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68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包括容器筒体、内法兰和外法兰,所述容器筒体包括内衬层和外表层,所述内衬层两端与内法兰通过匹配嵌入式锥面设置组成密封联接,所述外表层两端与外法兰通过匹配嵌入式锥面设置组成密封联接,形成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双层密封防护,提高复合容器对危废物的密封性,同时提高复合容器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危废物泄漏。有效避免危废物泄漏。有效避免危废物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盛装容器
,具体为一种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危险废弃物(危废物)是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废弃物。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废物日益增多,如何进行安全高效的处理对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003]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3亿吨。由于危险废物带来的严重污染和潜在的严重影响,在工业发达国家危险废物已称为"政治废物",公众对危险废物问题十分敏感,反对在自己居住的地区设立危险废物处置场,加上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高昂,一些公司极力试图向工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危险废物。
[0004]目前,市场中对于危废物的盛装容器在长时间存放后容易受到腐蚀而导致危废物泄漏,且盛装容器在使用时不方便进行装配,给工作人员的施工带来不便。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危废物盛装容器拆装不方便且长时间存放后容易发生泄漏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包括容器筒体、端部法兰和高强螺栓,所述容器筒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可拆卸连接的端部法兰,所述容器筒体的端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止口,所述容器筒体端部的表面开设有环形均匀分布的螺纹孔,所述端部法兰的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螺纹孔一一对应分布,所述端部法兰的内表面设有柱塞,所述柱塞内嵌于止口内且与容器筒体扣合连接,所述高强螺栓贯穿安装孔且与螺纹孔固定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止口的内壁呈倒锥形分布,所述柱塞的表面呈圆锥状且与止口的内壁紧密贴合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端部法兰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呈盲孔状内嵌于端部法兰内。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筒体由内而外依次设有内衬层和外表层,所述内衬层和外表层采用合金一体铸造成型。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端部法兰由外层金属和内层金属铸造一体成型,所述内层金属与外层金属的物理特性以及化学性质均不同。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外表层两端与外法兰通过匹配嵌入式锥面设置组成密封联接,形成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双层密封防护,提高复合容器对危废物的密封性,同时提高复合容
器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危废物泄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所述危废物盛装容器复合内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容器筒体

1,内衬层

2,外表层

3,吊耳

4,内法兰

5,外法兰

6,内锥口

7,外锥口

8,内锥止口

9,外锥面

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6]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包括容器筒体1、内法兰5和外法兰6,所述容器筒体1包括内衬层2和外表层3,所述内衬层2两端与内法兰5通过匹配嵌入式锥面设置组成密封联接,所述外表层3两端与外法兰6通过匹配嵌入式锥面设置组成密封联接,形成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双层密封防护。
[0017]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内衬层2两端设置内锥口7,所述内法兰5设置凸起的外锥口8,所述内锥口7与所述外锥口8锥度匹配,外锥口8嵌于内锥口7形成紧密贴合的密封联接。
[0018]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外表层3两端设置内锥止口9,所述外法兰6设置凸起的外锥面10,所述内锥止口9与所述外锥面10锥度匹配,外锥面10嵌于内锥止口9形成紧密贴合的密封联接。
[0019]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内衬层2、内法兰5采用致密的辐射屏蔽能力极强的金属铅、铅铜合金或其他具有极强辐射屏蔽能力的合金制成。
[0020]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外表层3采用具有材质稳定、耐久性好、强韧性高、抗冲击、辐射屏蔽能力强的球墨铸铁或具有类似性能的铸造合金制成,在各种处置条件下保持300年以上的完整性。
[0021]具体改进地,所述容器筒体1由内而外依次设有内衬层2和外表层3,容器筒体1外表设置吊耳4,所述容器筒体1采用多次特殊铸造成型使内衬层2和外表层3结合面相互渗透成一整体结构。
[0022]本技术的容器筒体

1、内衬层

2、外表层

3、吊耳

4、内法兰

5、外法兰

6、内锥口

7、外锥口

8、内锥止口

9、外锥面

1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通过外表层两端与外法兰通过匹配嵌入式锥面设置组成密封联接,形成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双层密封防护,提高复合容器对危废物的密封性,同时提高复合容器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危废物泄漏。
[0023]本技术在使用时,向在容器筒体1的一端安装内法兰5,并在内法兰5 的表面安装外法兰6,将危废物倒入容器筒体1内,最后在容器筒体1的另一端安装内法兰5和外法兰6完成对危废物的封装。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包括容器筒体(1)、内法兰(5)和外法兰(6),所述容器筒体(1)包括内衬层(2)和外表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2)两端与内法兰(5)通过匹配嵌入式锥面设置组成密封联接,所述外表层(3)两端与外法兰(6)通过匹配嵌入式锥面设置组成密封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2)两端设置内锥口(7),所述内法兰(5)设置凸起的外锥口(8),所述内锥口(7)与所述外锥口(8)锥度匹配,外锥口(8)嵌于内锥口(7)形成紧密贴合的密封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物盛装复合容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志洪乔军刘剑芝曾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潘多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