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碗状摩擦连接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00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碗状摩擦连接副,包括本体和连接组件,本体包括两个安装件,安装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半连接部和第二半连接部,两个第一半连接部对接形成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二半连接部对接形成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外周分别具有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紧固件,第一连接件的内周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面适配的第三锥形面,第二连接件的内周设置有与第二锥形面适配的第四锥形面,第一锥形面、第二锥形面、第三锥形面和第四锥形面上均设置有摩擦面;紧固件用于将第一连接件、本体和第二连接件依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两个工件的迅速对中连接,减少了装配节点的安装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碗状摩擦连接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节点
,具体涉及一种碗状摩擦连接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通常采用摩擦板连接方式,在安装时,将两块摩擦板分别与两个钢结构单元的端部连接,然后利用连接螺栓将两块摩擦板连接在一起,实现两个钢结构单元的刚性连接。这种摩擦板连接方式,在整体安装时精度较难控制,且不能进行快速安装,构件往往存在制作偏差,导致延误安装进度或部分现场扩孔修正,破坏原有连接摩擦面,影响质量。
[0003]此外,现有的很多大型设备的支架的装配节点在安装过程中也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如何设计一个便于节点装配的连接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碗状摩擦连接副,其便于快速对中,节约装配节点的安装时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碗状摩擦连接副,包括本体和连接组件,所述本体包括两个安装件,两个所述安装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安装件分别用于与两个工件的端部连接,所述安装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半连接部和第二半连接部,在两个所述安装件对接形成所述本体后,两个所述第一半连接部对接形成圆台状的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半连接部对接形成圆台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分别具有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和所述第二锥形面均沿远离所述安装件的方向渐缩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面适配的第三锥形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锥形面适配的第四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第二锥形面、第三锥形面和第四锥形面上均设置有摩擦面,且所述第一锥形面和所述第三锥形面的摩擦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二锥形面和所述第四锥形面的摩擦面相互配合;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和第二连接件依次连接,且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能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通孔。
[0006]本专利技术的碗状摩擦连接副在使用时,先将两个安装件分别安装在两个待连接的工件(柱、梁、斜撑或设备支架)的端部,然后将两个工件上的安装件对接在一起,使得两个第一半连接部对接形成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二半连接部对接形成第二连接部,此时,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并利用紧固件将第一连接件、本体和第二连接件依次连接,在第一锥形面和第三锥形面以及第二锥形面和第四锥形面的配合下,可以使得两个安装件迅速对中,在两个安装件对中的情况下,两个待连接的工件也相应对中。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两个待连接工件的迅速对中连接,在很大程度上
减少了装配节点的安装时间,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锥形面和第三锥形面的摩擦面相互配合,第二锥形面和第四锥形面的摩擦面相互配合,可以形成圆周方向的摩擦涨紧力,确保本体和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之间长期处于涨紧状态,不松动。
[0007]优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和第二连接件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安装件包括板体,在该板体上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一半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半连接部,且所述第一半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半连接部的一侧与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面齐平,另一侧突出于所述板体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平行,且所述第一半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半连接部突出于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通过一过渡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过渡部包括中间部,该中间部的外周面为与所述第一半连接部同轴的柱形面,且所述中间部的一侧通过第一过渡锥面与所述第一半连接部过渡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过渡锥面与所述第二半连接部过渡连接。在实际中,工件的端部设置有与中间部适配的具有弧形缺口的安装位,则在将安装件安装在工件端部时,将中间部置于安装位处,可以实现安装件和工件的快速定位。
[0010]优选地,所述中间部远离所述板体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一筋板。这种结构的安装件适用于大型的工件连接,且需要在工件的端部设置有便于筋板通过的连接槽,筋板的设计可以使得工件的装配节点处的受力更加均匀。
[0011]优选地,所述安装件上还贯通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在两个所述安装件对接形成所述本体后,两个所述安装件上的相应的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采用这种连接结构,可以起到增强作用,以使得工件的连接更加可靠。
[0012]优选地,所述板体的左右两侧均为平面,且两个所述平面分别位于所述过渡部的两侧。
[0013]优选地,所述板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凹陷形成碗状凹槽,两个所述碗状凹槽的槽底分别凸出设置有所述第一半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半连接部。
[0014]优选地,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面处贯通开设有一通道,且该通道沿所述第一半连接部的轴线方向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件对接形成所述本体后,两个所述通道围合形成所述本体的能供所述紧固件通过的通孔。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碗状摩擦连接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A

A剖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的B

B剖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碗状摩擦连接副的爆炸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碗状摩擦连接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
本体;11

第一连接部;12

第二连接部;2

安装件;21

第一半连接部;22

第二半
连接部;23

板体;231

碗状凹槽;232

通道;233

连接孔;24

中间部;241

筋板;25

第一过渡锥面;26

第二过渡锥面;3

第一连接件;4

第二连接件;5

紧固件;51

螺栓;52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碗状摩擦连接副,包括本体和连接组件,所述本体包括两个安装件,两个所述安装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安装件分别用于与两个工件的端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半连接部和第二半连接部,在两个所述安装件对接形成所述本体后,两个所述第一半连接部对接形成圆台状的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半连接部对接形成圆台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分别具有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和所述第二锥形面均沿远离所述安装件的方向渐缩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面适配的第三锥形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锥形面适配的第四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第二锥形面、第三锥形面和第四锥形面上均设置有摩擦面,且所述第一锥形面和所述第三锥形面的摩擦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二锥形面和所述第四锥形面的摩擦面相互配合;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和第二连接件依次连接,且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能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碗状摩擦连接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和第二连接件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碗状摩擦连接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板体,在该板体上一体成型有所述第一半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峰何变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鹄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