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性抗炎修护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388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皮肤修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性抗炎修护微针及其制备方法。该微针包括针体和基底;针体包括赋形材料和抗炎修护组合物;抗炎修护组合物包括肽类修复组合物、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纤连蛋白、贻贝粘蛋白、细胞生长因子、镇定消炎成分、抗氧化成分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针体液,制备基底,制备微针。该微针中含有抗炎修护组合物,在针体制备时,抗炎修护组合物与赋形材料成为整体,在赋形材料溶解的过程中逐渐释放;微针具有一定的刺入深度,可以保证抗炎修护组合物进入病患处更好的被吸收,提高抗炎修护效果。护效果。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性抗炎修护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皮肤修护
,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性抗炎修护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不良因素如不恰当的护肤习惯、外界污染、工作压力过大、紫外线等都会导致皮肤不同程度的受损,出现皱纹、色斑、肌肤松弛等现象,加速肌肤衰老。更严重的,如果不及时修复受损的皮肤,可能会导致皮肤状态更加恶化,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导致严重的肌肤问题。
[0003]目前治疗由皮肤屏障受损而引发炎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口服抗过敏、抗炎类药物或使用光治疗或者激光射频进行皮肤调理和恢复,这两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抗炎和修复效果,但是耗费时间长,而皮肤在受损失去保护时,更易受到外界刺激进而导致皮肤出现二次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0004]可溶性微针是一种新型的经皮传递方式,其利用微米级的针体刺入皮肤,穿透皮肤表皮层,然后针体吸收组织液溶解在体内快速释放药物发挥作用。相对于传统经皮给药途径及膏霜涂抹,微针活性成分的传递效率明显提高,且可以准确定量给药,在皮肤修护、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5]可溶性抗炎修护微针作为新型的透皮抗炎治疗贴剂研究甚少。申请号为CN 112370478 A的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具有消炎镇痛功效的组合物、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其消炎镇痛的组合物包括辣椒素、水杨酸甲酯、大麻叶提取物和丹皮酚,但所使用的辣椒素和水杨酸甲酯对皮肤粘膜具有较大刺激性。申请号为CN 211675895 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抗菌透皮给药的微针装置,所述抗菌微针为微针表面涂覆有氯化亚铁的抗菌涂层,通过Fe催化芬顿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在局部组织中起到抗菌和消炎的效果,但涂层微针的载药量有限,且Fe催化的芬顿反应在皮肤组织液中的实际反应程度未知,效果有待验证。可见,提供一种温和、无刺激且抗菌消炎效果好的微针对皮肤修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溶性抗炎修护微针及其制备方法;该微针中含有抗炎修护组合物,在针体制备时,抗炎修护组合物与赋形材料成为整体,在赋形材料溶解的过程中逐渐释放;微针具有一定的刺入深度,可以保证抗炎修护组合物进入病患处更好的被吸收,提高抗炎修护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可溶性抗炎修护微针,包括针体和基底;
[0009]所述针体包括赋形材料和抗炎修护组合物;
[0010]所述抗炎修护组合物包括肽类修复组合物、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纤连蛋白、贻贝粘蛋白、细胞生长因子、镇定消炎成分、抗氧化成分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1]优选的,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抗炎修护组合物包括:肽类修复组合物5

30%、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20

60%、纤连蛋白及贻贝粘蛋白1

20%、细胞生长因子5

25%、镇定消炎成分1

15%、抗氧化成分0.5

10%。
[0012]优选的,所述肽类修复组合物为包括寡肽

1、寡肽

3、寡肽

32、三肽

1铜、六肽

1、六肽

9、六肽

11、棕榈酰三肽

1、棕榈酰三肽

5、棕榈酰四肽

7、棕榈酰五肽

4、十肽

4、胶原三肽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镇定消炎成分包括积雪草提取物、大麻叶提取物、小白菊提取物、苦参提取物、紫苏提取物、白桦树皮或叶提取物、芍药提取物、金缕梅提取物、红没药醇、八角茴香果提取物、甘草酸二钾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抗氧化成分包括马齿苋提取物、光果甘草提取物、四氢甲基嘧啶羧酸、尿囊素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细胞生长因子包括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β、角化细胞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3]抗炎修护组合物包括修护成分、抗炎成分及抗氧化成分,配合产生了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能够很好的治疗由于外界刺激等导致的皮肤炎症。
[0014]寡肽

