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65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水箱、一台离心泵、一根竖直的过滤柱,所述水箱和所述离心泵通过一根抽水管相连通,所述过滤柱的顶部和所述离心泵通过一根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过滤柱的底部和所述水箱通过一条第一回水管相连通;其中,所述过滤柱的内部设置有细砂,并且所述过滤柱的底部还和所述进水管通过一条反冲洗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能够可以通过控制不同阀门的开关进行过滤和反冲洗实验,可以直观的看出不同高度的砂率柱的压力,并具有防止溢出、通过喷淋和细砂承托的方法提高过滤的效果。滤的效果。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领域,特别涉及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过滤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其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并且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而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得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它们被粘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0003]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而当滤料粒径、形状、滤层级配和厚度及水位已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则在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滤速减小。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将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就整个滤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量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此外,影响过滤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滤料级配,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等。
[0004]过滤时,随着滤层中杂质截留量的增加,当水头损失增至一定程度时,导致滤池产生水量锐减,或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必须停止过滤,并进行反冲洗。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而在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起来,截留于滤层中的污物,在滤层孔隙中的水流剪力作用下,以及在滤料颗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冲洗水流带出滤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包括一个水箱、一台离心泵、一根竖直的过滤柱,所述水箱和所述离心泵通过一根抽水管相连通,所述过滤柱的顶部和所述离心泵通过一根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过滤柱的底部和所述水箱通过一条第一回水管相连通;其中,所述过滤柱的内部设置有细砂,并且所述过滤柱的底部还和所述进水管通过一条反冲洗管相连通。
[0007]本技术中的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能够可以通过控制不同阀门的开关进行过滤和反冲洗实验,可以直观的看出不同高度的砂率柱的压力,并具有防止溢出、通过喷淋和细砂承托的方法提高过滤的效果。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伸入到所述过滤柱的顶部的一端安装有喷淋头。由此,通过喷淋头采用喷淋的方式进水过滤,可以使水缓慢深入砂层内,充分发挥砂层的过
滤性能。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反冲洗管上均安装有流量计。由此,通过设置流量计能够实时计量通过进水管和反冲洗管的水的情况,以及时判断是否需要开始或者停止反冲洗。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柱的底部具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中设置有粗砂。由此,设置粗砂承托细砂,能够进一步提高细砂所起的过滤作用。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柱的顶部还通过一根循环管与一个循环箱相连通,所述循环箱通过一根第二回水管与所述离心泵相连通。由此,通过设置循环管,能够防止反冲洗时的水流量太大而导致其从过滤柱的顶部溢出。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箱与所述水箱一体设置。由此,设置了循环箱的设置方式。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抽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所述进水管、所述反冲洗管以及所述第二回水管上均安装有阀门。由此,通过设置阀门能方便控制个水管中的水的流动。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块测压板,所述测压板上并排安装有多根竖直的测压管,各所述测压管分别与所述过滤柱的不同高度相连通。由此,通过设置测压板和测压板,能够直观的观察出在过滤柱不同高度处的压力。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柱的不同高度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水龙头,多个所述水龙头分别与各所述测压管相连接。由此,通过设置水龙头能够控制过滤柱与各测压管是否相连通。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压管具有4

8根。由此,设置了测压管的合理数量,优选为6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水箱和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过滤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水箱1,离心泵2,过滤柱3,喷淋头4,流量计5,循环箱6,阀门7,测压板8,水龙头9,抽水管11,第一回水管12,进水管21,反冲洗管22,循环管61,第二回水管62,测压管8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的结构,图2则显示了图1中的水箱和离心泵的结构,图3则显示了图1中的过滤柱的结构。如图1

3所示,该实验装置主要包括一个水箱1、一台离心泵2 以及一根过滤柱3,其中,水箱1可用于盛放待过滤的水,过滤柱3为竖直并且中空的,并且在过滤柱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过滤的细砂。
[0023]上述各部件之间相互连通,其中主要连通方式为:水箱1和离心泵2 通过一根抽水管11相连通,过滤柱3的顶部和离心泵2通过一根进水管21 相连通,过滤柱3的底部和水箱1通过一条第一回水管12相连通。其中,过滤柱3的底部还和进水管21通过一条反冲洗管22相连通。而在抽水管 11、第一回水管12、进水管21、反冲洗管22上均安装有阀门7,可以通过开
关阀门7控制个水管的开通和闭合。
[0024]将待过滤的水通入到水箱1中,开启离心泵2,则水箱1中的水沿着抽水管11被抽出,然后沿着进水管21通入到过滤柱3中通过细砂进行过滤,并在过滤后通过第一回水管12回到水箱1中,如此反复则可以将水中的杂质逐渐过滤。其中,在需要进行反冲洗时,还可以将反冲洗管22开通,使得从过滤柱3底部流出的水通过反冲洗管22进入到进水管21中,则可以起到反冲洗的效果。
[0025]优选地,在进水管21伸入到过滤柱3的顶部的一端安装有喷淋头4,而通过该喷淋头4采用喷淋的方式进水过滤,可以使水缓慢深入砂层内,充分发挥砂层的过滤性能
[0026]优选地,在进水管21和反冲洗管22上均安装有流量计5,可以实时计量进水管21和反冲洗管22的通水的情况情况,以及时判断是否需要开始或者停止反冲洗。
[0027]优选地,在过滤柱3的底部具有承托层(图中未示出),在承托层中设置有粗砂,粗砂对其上方的细砂进行承托,则能够使细砂更好地发挥其过滤效果。
[0028]此外,考虑到在反冲洗时可能因为水流量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水箱(1)、一台离心泵(2)、一根竖直的过滤柱(3),所述水箱(1)和所述离心泵(2)通过一根抽水管(11)相连通,所述过滤柱(3)的顶部和所述离心泵(2)通过一根进水管(21)相连通,所述过滤柱(3)的底部和所述水箱(1)通过一条第一回水管(12)相连通;其中,所述过滤柱(3)的内部设置有细砂,并且所述过滤柱(3)的底部还和所述进水管(21)通过一条反冲洗管(22)相连通;所述过滤柱(3)的顶部还通过一根循环管(61)与一个循环箱(6)相连通,所述循环箱(6)通过一根第二回水管(62)与所述离心泵(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1)伸入到所述过滤柱(3)的顶部的一端安装有喷淋头(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1)和所述反冲洗管(22)上均安装有流量计(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斌唐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格致科教仪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