结构相同的上密封盖;软制履带绕成“8”字结构将所述上调节器与所述下调节器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进线调节结构,其中,所述履带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履带具有凸出的齿,所述齿与所述杆球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进线调节结构,其中,所述下密封与所述上密封盖的气口连接外部设有的气源。5.一种线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所述的进线调节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线缆成型装置,其中,所述进线调节座右端设有集线分配盘,所述集线分配盘上径向分布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中安装有过线导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线缆成型装置,其中,所述集线分配盘右端设有绞合器,所述绞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健佳,邹海鸥,刘朔,张丽红,李薇,孙凯,吴凯,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特恩驰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