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转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74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翻转脱模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在传送机构的出料端依次设有用于实现待脱模构件倒扣的翻转机构,及翻转机构相衔接移动式接料机构。工作时,由传送机构将待脱模构件运转至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机构将其翻转180度并且倒扣在移动式接料机构上,实现模具和构件分离脱模,最后移动式接料机构将脱模后的构件运转、堆叠起来,由叉车运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快捷,整个过程采用简单的自动翻转脱模生产线,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投入,施工工效率高,实用性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有良好的推广前景。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翻转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翻转脱模装置,属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预制构件指在施工现场实施安装前已制作完成的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其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降低成本、提供使用功能及性能等诸多优势,有效解决了传统现浇混凝土需要工地现场制模、现场浇注和现场养护等工序带来的施工周期长,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等问题。目前,混凝土预制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0003]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浇注施工,模具是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的混凝土构件模具一般为钢模、塑模或钢塑模,钢模强度高,耐磨性好,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但成本较高,造型设计受限;而塑模制造方便、造型设计多样化、成本低廉,但是变形严重,使用寿命较短。而钢塑模结合了前两种的优点,但是脱模比较麻烦,现大多为人工脱模,并且为脱钢膜和脱塑模两道工序。并且,脱塑模时需要人工将塑模顶部料口翻转扣放在地上进行脱模,人工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翻转脱模装置,尤其适用于生态护坡,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自动翻转脱模装置,它包括传送机构,在传送机构的出料端依次设有用于实现待脱模构件倒扣的翻转机构,及翻转机构相衔接移动式接料机构。
[0007]前述的自动翻转脱模装置,还包括第一堆料机构和第二堆料机构,第一堆料机构与传送机构的进料端相衔接;第二堆料机构与移动式接料机构的出料端相衔接。
[0008]前述传送机构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送料皮带机。
[0009]前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架,在支架顶部通过铰轴转动连接有翻板,在翻板后端、靠近移动式接料机构的侧边设有限位板,前端侧部设有扶手。
[0010]前述移动式接料机构包括滑轨架,在滑轨架上设有接料结构,接料结构底部四角处设有支脚,在支脚上设有与滑轨架滑动连接的滑轮。
[0011]前述接料结构包括接料板,在接料板的前端侧边上设有扶手架,在接料板底部四角处的支脚上设有U形限位杆。
[0012]前述翻转机构的翻板一端与送料皮带机相衔接,另一端设有低于翻板的脱料架,在脱料架两侧边对称设有脱料梁,所述移动式接料机构的滑轨架一端延伸至两脱料梁中间,并且接料板稍低于脱料梁,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堆料机构中间。
[0013]前述第二堆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滑轨架后端两侧的堆料架,在堆料架顶端设有
限位杆。
[0014]前述第一堆料机构包括与送料皮带机相衔接的送料滚轮机构,在送料滚轮机构的两侧设有堆料平台。
[0015]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翻转脱模装置,它包括第一堆料机构和第二堆料机构,在第一堆料机构和第二堆料机构之间设置有依次相衔接的传送机构、翻转机构和移动式接料机构,其中,第一堆料机构用于堆放和搬运待脱模构件,第二堆料机构用于堆放脱模后的构件,工作时,将第一堆料机构上的待脱模构件逐一移动至传送机构上,由传送机构将其运转至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机构将待脱模构件翻转180度并且倒扣在移动式接料机构上,实现模具和构件分离脱模,最后移动式接料机构将脱模后的构件移动至第二堆料机构并堆叠起来,由叉车运走,其整个过程采用简单的自动翻转脱模生产线,可以进行高效脱模工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塑模顶部料口翻转扣放在地上进行脱模,带来的人工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快捷,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投入,施工工效率高,实用性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0018]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3为图2中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如图1

图3所示,一种自动翻转脱模装置,它包括传送机构2,在传送机构2的出料端依次设有用于实现待脱模构件倒扣的翻转机构3,及翻转机构3相衔接移动式接料机构4。
[0026]还包括第一堆料机构1和第二堆料机构5,第一堆料机构1与传送机构2的进料端相衔接;第二堆料机构5与移动式接料机构4的出料端相衔接。
[0027]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机架201及设置在机架201上的送料皮带机202。
[0028]所述翻转机构3包括支架301,在支架301顶部通过铰轴302转动连接有翻板303,在翻板303后端、靠近移动式接料机构4的侧边设有限位板304,前端侧部设有扶手305。
[0029]所述移动式接料机构4包括滑轨架401,在滑轨架401上设有接料结构,接料结构底
部四角处设有支脚405,在支脚405上设有与滑轨架401滑动连接的滑轮402。
[0030]所述接料结构包括接料板403,在接料板403的前端侧边上设有扶手架404,在接料板403底部四角处的支脚405上设有U形限位杆406。
[0031]所述翻转机构3的翻板303一端与送料皮带机202相衔接,另一端设有低于翻板303的脱料架306,在脱料架306两侧边对称设有脱料梁307,所述移动式接料机构4的滑轨架401一端延伸至两脱料梁307中间,并且接料板403稍低于脱料梁307,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堆料机构5中间。
[0032]所述第一堆料机构1包括与送料皮带机202相衔接的送料滚轮机构101,在送料滚轮机构101的两侧设有堆料平台102。
[0033]所述第二堆料机构5包括对称设置在滑轨架401后端两侧的堆料架501,在堆料架501顶端设有限位杆502。
[0034]具体见图4,工作流程如下:
[0035](1)将待脱模构件通过送料滚轮机构101逐一送至传送机构2;
[0036](2)待脱模构件通过传送机构2送至翻转机构3的翻板303上,手动翻转翻板303,翻转过程中待脱模构件受限位板304限位避免滑落;翻板303翻转180度后,待脱模构件扣放在脱料架306上,受自身重力,扣放时模具两侧边搭放在脱料梁307上,同时脱模后的构建掉落在移动式接料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传送机构(2),在传送机构(2)的出料端依次设有用于实现待脱模构件倒扣的翻转机构(3),及翻转机构(3)相衔接移动式接料机构(4);还包括第一堆料机构(1)和第二堆料机构(5),第一堆料机构(1)与传送机构(2)的进料端相衔接;第二堆料机构(5)与移动式接料机构(4)的出料端相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机架(201)及设置在机架(201)上的送料皮带机(2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3)包括支架(301),在支架(301)顶部通过铰轴(302)转动连接有翻板(303),在翻板(303)后端、靠近移动式接料机构(4)的侧边设有限位板(304),前端侧部设有扶手(305)。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动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接料机构(4)包括滑轨架(401),在滑轨架(401)上设有接料结构,接料结构底部四角处设有支脚(405),在支脚(405)上设有与滑轨架(401)滑动连接的滑轮(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显秋张志华罗广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昇东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