1、寡肽

3、寡肽

32等寡肽及六肽

9、六肽

11、棕榈酰三肽

1、棕榈酰三肽

5等多肽对细胞有强烈的促增殖和有丝分裂作用,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对于细胞再生、伤口愈合、受损皮肤修复有重要作用。
[0015]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炎症初期或者慢性炎症较弱的时候,能够激活免疫系统,使得皮肤受损的伤口闭合加速,减少组织纤维化,并抑制过多的胶原蛋白沉积。而当炎症严重时,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还可以表现出抗炎作用,抑制炎症的进一步发生,维持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平衡。
[0016]纤连蛋白可调节细胞极性、分化和生长,在创伤初期的凝血阶段,纤连蛋白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增强其粘附力,并加速向创伤区聚集。在创伤修复中期,交联的纤连蛋白有助于成纤维细胞向创面移动,并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加速创伤修复。
[0017]贻贝粘蛋白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带有高含量多巴(DOPA)基团的蛋白质,氧化的DOPA基团与未氧化的DOPA基团相互交联形成网状微观生物膜支架,有序促进创面周边正常组织的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从外围向中间或从底部向上爬行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0018]细胞生长因子对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发挥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可以趋化诱导炎症细胞、刺激靶细胞增殖和分化并促进靶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对于创面有显著修护重建的作用。
[0019]积雪草提取物、大麻叶提取物、小白菊提取物、苦参提取物、紫苏提取物、白桦树皮或叶提取物、芍药提取物、金缕梅提取物、红没药醇、八角茴香果提取物等多种提取物为镇定消炎成分,协同作用,有效地抑菌抗过敏,改善创面微循环。
[0020]马齿苋提取物、光果甘草提取物、四氢甲基嘧啶羧酸等为抗氧化成分,具有有效消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使创面皮肤的修护不受紫外辐照的影响,减少疤痕色素的形成。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抗炎修护组合物的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与肽类修复组合物协同作用,显著促进了干细胞及其外泌体激活免疫作用,有效抑炎抗炎,加速伤口闭合,而且配合细胞因子和纤连蛋白等促进细胞增殖及分化,可以有效提高创面皮肤的修护速度。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还添加纯天然植物提取物进行抗炎抗氧化,可进一步提高抗炎作用,保护创面组织在修护过程中免受紫外线等照射引起的晒伤及色素沉积等二次损伤。
[0023]优选的,所述针体为锥体,针体的长度为100

2000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性抗炎修护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和基底;所述针体包括赋形材料和抗炎修护组合物;所述抗炎修护组合物包括肽类修复组合物、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纤连蛋白、贻贝粘蛋白、细胞生长因子、镇定消炎成分、抗氧化成分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性抗炎修护微针,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抗炎修护组合物包括:肽类修复组合物5

30%、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20

60%、纤连蛋白及贻贝粘蛋白1

20%、细胞生长因子5

25%、镇定消炎成分1

15%、抗氧化成分0.5

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溶性抗炎修护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肽类修复组合物为包括寡肽

1、寡肽

3、寡肽

32、三肽

1铜、六肽

1、六肽

9、六肽

11、棕榈酰三肽

1、棕榈酰三肽

5、棕榈酰四肽

7、棕榈酰五肽

4、十肽

4、胶原三肽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镇定消炎成分包括积雪草提取物、大麻叶提取物、小白菊提取物、苦参提取物、紫苏提取物、白桦树皮或叶提取物、芍药提取物、金缕梅提取物、红没药醇、八角茴香果提取物、甘草酸二钾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抗氧化成分包括马齿苋提取物、光果甘草提取物、四氢甲基嘧啶羧酸、尿囊素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细胞生长因子包括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强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魔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