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408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由苦参、土槿皮、野菊花、黄柏、地榆、百部、蛇床子、枯矾组成,其中,苦参、野菊花、黄柏、枯矾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土槿皮、百部、蛇床子具有杀虫止痒之功效;地榆具有解毒敛疮之功效。上述中药组合物君臣佐使配伍得当,共同发挥协同作用,不仅可抗菌抑菌,又可燥湿止痒,临床上对于瘙痒性的手足癣疗效甚加。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适用于糜烂型、水疱型的手足癣,尤其伴有瘙痒者,同时对于头癣、体癣、股癣等皮肤疾病也有不错的疗效,必要情况下孕妇、儿童等不宜内服药物的患者亦可选用。者亦可选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合物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手足癣是一种复发率高、传染性强的皮肤癣菌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无论是手癣还是足癣,如任其发展,几乎所有病人都会最终发生指趾甲的感染而形成甲真菌病或称为甲癣,甲癣较手足癣更顽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能轻视手足癣,它会导致更严重和更顽固的病症,应当积极治疗。中药泡洗是一种传承悠久的治疗手段,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常用治疗方案一般为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常见止痒性较差;其中外用药易复发或出现耐药性,而口服药物具有肝毒性、患者对口服药医从性较差。此外,现有的中药外用制剂普遍具有止痒性较差的弱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用低成本的中药外用制剂治疗手足癣,以提高药物的抑菌杀菌效果,有效缓解或减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瘙痒症状。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材制备得到:苦参、土槿皮、野菊花、黄柏、地榆、百部、蛇床子、枯矾。其中,苦参、野菊花、黄柏、枯矾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土槿皮、百部、蛇床子具有杀虫止痒之功效;地榆具有解毒敛疮之功效。
[0006]进一步的,按质量份计,含有4

8份苦参、2

6份土槿皮、4

8份野菊花、4

8份黄柏、4

8份地榆、1

3份百部、1

3份蛇床子、1

5份枯矾。
[0007]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采用传统的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解毒敛疮功效的药物进行良好的搭配,优化配比,加强其止痒功效。具体说明如下:
[0008]以苦参、土槿皮、野菊花为君药,其中苦参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是苦参的主要成分。黄酮类活性物质多为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有抗炎、杀虫等作用;生物碱类活性物质多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有抗炎等作用。土槿皮具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疗癣功效,为治疗皮肤癣疮要药。土槿皮甲酸、乙酸等多种抗真菌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主要是破坏真菌的细胞膜,改变其选择性和渗透性,使药物进入细胞膜内,造成细胞衰退或死亡。野菊花性微寒,味苦、辛,归肝、心经,功能清热解毒、泻火平肝。野菊花煎液抗菌谱较广,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抱假单抱菌、福氏志贺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三药合用,具有加强抗菌的作用。
[0009]黄柏、枯矾共为臣药。黄柏性寒苦燥,泻火解毒,清热燥湿较强,研究证实黄柏的现有化学成分,特别是盐酸小檗碱等对皮肤癣菌有较强抑制作用,且粗提品的抑菌效果强于精制品,可见发挥抗真菌作用的并非单一成分。枯矾功可收湿杀虫止痒。现代研究表明枯矾
有较高抗真菌活性,可有效抑制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两药合用,可加强燥湿的功效。
[0010]佐药为百部、蛇床子,百部功能润肺止咳,杀虫灭虱,现代研究表明百部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百部水煎剂对皮肤真菌如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抑制作用。蛇床子功能燥湿、祛风、杀虫,蛇床子主要成分为香豆素类,包括蛇床子素、花椒毒素等,药理研究表明蛇床子提取液有显著的止痒和抗过敏作用。两药合用,可加强止痒的功效。
[0011]使药地榆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研究表明地榆含有皂苷、鞣质、多糖、黄酮为主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炎消肿、抗菌、修复表皮等多种药理作用。一味使药,在前述诸药的基础上改善愈后,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从而减少瘙痒刺激。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将各中药材浸泡于18

40℃的水中30min以上,得到药材与水的混合物;
[0014]S2将S1的混合物在非沸腾状态下加热45min以上,后升温至沸腾,保持沸腾20

40min,停止加热,得到煎煮好的混合物;
[0015]S3将煎煮好的混合物趁热过滤,除去滤渣,保留滤液。
[0016]进一步的,步骤S1中,中药材与水的重量比为1∶1

5。
[0017]进一步的,步骤S2中,在沸腾状态下,每隔5

10min搅拌挤压药材1

2min。
[0018]进一步的,重复搅拌挤压2

4次。
[0019]进一步的,步骤S2中,加热时配合搅拌操作。
[0020]进一步的,所得滤液为外用,使用时以4体积的滤液加入1

2体积的温水中,浸泡或冲洗患处20min。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由苦参、土槿皮、野菊花、黄柏、地榆、百部、蛇床子、枯矾组成,其中,苦参、野菊花、黄柏、枯矾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土槿皮、百部、蛇床子具有杀虫止痒之功效;地榆具有解毒敛疮之功效。上述中药组合物君臣佐使配伍得当,共同发挥协同作用,不仅可抗菌抑菌,又可燥湿止痒,临床上对于瘙痒性的手足癣疗效甚加。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适用于糜烂型、水疱型的手足癣,尤其伴有瘙痒者,同时对于头癣、体癣、股癣等皮肤疾病也有不错的疗效,必要情况下孕妇、儿童等不宜内服药物的患者亦可选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0026]按质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6份苦参、4份土槿皮、6份野菊花、6份黄柏、6份地榆、
2份百部、2份蛇床子、3份枯矾制备得到。
[0027]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28](1)室温下将各原料组分浸泡于水中30min以上得到药材与水的混合物,中药材与水的重量比为1∶3。
[0029](2)加热步骤(1)的混合物并控制混合物中的水处于非沸腾状态(模拟文火条件,火小而缓)45min以上,并持续搅拌,后升高加热温度使其继续升温至混合物中的水沸腾,维持该条件下,每隔10min搅拌挤压原料组分1min,搅拌挤压3次后暂停加热,获得煎煮好的混合物。
[0030](3)趁热过滤煎煮好的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中药材制备得到:苦参、土槿皮、野菊花、黄柏、地榆、百部、蛇床子、枯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含有4

8份苦参、2

6份土槿皮、4

8份野菊花、4

8份黄柏、4

8份地榆、1

3份百部、1

3份蛇床子、1

5份枯矾。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瘙痒性手足癣的泡洗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各中药材浸泡于18

40℃的水中30min以上,得到药材与水的混合物;S2将S1的混合物在非沸腾状态下加热45min以上,后升温至沸腾,保持沸腾20

40min,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林罗光浦王冬梅底大可刘守刚曲永彬王天晶张婷李里任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