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调整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407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4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调整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背光调整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用户UI背光值和当前画面APL值;获取曲线转折点参数,曲线转折点参数包括多个APL值区间和多个预设背光值;从多个APL值区间确定当前画面APL值所在的目标APL值区间;根据多个预设背光值,采用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本技术方案能够使当前用户UI背光值调整到最佳的显示效果,提高画面显示效果。提高画面显示效果。提高画面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调整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调整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显示设备主流的显示模式为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简称VA)显示模式和IPS显示模式(ln

Plane Switching,面内转换,简称IPS)两种。IPS显示模式属水平电场的显示模式,与VA显示模式相比,IPS显示模式具有视角广、高透过率和色偏小的优势。但是与VA显示模式相比,IPS显示模式下显示设备的显示器对机械的压力(按压,翘曲量,折弯)更加敏感,显示设备的显示器在受压后容易在屏幕边缘容易产生漏光,这种屏幕边缘漏光,在低灰度画面非常容易被人眼所察觉,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现有的背光调整算法在显示设备在动态画面切换时,如场景切换从全黑画面切到较亮画面,从较亮画面切换至较暗画面等视频常见场景下,还会出现画面闪烁,忽明忽暗等问题,使用户的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调整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显示设备的不同的画面切换时,画面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一种背光调整方法,包括:
[0005]获取当前用户UI背光值和当前画面APL值;
[0006]获取曲线转折点参数,所述曲线转折点参数包括多个APL值区间和多个预设背光值;
[0007]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确定所述当前画面APL值所在的目标APL值区间;
[0008]根据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采用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
[0009]可选的,还包括:
[0010]判断所述当前画面APL值是否小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中的最小APL值;
[0011]若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小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中的最小APL值,则保持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
[0012]若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不小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中的最小APL值,则获取曲线转折点参数,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确定所述当前画面APL值所在的目标APL值区间,根据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采用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
[0013]可选的,还包括:
[0014]所述多个APL值区间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APL值区间、第二APL值区间、第三APL值区间和第四APL值区间;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包括第一背光值、第二背光值、第三背光值和
第四背光值;所述第二背光值等于所述第三背光值;所述第四背光值大于所述第一背光值,且小于所述第二背光值;
[0015]若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APL值区间中的最小APL值,且小于所述第一APL值区间中的最大APL值,则将所述第一APL值区间确定为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在所述第一背光值和所述第二背光值形成的第一背光值区间内,采用单调递增背光曲线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
[0016]可选的,还包括:
[0017]若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APL值区间中的最小APL值,且小于所述第二APL值区间中的最大APL值,则将所述第二APL值区间确定为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将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调整至所述第二背光值。
[0018]可选的,还包括:
[0019]若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APL值区间中的最小APL值,且小于所述第三APL值区间中的最大APL值,则将所述第三APL值区间确定为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在所述第三背光值和所述第四背光值形成的第二背光值区间内,采用单调递减背光曲线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
[0020]可选的,还包括:
[0021]若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大于所述第四APL值区间最小APL值,则将所述第四APL值区间确定为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将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调整至所述第四背光值。
[0022]可选的,还包括:
[0023]根据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和背光调整系数,获取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用户UI背光联动值;
[0024]基于所述用户UI背光联动值,采用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
[0025]一种背光调整装置,包括:
[0026]画面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用户UI背光值和当前画面APL值;
[0027]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曲线转折点参数,所述曲线转折点参数包括多个APL值区间和多个预设背光值;
[0028]区间确认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确定所述当前画面APL值所在的目标APL值区间;
[0029]背光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采用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
[0030]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背光调整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背光调整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0031]获取当前用户UI背光值和当前画面APL值;
[0032]获取曲线转折点参数,所述曲线转折点参数包括多个APL值区间和多个预设背光值;
[0033]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确定所述当前画面APL值所在的目标APL值区间;
[0034]根据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采用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
[00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背光调整程序,所述背光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0036]获取当前用户UI背光值和当前画面APL值;
[0037]获取曲线转折点参数,所述曲线转折点参数包括多个APL值区间和多个预设背光值;
[0038]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确定所述当前画面APL值所在的目标APL值区间;
[0039]根据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采用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
[0040]上述背光调整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首先,获取当前用户UI背光值和当前画面APL值,接着,获取曲线转折点参数,曲线转折点参数包括多个APL值区间和多个预设背光值,并从多个APL值区间确定当前画面APL值所在的目标APL值区间,最后,根据多个预设背光值,采用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APL值区间,当当前画面APL值位于不同的APL值区间时,根据合适的预设背光值,对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从而使当前用户UI背光值与当前画面APL值之间满足合适的大小关系,使当前用户UI背光值调整到最佳的显示效果,提高画面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用户UI背光值和当前画面APL值;获取曲线转折点参数,所述曲线转折点参数包括多个APL值区间和多个预设背光值;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确定所述当前画面APL值所在的目标APL值区间;根据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采用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调整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当前画面APL值是否小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中的最小APL值;若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小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中的最小APL值,则保持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若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不小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中的最小APL值,则获取曲线转折点参数,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确定所述当前画面APL值所在的目标APL值区间,根据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采用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APL值区间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APL值区间、第二APL值区间、第三APL值区间和第四APL值区间;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包括第一背光值、第二背光值、第三背光值和第四背光值;所述第二背光值等于所述第三背光值;所述第四背光值大于所述第一背光值,且小于所述第二背光值;所述根据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采用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包括:若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APL值区间中的最小APL值,且小于所述第一APL值区间中的最大APL值,则将所述第一APL值区间确定为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在所述第一背光值和所述第二背光值形成的第一背光值区间内,采用单调递增背光曲线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预设背光值,采用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对应的背光值调整策略对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进行调整,还包括:若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APL值区间中的最小APL值,且小于所述第二APL值区间中的最大APL值,则将所述第二APL值区间确定为所述目标APL值区间,将所述当前用户UI背光值调整至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跞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