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382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快速分离层中含有的发泡物质,在微针与皮肤间质液接触时,快速产生气泡,从而实现基底层和针体的分离,并将载药针尖层留在皮肤内,缓释生长激素。这种缓释生长激素可以实现自主无痛给药,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给药频率,提高顺应性,从而有效的解决目前缓释生长激素存在的需要注射给药和冷链运输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丝蛋白为载体,可以增加生长激素的稳定性,在室温下一个月仍然保持活性。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快速分离缓释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采用离心法一体化制备,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扩大生产。有利于扩大生产。有利于扩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合成与分泌的肽类激素,在人体的多个年龄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则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是分泌的生长激素结构异常,亦或是生长激素受体下调等原因而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如果是婴幼儿时期生长激素缺乏将导致身体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成年人生长激素缺乏则会出现脂质分布异常和骨密度下降而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生长激素缺乏症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为1/3500

10,000,成人的发病率为1

2/10万,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0003]目前,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替代疗法,即每日皮下注射人重组生长激素。虽然该方法经临床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但患者需要每日接受皮下注射,治疗周期长达数年,因此患者顺应性差、经济负担重。因此,有必要延长生长激素的作用效力。现有的生长激素长效制剂机理主要分为两类:(1)利用缓释技术将未修饰的生长激素制备形成前药、药物晶体或药物储库;(2)利用白蛋白或白蛋白修饰生长激素,延长其半衰期。这两种方法虽然可以延长药物的半衰期,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采用微球或微粒技术封装未修饰的生长激素并不能产生理想的临床疗效;且仍需皮下注射微粒制剂,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利用白蛋白或白蛋白修饰生长激素时,虽然人血清白蛋白与生长激素都是人体本身的固有成分,但融合后的蛋白仍可能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使受试患者不同程度上产生中和抗体。
[0004]微针作为一种新型的经皮药物递送系统,具有无痛、可自主给药等特点,是皮下注射的理想替代品。它是由数百根微米级针头集成于1cm2的贴片上,能有效穿透皮肤的角质层而不触及真皮层的神经纤维,从而实现无痛式递送药物。微针温和的制备条件也使得掺入的药物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避免药物降解而影响疗效。丝素蛋白是一种从家蚕中提取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同时,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在干燥的蚕丝膜中长时间稳定保存。此外,通过调节丝蛋白中β片段的含量进而实现药物的控释。因此,设计一款快速分离丝蛋白缓释生长激素的微针有望解决现有生长激素长效制剂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缓释生长激素微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给药频率,并且可以通过无痛自主给药,大大提高患者的顺应性,从而有效的解决目前缓释生长激素存在的需要注射给药和冷链运输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丝蛋白的混合溶液加入微针模具中,经离心后吸出多余的液体,然后于37℃下孵育4h以上;
[0009]S2、将分离材料制成的溶液加入步骤S1的微针模具中,离心后刮除多余的液体,再次离心后加入分离材料/辅助分离材料的混悬液,离心后刮除多余的液体,再次离心后取出;所述分离材料包括聚丙烯酸、聚维酮、柠檬酸、透明质酸、右旋糖酐和蔗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辅助分离材料为碳酸氢钠;
[0010]S3、将基底层溶液加入步骤S2的微针模具中,离心后取出,最后经干燥、脱模制得微针。
[0011]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分离材料为聚丙烯酸或聚维酮,所述分离材料/辅助分离材料的混悬液为碳酸氢钠与聚丙烯酸的混悬液或者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混悬液。具体地,所述分离材料为聚丙烯酸,所述分离材料/辅助分离材料的混悬液为碳酸氢钠与聚丙烯酸的混悬液。
[0012]首先,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快速分离丝蛋白缓释生长激素的微针能够实现患者自主无痛式给药,避免了临床疗法每日注射的皮肉之苦。其次,通过丝蛋白负载未修饰的生长激素,增强了生长激素的稳定性与疗效,减少潜在过敏反应的发生。最后,利用微针背衬层中的起泡剂碳酸氢钠产生气体,促使针尖与贴片快速分离,从而解决微针需要长时间粘贴皮肤的不适。而滞留在皮肤中的针尖层能够长达数十天的释放生长激素,实现长效治疗。
[0013]优选地,步骤S1中,37℃下孵育4h以上的孵育方法可替换为甲醇环境下孵育0.5h以上。
[0014]优选地,步骤S1的混合溶液中,所述丝蛋白的浓度为5%

15%,所述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浓度为1%

5%。具体地,所述丝蛋白的浓度为10%,所述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浓度为4%。
[0015]优选地,在分离材料的溶液中,分离材料的浓度为10%

40%;在分离材料/辅助分离材料的混悬液中,分离材料的浓度为10%

30%,辅助分离材料的浓度为20%

50%。具体地,在分离材料的溶液中,分离材料的浓度为15%;在分离材料/辅助分离材料的混悬液中,分离材料的浓度为15%,辅助分离材料的浓度为20%。
[0016]优选地,步骤S3的基底层所选用的材料包括聚丙烯酸、聚维酮、聚乳酸羟基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基底层所选用的材料为聚维酮。
[0017]优选地,步骤S3所述基底层溶液的浓度为15%

50%。
[0018]优选地,步骤S1中的离心、步骤S2中的两次首次离心以及步骤S3中的离心均为4℃下以4500rpm离心15min;步骤S2中的两次再次离心为25℃下以4500rpm离心30min。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的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制备了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利用快速分离层中含有的发泡物质,在微针与皮肤间质液接触时,快速产生气泡,从而实现基底层和针体的分离,并将载药针尖层留在皮肤内,缓释生长激素。这种缓释生长激素可以实现自主无痛给药,大
大降低了患者的给药频率,提高顺应性,从而有效的解决目前缓释生长激素存在的需要频繁注射给药的问题。
[0022]本专利技术的快速分离缓释生长激素的微针与不含发泡物质的分离微针相比,显著的降低了微针针体与基底层的分离时间,减少了微针与皮肤的接触时间,并大大的提高了药物的载药量和递送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丝蛋白为载体,可以增加生长激素的稳定性,在室温下一个月保持活性。此外,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快速分离缓释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采用离心法一体化制备,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扩大生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微针的扫描电镜图片(A、B分别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3的微针扫描电镜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重组人生长激素和丝蛋白的混合溶液加入微针模具中,经离心后吸出多余的液体,然后于37℃下孵育4h以上;S2、将分离材料制成的溶液加入步骤S1的微针模具中,离心后刮除多余的液体,再次离心后加入分离材料/辅助分离材料的混悬液,离心后刮除多余的液体,再次离心后取出;所述分离材料包括聚丙烯酸、聚维酮、柠檬酸、透明质酸、右旋糖酐和蔗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辅助分离材料为碳酸氢钠;S3、将基底层溶液加入步骤S2的微针模具中,离心后取出,最后经干燥、脱模制得微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分离材料为聚丙烯酸或聚维酮,所述分离材料/辅助分离材料的混悬液为碳酸氢钠与聚丙烯酸的混悬液或者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混悬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37℃下孵育4h以上的孵育方法可替换为甲醇环境下孵育0.5h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分离生长激素的丝蛋白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混合溶液中,所述丝蛋白的浓度为5%

15%,所述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浓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伟杨莉刘庆云杨堯高楠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