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式刮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006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刮泥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式刮泥机,包括沉淀池和设置在其中部的驱动杆,所述沉淀池的内腔底面为锥型底面,所述锥型底面的中部开设有集泥槽,所述驱动杆的下端设置有耙架,所述耙架等间距设置有多组自适应刮泥组件,所述自适应刮泥组件始终与所述锥型底面紧贴以实现更高的清污质量,且多组所述自适应刮泥组件沿所述耙架的延伸方向等比例缩小或放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相较于传统的环式刮泥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耙架上设置多组自适应刮泥组件,从而令刮泥板始终与沉淀池的锥型底面紧密抵触,提高刮泥效率的同时,也能缓解后期对锥型底面进行清理的压力。底面进行清理的压力。底面进行清理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式刮泥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刮泥机
,具体涉及一种环式刮泥机。

技术介绍

[0002]刮泥机,是一种将淤泥从河道里清理出来的一种机器,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直径较大的圆形沉淀池中,排除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和撇除池面的浮渣,现有刮泥机,有直线行走的,有中心旋转的,有环形轨道的,环形轨道刮泥机有轨道式的与无轨道式的。
[0003]现有的环式刮泥机,耙架所安装的刮泥板难以紧密贴合沉淀池内腔的锥型底面,这导致刮泥机的刮泥效率受到影响,而且,未被清理的污泥长时间贴附在锥型底面,会加大后续清理的难度,造成损坏刮泥板甚至降低耙架的转动速度、增加能耗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现有的刮泥板设计不够合理,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式刮泥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环式刮泥机,包括沉淀池和设置在其中部的驱动杆,所述沉淀池的内腔底面为锥型底面,所述锥型底面的中部开设有集泥槽,所述驱动杆的下端设置有耙架,所述耙架等间距设置有多组自适应刮泥组件,所述自适应刮泥组件始终与所述锥型底面紧贴以实现更高的清污质量,且多组所述自适应刮泥组件沿所述耙架的延伸方向等比例缩小或放大。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耙架之间连接有稳定杆,所述耙架自连接有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至另一端其宽度等比例缩小,且其角度倾斜朝上。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自适应刮泥组件包括安装底座和中空管,所述安装底座呈圆筒型结构,其安装在所述耙架的底面,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为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内腔壁下端开设有螺纹一,其内腔设置有氮气弹簧,所述中空管呈圆柱型结构,其外壁开设有与所述螺纹一相匹配的螺纹二,其内腔壁等角度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中空管的内腔滑动套接有滑柱,所述氮气弹簧的输出端伸入所述中空管的内腔并与所述滑柱相抵触。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中空管的一端等角度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呈弧型结构,其弧形壁等距开设有多个贯穿式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倾斜设置,且其内腔顶面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刮泥板,多个所述刮泥板之间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刮泥板的底端与所述安装架的底端位于同一平面。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相较于传统的环式刮泥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耙架上设置多组自适应刮泥组件,从而令刮泥板始终与沉淀池的锥型底面紧密抵触,提高刮泥效率的同时,也能缓解后期对锥型底面进行清理的压力;
[0013]2、多组自适应刮泥组件沿耙架的延伸方向等比例缩小或扩大,在维持清理质量以及效率不变的前提下,降低耙架以及自适应刮泥组件的质量,从而减少驱动杆的驱动阻力,有利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比。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杆和耙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自适应刮泥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安装底座、中空管以及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中空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滑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架以及多个刮泥版的俯视图;
[0022]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沉淀池;11、锥型底面;12、集泥槽;13、支架;2、驱动杆;21、耙架;22、稳定杆;3、安装底座;31、螺纹一;32、收纳腔;33、氮气弹簧;4、中空管;41、滑槽;42、螺纹二;5、滑柱;51、限位块;6、安装架;61、活动槽;62、转轴;7、刮泥板;7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环式刮泥机,包括沉淀池1和设置在其中部的驱动杆2,所述驱动杆2由其上端的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装置安装在工作桥上,工作桥采用桁架结构,桥面铺设钢格板,强度高,重量轻,沉淀池1的内腔底面为锥型底面11,锥型底面11的中部开设有集泥槽12,集泥槽12内部的污泥由排泥管排出,驱动杆2的下端设置有耙架21,耙架21一般成对数设计,多为对称的两个或四个,沉淀池1的下方连接有多个支架13,多个支架13将沉淀池1抬起。
[0026]传统的环式刮泥机在长时间使用后,刮泥板7存在磨损,其与锥型底面11之间往往不再贴合,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导致刮泥机的清洁效率以及质量都被降低,同时传统的刮泥机其所安装的耙架21宽度固定,所安装的刮泥板7大小也固定,但由于污泥是沿着锥型底面11向着其中部的集泥槽12流动,因此位于集泥槽12附近的刮泥板7所处理的污泥较多,承受的压力较大,而远离集泥槽12的刮泥板7所处理的污泥相应较少,目前全部采用相等大小的刮泥板7,造成装置质量较大,增加能耗,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量,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摸索以及试验,创设性地研发出本款环式刮泥机,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本刮泥机的耙架21设置有多组自适应刮泥组件,自适应刮泥组件始终与锥型底面11紧贴以实现更高的清污质量,且多组自适应刮泥组件沿耙架21的延伸方向等比例缩小或放大,能根据刮泥板7所处理的污泥的多少,精准匹配大小,降低能耗。
[0027]如图2所示,驱动杆2与耙架21之间连接有稳定杆22,稳定杆22起到稳定耙架21的作用,耙架21自连接有驱动杆2的一端至另一端其宽度等比例缩小,且其角度倾斜朝上,这是由于耙架21要与锥型底面11的坡度相匹配,相较于传统的环式刮泥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耙架21上设置多组自适应刮泥组件,从而令刮泥板7始终与沉淀池1的锥型底面11紧密抵触,提高刮泥效率的同时,也能缓解后期对锥型底面11进行清理的压力。
[0028]如图3

