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胶体与界面化学、油田化学和油田开采
,涉及一种纳米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形成高相变点油包水型原位乳液纳米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稠油由于黏度大、流动性差等特征,开采难度大,各种稠油开采技术或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如聚合物
‑
表面活性剂驱和蒸汽驱,或存在技术或设备不成熟的问题,如各种物理冷采、生物冷采、火烧油层技术,或存在油藏普适性不强的问题,如油溶性降黏技术等。其中聚合驱和聚
‑
表二元驱已经成为全球提高采收率(EOR)第二大技术,同时具备流度控制和提高驱油效率。开展聚合物驱和聚
‑
表二元驱的前提是完整专门的配注系统,配注系统占地空间大、能耗高、成本高。同时聚合物受高温高矿化度剪切降解的影响,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开展速溶(基于油田当前配注设备),不含高分子但同时具备聚合物流度控制和表面活性剂提高驱油效率的新技术迫在眉睫。
[0003]油包水(W/O)乳状液作为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按比例将水、葡萄糖和盐酸于水浴条件下混合均匀,然后转入高温高压反应釜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得到第一中间产物;(2)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与硅烷偶联剂、无水乙醇混合,水浴条件下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产物;(3)对所述第二中间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将固体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纳米驱油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水为16.5
‑
41.5份,葡萄糖为10
‑
15份,盐酸为3
‑
5份,硅烷偶联剂为0.5
‑
3.5份,无水乙醇45
‑
5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水为22份,葡萄糖为10份,盐酸为3
‑
5份,硅烷偶联剂为0.5
‑
3.5份,无水乙醇为5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将水、葡萄糖和盐酸于48
‑
52℃水浴条件下快速搅拌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鞠野,刘丰钢,刘光普,贾永康,王浩颐,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