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94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用户需要,定义垃圾属性;按照垃圾属性,配置与其属性一一对应回收桶;将待投放的垃圾从投放口投入,掉落到垃圾分类模块中;同时在掉落过程中,采集垃圾的图片;根据垃圾的图像,获得垃圾的属性;垃圾分类模块根据获得垃圾的属性,将垃圾排放到对应的回收桶内;根据垃圾属性,在回收桶和垃圾分类模块之间对应设置对应的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对从垃圾分类模块排放的垃圾进行处理后,再放入到对应的回收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模块化的组合配置,实现了垃圾的预处理,且通垃圾分类模块能够全面识别生活中的多种垃圾,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垃圾分类的效果。分类的效果。分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下面对垃圾产量的日益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一个重要问题。
[0003]伴随着垃圾分类在我国立法推行,各地区也陆续颁布了生活垃圾相关管理条例,在有组织、有目的性的监督下,垃圾分类初期效果显著。但后期监管力度下降,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行大打折扣。究其原因,现阶段垃圾分类通过人的主观判断进行,但是垃圾的种类繁多,同种材料在不同的状态下又存在不同的分类。人们在受教育程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教育人们准确高效地识别和分类大量种类的垃圾,难度大、耗时长。而现阶段存在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过于简单,仅由几个带有文字和标识的普通垃圾分类模块组成。而现阶段主流的智能垃圾分类模块,大部分以感应开盖和自动打包为主,并未帮助用户实现垃圾分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
[0005]箱体,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分为投放室、分类室、模块处理室和回收室;所述投放室的顶端开设有投放口且室内设有摄像头,所述分类室内设有垃圾分类模块,所述模块处理室内对应设有功能模块,所述回收室内对应设有回收桶;
[0006]其中,所述箱体顶端还设有显示屏,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模块、所述功能模块、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屏;用户根据自己需求,通过所述显示屏定义垃圾属性,并根据所述垃圾属性将所述功能模块对应设置,使得所述垃圾分类模块将垃圾对应排放到对应的所述功能模块中。
[0007]优选的是,所述垃圾分类模块和所述功能模块均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通过金属触点进行供电和通信连接。
[0008]优选的是,所述垃圾分类模块包括具有一开口的筒状外壳,所述筒状外壳的中心设有旋转柱,且所述旋转柱上设有多个旋转叶片将所述筒状外壳分隔形成分类仓;
[0009]其中,所述筒状外壳包括旋转底板,所述旋转底板开设有一出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柱做旋转运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旋转底板或所述旋转底盘做旋转运动,使得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旋转底板或所述旋转底盘做相对运动,将投放的垃圾自动投放到对应类别的所述垃圾投放桶内。
[0010]优选的是,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压缩模块、碎纸模块和纸盒回收模块。
[0011]优选的是,所述压缩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垃圾压缩腔以及压缩动力腔,
所述壳体的顶端开设有进口,所述进口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垃圾压缩腔中,所述壳体的底端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垃圾压缩腔中,所述压缩动力腔位于所述垃圾压缩腔的一侧且与所述垃圾压缩腔连通;
[0012]其中,所述压缩动力腔内设有压缩推杆以及驱动所述压缩推杆运动的第三电机,所述垃圾压缩腔的侧壁上设有传感器,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垃圾掉落到所述垃圾压缩腔内,所述传感器发出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压缩推杆向所述垃圾压缩腔运动,使得所述垃圾受到所述压缩推杆和所述垃圾压缩腔壁两者挤压压力,挤压完成后所述压缩推杆恢复到原始位置,所述垃圾通过所述出口掉落。
[0013]优选的是,所述碎纸模块包括导纸盒、刀具、刀片支架、机芯以及电源模块;所述导纸盒上方开槽,纸张可以通过导纸盒卷入刀具并粉碎。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方法,包括根据用户需要,定义垃圾属性;
[0015]按照所述垃圾属性,配置与其属性一一对应回收桶;
[0016]将待投放的垃圾从投放口投入,掉落到垃圾分类模块中;同时在掉落过程中,采集所述垃圾的图片;
[0017]根据所述垃圾的图像,获得所述垃圾的属性;
[0018]所述垃圾分类模块根据获得所述垃圾的属性,将所述垃圾排放到对应的所述回收桶内;
[0019]其中,根据所述垃圾属性,在所述回收桶和所述垃圾分类模块之间对应设置对应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对从所述垃圾分类模块排放的所述垃圾进行处理后,再放入到对应的所述回收桶中。
[0020]与原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模块化的组合配置,实现了垃圾的预处理,且通垃圾分类模块能够全面识别生活中的多种垃圾,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垃圾分类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的垃圾分类模块结构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的压缩模块的结构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箱体;11、投放室;12、分类室;13、模块处理室;14、回收室;121、筒状外壳;122、旋转叶片;123、旋转底板;124、旋转柱;131、进口;132、传感器;133、电动挡板;134、第三电机;135、压缩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分为投放室11、分类室12、模块处理室13和回收室14;投放室11的顶端开设有投放口且室内设有摄像头,分类室12内设有垃圾分类模块,模块处理室13内对应设有功能模块,回收室14内对应设有回收桶;
[0030]其中,箱体1顶端还设有显示屏,箱体1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垃圾分类模块、功能模块、摄像头和显示屏;用户根据自己需求,通过显示屏定义垃圾属性,并根据垃圾属性将功能模块对应设置,使得垃圾分类模块将垃圾对应排放到对应的功能模块中。
[0031]进一步地,投放口处设有顶盖。
[0032]在本实施例中,垃圾分类模块和功能模块均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通过金属触点进行供电和通信连接。通过该设置,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择所需的功能模块。
[0033]参照图3,垃圾分类模块包括具有一开口的筒状外壳121,筒状外壳121的中心设有旋转柱124,且旋转柱124上设有多个旋转叶片122将筒状外壳121分隔形成分类仓;
[0034]其中,筒状外壳121包括旋转底板123,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分为投放室、分类室、模块处理室和回收室;所述投放室的顶端开设有投放口且室内设有摄像头,所述分类室内设有垃圾分类模块,所述模块处理室内对应设有功能模块,所述回收室内对应设有回收桶;其中,所述箱体顶端还设有显示屏,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模块、所述功能模块、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屏;用户根据自己需求,通过所述显示屏定义垃圾属性,并根据所述垃圾属性将所述功能模块对应设置,使得所述垃圾分类模块将垃圾对应排放到对应的所述功能模块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模块和所述功能模块均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通过金属触点进行供电和通信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模块包括具有一开口的筒状外壳,所述筒状外壳的中心设有旋转柱,且所述旋转柱上设有多个旋转叶片将所述筒状外壳分隔形成分类仓;其中,所述筒状外壳包括旋转底板,所述旋转底板开设有一出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柱做旋转运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旋转底板或所述旋转底盘做旋转运动,使得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旋转底板或所述旋转底盘做相对运动,将投放的垃圾自动投放到对应类别的所述垃圾投放桶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压缩模块、碎纸模块和纸盒回收模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识别及模式匹配的模块化垃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包括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增荣曹迪黄立鑫高嘉彬胡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慧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