6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的自适应刮泥组件在装配时,应先将安装底座3安装在耙架21的底面,然后对准收纳腔32将中空管4旋入,螺纹一31与螺纹二42螺旋连接,在旋入的过程中,氮气弹簧33的输出端与中空管4内部的滑柱5抵触,待中空管4的上端与氮气弹簧33抵触,停止旋转中空管4,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滑槽41并未完全贯穿中空管4,其两端均密封,限位块51与滑槽41滑动套接,保证滑柱5不会沿滑槽41脱离中空管4,自适应刮泥组件也就安装完成了。
[0029]如图4所示,由于氮气弹簧33的输出端直径小于中空管4的内腔直径,氮气弹簧33的输出端可径直伸入中空管4的内腔并与滑柱5的一端抵触,促使滑柱5笔直下移,如图7和图8所示,刮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式刮泥机,包括沉淀池(1)和设置在其中部的驱动杆(2),所述沉淀池(1)的内腔底面为锥型底面(11),所述锥型底面(11)的中部开设有集泥槽(12),所述驱动杆(2)的下端设置有耙架(21),其特征在于,所述耙架(21)等间距设置有多组自适应刮泥组件,所述自适应刮泥组件始终与所述锥型底面(11)紧贴以实现更高的清污质量,且多组所述自适应刮泥组件沿所述耙架(21)的延伸方向等比例缩小或放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式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2)与所述耙架(21)之间连接有稳定杆(22),所述耙架(21)自连接有所述驱动杆(2)的一端至另一端其宽度等比例缩小,且其角度倾斜朝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式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刮泥组件包括安装底座(3)和中空管(4),所述安装底座(3)呈圆筒型结构,其安装在所述耙架(21)的底面,所述安装底座(3)的内部为收纳腔(32),所述收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拓水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