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循环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辅助设备领域,更加具体的,涉及模具循环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PU发泡工艺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组台车装载模具,并且使得台车按照预设的轨道进行循环输送。
[0003]现有的结构中,通过在每组台车一侧设置连接件和链条连接,驱动链条后将多组与链条连接的台车驱动;从而使得台车能够沿着轨道循环输送。
[0004]然而上述结构中,由于链条承载力较大,其特别容易发生损坏,在链条损坏时,则需要将整个机构停机后进行检修。这非常影响整个发泡工艺的效率。
[0005]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模具循环机构。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模具循环机构,包括:台车机构,所述台车机构包括多组通过连杆连接的台车模组,所述台车模组包括台车主体和在台车主体上固定设置的用于对模具提供支承的支承座;用于为台车模组移动提供轨道的台车轨道以及被台车轨道包围的摩擦轮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具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车机构(1),所述台车机构(1)包括多组通过连杆(100)连接的台车模组(2),相邻两台车主体(3)上分别转动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杆(100)的连杆套筒(9),所述连杆(100)的两端和所述连杆套筒(9)插接固定,所述台车模组(2)包括台车主体(3)和在台车主体(3)上固定设置的用于对模具提供支承的支承座(4);用于为台车模组(2)移动提供轨道的台车轨道5以及被台车轨道5包围的摩擦轮轨道(6);其中,位于首部的台车模组(2)的一侧设置有摩擦轮驱动机构(7),其与所述摩擦轮轨道(6)配合连接,在其余的台车模组(2)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两组从动轮机构(101),所述从动轮机构(101)和所述摩擦轮轨道(6)滑动配合;所述摩擦轮驱动机构(7)包括摩擦轮安装座(70),所述摩擦轮安装座(70)的包括第一侧壁(70a),所述第一侧壁(70a)的一端与所述台车主体(3)转动配合,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设置有缺口槽(70b),在所述台车主体(3)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柱(71),所述定位柱(71)穿过所述缺口槽(70b),在定位柱(71)的末端固定有第二螺母(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科,褚炜烔,周银锋,王健,白跃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沃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