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395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油降凝降粘技术领域,是一种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前者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200份、冰醋酸或草酸100份至110份、柴油425份至440份、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降凝降粘
,是一种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高凝高粘原油储量丰富,这些原油粘度大、凝固点高开采输送困难,尤其是在低温下输送及处理难度大,生产中易造成回压过高和凝管现象,进入处理站影响一段沉降脱水,并直接影响后段流程的处理和交油,主要是因为原油中含有石蜡、胶质和沥青质等多种复杂烃类的混合物,由于原油中石蜡、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造成原油密度大、凝固点高、粘度大、流动困难等特点严重制约着稠油及原油的开采输送,影响后期原油脱水。
[0003]由于原油中蜡的存在,在低温下蜡晶析出,相互结合形成三维网状构造,胶质、沥青质等吸附在周围,使原油流动性下降或失去流动性,从而造成输送困难,一般原油粘度在1000 mpa
·
s以下时,有利流动。原油的流动与原油凝固点、原油粘度有关,由于采出原油不同单井含水不同、不同区块原油活性也不相同,可能造成原油形成油外相水内向的乳液、在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温度、压力变化,蜡晶析出相互粘接,使原油粘度增大,流动性下降造成输送困难为改善含蜡原油的流动性,采取了很多种输送方法(热处理、添加减阻剂、稀释等),但这些方法存在能耗大、管理费高且停输后再启动困难问题。目前使用能够增加原油流动性的药剂有:1、原油流动改性剂;2、稠油降粘剂;3、降凝剂。但目前这三种药剂在现场使用时存在局限性。
[0004]目前主要使用的降凝剂有: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高碳醇脂

马来酸酐

醋酸乙烯脂三元共聚物;丙烯酸脂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但现有这些降凝剂大多为油溶性,对原油含水有严格要求,降凝降粘剂水溶性差,在采出液含水情况下,溶解性变差,药剂效果打折,主要使用在脱水原油及成品油管道输送,在油井采出液(含水原油)中使用的降凝剂,受到含水量、油井采出过程中温度变化、压力变化等多方面影响,现有降凝剂效果达不到现场使用要求,降凝降粘剂降凝降粘效果下降明显。CN106281289A 公开了一种采油用降凝降粘脱水剂,其对原油含水没有严格要求降凝降粘脱水效果较好,但对于原油蜡结晶聚集、沉积的处理效果不好。现有降凝降粘剂中,加入活性剂主要用于防止蜡结晶长大,这种材料会附着在蜡结晶微粒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防止蜡结晶聚集和长大,这样就可以将处于微粒状态下的蜡结晶分散于油中,阻止蜡晶之间相互粘接形成网状结构,能够在管材表面附着形成一层薄膜,对蜡结晶的沉积发挥阻碍作用,起到一定降凝降粘效果。虽然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现有的降凝降粘剂在降凝降粘过程中,由于添加的活性剂经油水的稀释,效果变差,同时,由于表面活性剂在相界面的性质或者状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表面活性剂在油管表面附着形成一层薄膜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造成降凝降粘剂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广。因此,生产出一种高性能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来解决上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原油中存在的蜡晶造成的原油流动性差、降凝降粘难度大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200份、冰醋酸或草酸100份至110份、柴油425份至440份、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80份至85份、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10份至130份,聚氧乙烯醚50份,硫化异丁烯100份。
[0007]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十二烷基苯磺酸和冰醋酸或草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第二步,在第一混合液中滴加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并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液;第三步,将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和柴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液;第四步,将第二混合液和第三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液;第五步,在温度40℃至50℃下,向第四混合液中依次加入聚氧乙烯醚、硫化异丁烯,得到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
[0008]上述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十二烷基苯磺酸、冰醋酸或草酸、0.5倍十二烷基苯磺酸质量的柴油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第二步,在第一混合液中滴加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并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液;第三步,将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和剩余量的柴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液;第四步,将第二混合液和第三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液;第五步,在温度40℃至50℃下,向第四混合液中依次加入聚氧乙烯醚、硫化异丁烯,得到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
[0009]上述第二步中,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过程中控制第一混合液的温度在80℃至90℃。
[0010]上述第二步中,将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分成5至10份,分批次滴加入第一混合液中。
[0011]上述第三步中,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和柴油的混合过程在温度58℃至62℃的条件下进行。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十二烷基苯磺酸和冰醋酸或草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第二步,在第一混合液中滴加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并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液;第三步,将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和柴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液;第四步,将第二混合液和第三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液;第五步,在温度40℃至50℃下,向第四混合液中依次加入聚氧乙烯醚、硫化异丁烯,得到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十二烷基苯磺酸、冰醋酸或草酸、0.5倍十二烷基苯磺酸质量的柴油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第二步,在第一混合液中滴加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并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液;第三步,将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和剩余量的柴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液;第四步,将第二混合液和第三混合液混合均
匀,得到第四混合液;第五步,在温度40℃至50℃下,向第四混合液中依次加入聚氧乙烯醚、硫化异丁烯,得到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
[00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对原油含水没有严格要求,较现有降凝剂的降凝降粘效果更好,原料中的聚氧乙烯醚和硫化异丁烯可以防止蜡晶增长,增加原油流动性。同时,本专利技术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和现有技术破乳剂配合使用时,原油脱水率可以达到92%以上,脱水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200份、冰醋酸或草酸100份至110份、柴油425份至440份、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80份至85份、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10份至130份,聚氧乙烯醚50份,硫化异丁烯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十二烷基苯磺酸和冰醋酸或草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第二步,在第一混合液中滴加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并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液;第三步,将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和柴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液;第四步,将第二混合液和第三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液;第五步,在温度40℃至50℃下,向第四混合液中依次加入聚氧乙烯醚、硫化异丁烯,得到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十二烷基苯磺酸、冰醋酸或草酸、0.5倍十二烷基苯磺酸质量的柴油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第二步,在第一混合液中滴加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并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液;第三步,将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和剩余量的柴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液;第四步,将第二混合液和第三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液;第五步,在温度40℃至50℃下,向第四混合液中依次加入聚氧乙烯醚、硫化异丁烯,得到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采油用复合型降凝降粘脱水剂,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过程中控制第一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军杨豫新邵洋洋张岩肉山汗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新科澳石油天然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